阿瑟•克拉克(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多次获得星云奖、雨果奖等科幻至高奖项。其代表作有《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双奖作品)及《天堂的喷泉》(双奖作品)等科幻史上的杰作。1986年,他获得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克拉克的绝大多数作品属于“硬科幻”,视野宏大,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饱含人文关怀,充满对人类文明终极意义的探索。克拉克早在1945年即提出利用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由于他的这一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月球上的渴海是一个危险而神秘的区域,这里虽被称为“海”,实际却没有水,只有沙。一群游客在此游览时,沉寂了几百万年的月球突然苏醒,“西灵号”游轮被性质独特的沙海所淹没,乘客们身陷囹圄。时间紧迫,月球上危机四伏,意想不到的麻烦接踵而至,救援行动困难重重。
困境中的人类将如何作为?人性将如何表现?面对险恶环境的挑战,人类将如何应对?
克拉克秉持一贯的严谨和技术流风格,讲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
##这么标准的火星救援式的好莱坞灾难故事剧本,没有改编过电影? 月球是什么样子?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完全不陌生了。 但在各种关于月球探索的影视和故事中,这仍然是非常推荐的一篇! 阿瑟克拉克真的非常擅长写硬科幻,视野宏大,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但又饱含人文关怀,这本书就非常能体现这些特点!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月球救援心动...
评分 评分##不错
评分##本质上还是一次救援故事,没开脑洞,不是很喜欢。月球“尘埃海洋”环境和救援过程的技术细节钜细靡遗,跟《与拉玛相会》的外星飞船一样,要是拍成电影,道具师应该会很开心。克拉克还借一个飞碟臆想狂,嘲笑了一番当时的飞碟热。所以,飞碟热真的是在当代的太空观测密集进行后就式微了吗?
评分##叙事节奏感太棒了,一边是环环相扣的主线:不停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出现问题…一边该调侃外星人阴谋论和讥讽白人面对澳洲土著民的优越感时也没闲着。好几次,沉船上出现供氧问题,忍不住代入场景屏住呼吸,直到最后读完长出一口气,心累。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