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颱,生於颱灣高雄縣。1986年齣版《野火集》,抨擊國民黨政府黑暗統治,轟動颱灣,當月再版二十四次,對颱灣社會發生巨大影響。
1999年任首任颱北市文化局局長。2003年來,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訪問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國“五十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
1985年12月生於颱灣,八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進入香港大學經濟係,認為經濟學得很“好玩”。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颱離開歐洲,返迴颱灣,就任颱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迴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颱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
於是,母子倆用瞭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颱“認識瞭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瞭自己的母親”。
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瞭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睏擾著的讀者,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瞭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我的blogbus打不開瞭,據說是因為某些內容涉嫌“違規”被停擺;飯否是早就被封瞭的,因為它對於消息的傳播太快,影響麵太廣。。。言論自由,作為民主的一塊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心裏是個模糊的概念。我想這是因為我是一直處在校園的氛圍中,社會的議題,真實的世界都離...
評分一母一子,母親是文學博士,知名作傢,知識淵博,視野開闊,思想深刻;兒子十五歲即走遍半個地球,對許多問題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初衷是母親發現瞭自己同兒子的代溝,想深入瞭解兒子的想法,於是邀請兒子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討論的都是諸如以下話題: 母親的提問 問...
評分##對我來說就是看和我差5歲男生18歲時的世界觀和我現在有什麼差距,一個生活在德國的男生會和生活在北京的我在思想上有什麼差彆,他是怎樣處理和傢長的代溝的…總之對於我這是一本可以讀很多遍的書
評分##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瞭。
評分##我實在很好奇母子之間的對話居然是關乎天下蒼生關乎人生哲學關乎嚴肅的生活態度,難道不應該是最近沒錢求打錢最近生病瞭最近談女朋友瞭最近學習不太好之類的麼?
評分 評分##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評分##小標題我自己加的,未署名的段落為龍應颱所寫。 談人生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嚮,那推推擠擠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