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守中(1938-2012),古典文献学家,诗人,广州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整理出版《刘禹锡诗选》《刘禹锡诗文选译》《南园前五先生》《五百四峰堂诗钞》《艺文絮语》《全粤诗》等著作。
这是一本漫话式学术随笔,追寻和讲述中国武侠及侠义文化的渊源流变,并以武侠小说的传承发展为研究对象。作者一方面溯源而上,将自唐宋萌芽,以迄于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蔚为大观的历史,一网打尽;另一方面,则重点梳理明清乃至民国以来武侠小说叙事风格的流变,尤其是对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进行探讨,正视武侠小说在通俗文学中的存在意义。
##太多的金庸的内容,和史话半毛钱关系,了无新意
评分 评分##从唐代武侠写到金古梁温,主要还是在写金庸,其次梁羽生和古龙,民国及之前的点评占比对半开。比较喜欢对武侠作品里传统文化部分的探究,不过没写到现在的武侠新发展令人遗憾。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不是作者自己起的,因为,文不对题。够得上史字的,只有第一篇文字了。因此推测,这个书名应该是编辑起的。这本书确切的说,是一本单篇散章随笔文章的集子,内容多有重复。作者不太知名,也没有一个前序言后跋语,所以根本不知其来龙去脉。以文中的内容分析,大约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西了,所以内容比较陈旧,没有太多有新意的东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有点意思 作者:稻读公社 天怜幽草 江湖中有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足可见,以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等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家在社会上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但凡读过小说,看过影视作品的,都至少能说出个一二来。然而,若问为什么称他们的作品为新派武侠,...
评分##这本书讲的是武侠小说的历史。亮点在于足够的简洁,寥寥数语勾勒出整幅历史进程图。奇怪的是,书中列举武侠大家的时候,将金庸、古龙和梁羽生一起并列,而常见的温瑞安却被剔除出去单独谈起。书中对新派旧派武侠小说的讲解让人深刻,尤其是蜀山中种种神奇和不合理之处,后人作品中和蜀山的关系传承等等。但这本书的遗憾有亮点,第一编排方面有点随心所欲,既不是按照武侠小说出现的历史,也不是按照门派类别划分,看起来是按照趣味随意编排,第二是内容只写到了金庸时期,对于新时代的很多武侠都没有提及,甚至对于N多金庸同期的同人文也没有提到,如果能补足这一点内容就更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