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1899—1966)
原名舒慶春,字捨予,中國著名現代作傢,是中國zui大的文豪之一。他在小說領域的創造和貢獻獲得中國乃至世界 讀者的承認和贊揚。代錶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劇本《茶館》,是中國人zui耳熟能詳的作品。
1918年,老捨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後在1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執教。教課之餘,老捨接觸瞭很多西方現代文學,包括H.G.威爾斯的科幻小說。1930年迴國後,在齊魯大學任教時,老捨創作瞭《貓城記》這部科幻小說。
★劉慈欣、2019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彼得·漢德剋盛贊
★老捨生平唯一科幻傑作,在海外産生廣泛影響
★《三體》之前,《貓城記》是被世界廣泛閱讀的中國科幻!
★媲美《1984》《動物莊園》等反烏托邦經典作品
★一部文明的諷寓史詩,ZUI早走齣國門的“中國科幻”!
★堪稱超越時代的幻想傑作,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另類的小說
★“《貓城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作品。”——日下恒夫
************************
老捨是與魯迅、巴金齊名的文豪,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傢”稱號的作傢,《茶館》《駱駝祥子》等作品傢喻戶曉。
《貓城記》是老捨創作的一部彆具一格、充滿想象力的作品,從中我們可以窺見老捨不為人所熟悉的一麵。
《貓城記》是20世紀偉大的科幻小說!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多種語言,入選日本和歐美科幻經典文庫,媲美1984、動物莊園的反烏托邦經典。
************************
【內容簡介】
《貓城記》講述瞭主人公“我”與朋友駕駛飛船前往火星,飛船卻在降落途中不幸墜毀,隻有“我”一人幸運生還。不料“我”卻被長著貓臉的火星人帶進瞭貓城。“我”在這個陌生的異國,艱難地適應著這裏的生活,並對這些貓人進行瞭深刻的社會觀察。
在這裏,錢被叫作“國魂”,政黨被叫作“哄”,損人利己是“自由”,毒品迷葉被定為“國食”……
貓人虛僞、狡詐、貪婪、膽小,貓城的文明和文化正在退化,他們傾嚮於內部爭鬥卻不能抵禦外侮,zui終在與外族的戰爭中迎來瞭文明的徹底覆滅。
老捨的《貓城記》,以近乎激進的想象,描摹瞭一個極端的文明,對當時腐朽的社會風氣和政治環境進行瞭深刻的諷刺和批判,為人類的文明發展敲響瞭警鍾。
************************
【名人推薦】
《貓城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作品。
——日下恒夫(日本關西大學教授,漢語研究專傢,老捨研究專傢)
我覺得老捨非常有趣,而且非常好,就像一個編年史的作傢,就像是一個史學傢那樣精確,他在描寫一個個體的編年史。
——彼得·漢德剋(2019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奧地利作傢)
在我讀過老捨zui有名的小說《駱駝祥子》之後,我確信,老捨是中國當代文學zui重要的作傢之一。……我發現老捨小說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國界的。
——勒·剋萊齊奧(200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法國作傢)
(老捨的《貓城記》)繼承瞭李汝珍和劉鶚的諷寓寫法,在其感時憂國的題材中,錶現齣特殊的現代氣息。痛罵國人,不留情麵,較之於魯迅,有過之而無不及。……此書成為中國作傢對本國社會zui無情的批評。
——夏誌清(著名學者,文學評論傢,代錶作《中國現代小說史》)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獨闢蹊徑之作,揭露並抨擊本民族痛疾的不朽之作,魯迅塑造瞭阿Q這個典型形象,老捨虛構瞭“貓國”。
——文潔若(著名作傢,翻譯傢)
##感覺什麼年代讀起來都會有新的體驗 這是我第二次看老捨的《貓城記》,第一次是在中學的圖書館裏,那時候應該還沒有完全讀懂,在被貓城滅國的慘況深深震撼的同時,也隻約莫感覺老捨的政治感悟水平不如他的文學水平,而這次的幽默缺乏,又讓我不免遺憾。九年後再讀一次,卻又讓我悟齣些許東西來。 1、作者地位 在...
評分 評分##成書於1932年,令人窒息的絕望
評分##老捨先生在《我怎樣寫〈貓城記〉》中說“寫到瞭一半,我就想收兵”。這跟我的閱讀體驗似乎有某種關聯,讀到一半,我就想收兵瞭。 這部小說以我的閱讀感受來講,大緻可以第十章為界。這樣的小說,以陌生化的手法進入,前十章讀來有某種新鮮感,另一個生物文明與人類文明的隔絕,...
評分 評分 評分##這大概不能算得上是科幻小說吧,算是寫給外甥看的寓言,大清都已經亡瞭這麼多年,那些習氣卻未散盡,大小二蠍是在比清人的辮子,迷葉是煙,這麼清楚明瞭的寓言,更像是晚晴社會方方麵麵當成瞭個笑話來寫,可這笑話看完又不覺得那麼好笑瞭,因為我們也是從那裏來的,晚清的遺老遺少早無瞭,可遺風卻橫吹直到今天,地球人到火星可以再迴去,可是由這曆史裏來的人要怎麼拋開這曆史呢?特彆讀到“大傢夫斯基主義”哪裏,又分明是在說浩劫來臨前的事,所以又似懂非懂瞭,真害怕莫非我也成瞭個貓人?
評分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架開往火星的飛船,意外降落,隻有“我”幸存下來,但卻到瞭一個奇怪的地方,被一群貓臉人身的人帶到瞭他們的城市貓城。貓城這個城市在曆史上駐足瞭兩萬多年,他們很久以前和外國打仗,並且取得瞭勝利,可是在最近的時間,他們互相殘殺,忘記瞭應該保衛自己...
評分##幽默荒誕的錶象之下是深深的絕望,但科幻的外皮又給故事的結局濛上瞭一點微茫的希望。寫故事的,需要一顆能對自己、他人、民族做活體解剖的殘忍的心,但從心田落到筆頭,又少有人能真正冷酷到底。於是,古往今來,錶述者常用“我有一個朋友”藉題發揮。如此,寫作者便能稍稍離遠一些,不至於因過於悲愴而不能抬筆,閱讀者也不至於略一翻頁便被戳得五勞七傷而不敢再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