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25-1941.3.28)
188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97年进入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希腊文和历史
1904年迁居布鲁姆斯伯里戈登广场46号
同年12月14日,初次在《卫报》上发表一篇未署名的书评
1905年开始在戈登广场46号举办“星期四之夜”
1910年为女性投票权运动做志愿工作
1912年和伦纳德·伍尔夫结婚
1915年第一部小说《远航》出版
1917年和伦纳德·伍尔夫创立霍加斯出版社
1925年《普通读者》《达洛维夫人》出版
1927年《到灯塔去》出版,次年获法国费米娜奖
1928年10月在剑桥大学先后两次演讲
1929年《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出版
1931年《海浪》出版
1941年身体状况恶化,于3月28日投河自尽
周颖琪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毕业
工作与书为伴,翻译涉及童书、文学、自然和建筑
译作有《怪物比利·迪恩的真实故事》《企鹅及其他海鸟》《喀伦坡之狼》等
住在乡下,火车通勤,周末遛弯,看云观鸟
1928年10月,伍尔夫在剑桥大学做了两场面向女性的演讲——“女性与小说”。之后她在此基础上撰写《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并于1929年出版。
伍尔夫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成就自我。
“女性身上有一种高度发达的创造力,生来复杂且强大……她们的创造力和男性的极为不同。这种力量是几个世纪的严厉约束换来的,它不可替代,如果遭到遏制或者白白浪费,那绝对是一万个可惜。”
##这本书主要是由伍尔芙两次在剑桥纽南姆女子学院所做的“妇女与小说”讲演稿整理而成的。作为伍尔芙最重要的女性主义作品之一,文中提出的诸多观点,如女性必须有一年500镑的收入和一间门上有锁的房间和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两种力量的雌雄同体观都对后世的女性主义作家产生了极大的...
评分##非常好读。从女性作家入手,应该是从文学史上的女性入手(包括作家,角色,女作家“选择”创作的体裁入手)谈女性权益,全本书不厚但是很精华,几乎一直在做批注。很适合与《厌女》共读,后者更加概念化。伍尔芙既敏锐又俏皮,太可爱了。(还能感受到意识流文风)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我想说的很简单、很平淡:没有什么比做自己更重要。如果我能把话说得更漂亮,我要说,别做梦了,人不能影响其他人。要思考事物本身。” 它是伍尔夫的作品中我蕞喜欢的一本。这是将近100年前她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通篇看下来,却似有一种在听脱口秀女王侃侃而谈的错觉。 没...
评分 评分##写得好,翻得也好。初看感到鼓舞,再看就是感动了。最后伍尔夫写的我们再过一百年,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而是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等到那个时候机会就来了。1928-2028,还有9年。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