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志,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写作者,写作方向包括政治与文化评论,音乐论述与散文等,关注波希米亚的反叛文化如何与社会运动结合,希望以此改造我们面对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想象。2004年在台湾出版《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结合摇滚论述,社会分析以及文学书写,获选 为该年十大好书。2007年在台湾出版《反叛的凝视:他们如何改变世界》书写当代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行动主义。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摇滚乐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叛逆的胎记,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武器,从未放弃对保守的社会体制提出尖锐的质问。
60年代的民歌运动是摇滚乐与政治关系的原型;70年代的华丽摇滚、朋克摇滚将音乐、青年亚文化和社会颠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80年代的“红楔”、“四海一家”等运动为音乐与政治的结合提供了各种可能的样板,90年代至今,面对全球化、环境污染、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等更加复杂的社会议题,摇滚乐在丰富自身形态的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反抗姿态。
约翰·列侬、鲍毂·迪伦、琼·贝兹、冲撞乐园、U2电台司令……当我们被这些伟大的摇滚乐手感染时,可曾留意到他们面对社会总总不公时的呐喊?
《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回顾了历史上摇滚乐与种种社会运动的关联,并在回顾中去提问、反省音乐介入政治的各类实践途径的可能性与局限。声音与愤怒,将唤起你青春的热血,并且让你重新认识摇滚乐。相信当你合上本书时,对于“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个提问,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神话中的西西弗是个悲剧角色,他推动的大石头不管他如何不情愿也总会滚回到原点。似乎一切都是徒劳。张铁志先生在其音乐评论集中,用近乎“摧枯拉朽”(郝舫语)的方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当然可能——这是张铁志给出的答案。但是如果抑制住那些被种种摇...
评分##我所读过的关于摇滚乐的书并不是很多。基本上国内几位比较有名的乐评人比如郝舫、颜峻、李烷、孙孟京的文章和书都看过。但是以社会文化以及政治作为音乐评论集的主体,却是第一次见到。所以看了网上的介绍后就抑制不住渴望,想要一探究竟。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拿到了书。 基本...
评分##有人问,摇滚能改变世界么?在这个『一朝悲歌成金曲』的国度当然不能,在这个『Punk就是路边撒尿』的世界里『摇滚』只能用来约炮。但是,这些都不能改变摇滚自身的力量。PS.很多案例在郝舫的书里有过介绍。
评分##摇滚乐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成为了一种他不该成为的东西。从六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甚至一直到今天,摇滚乐的出现、发现都是以一种反抗的符号出现的。他们可以攻击一切让他们不愉快的东西,可以谩骂让他们得不到自由的政府和当权者。以至于摇滚乐的给大众带来表象的是嘈...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