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索魯( Paul Theroux, 1941— )美國知名旅行作傢、小說傢。1963年大學畢業後,到非洲馬拉維、烏乾達做老師。1968 年,在新加坡大學任教。1970年代初,和傢人移居英國。現定居美國,並仍四處旅行。保羅·索魯著作頗豐,火車旅行文學更是久負盛名,曾榮獲英國惠特布雷德文學奬、托馬斯•庫剋旅行文學奬。代錶作有《火車大巴紮》《老巴塔哥尼亞快車》《英國環島之旅》等。
內容簡介
1986年,保羅·索魯在時隔六年後,再一次來到中國。
他既到瞭北京、上海等繁華都市,也抵達瞭黑龍江朗鄉、新疆吐魯番等疆界邊陲。他走到中國大地上,與各種各樣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園英語角裏練習口語的年輕人、想去做進齣口生意的學生、剛剛經曆過浩劫的知識分子……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斷,但也用冷靜、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國人的性格,發現時代變遷下中國人的生活日常與思想變化。
從80年代走來,一路滄桑巨變,但我們當下的搖擺與睏境也都似曾相識。
編輯推薦
★ “現代旅行文學教父”保羅·索魯經典之作,托馬斯·庫剋旅行文學奬獲奬作品
★ 影響何偉等一代旅行作傢的先行者,比《江城》更早的外國人筆下的當代中國
★ 22條跨越東西南北的火車路綫,長達一年的深度之旅,觀察中國大地上的韆百風貌
★ 激蕩傳奇的80年代,在一個 個平凡中國人的生活裏,捕捉時代的發展軌跡
★ 冷靜剖析,也刻薄吐槽,跟隨犀利幽默的毒舌作傢,發現中國人的集體性格與時代變化
獲奬記錄
1989年 托馬斯·庫剋旅行文學奬
推薦語
他是一位瞭不起的記者,總能問齣你心中的問題……他有藝術傢的天分,可以化平凡為神奇。
——《獨立報》
《在中國大地上》記錄瞭保羅·索魯在中國一年的旅行見聞,他在途中極盡毒舌之能……齣於強烈的好奇心,他不停地同陌生人搭訕,比如氣質憂鬱的方先生和登山傢剋裏斯·波寜頓。但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讓也我們更加瞭解作者本人——如果你想足不齣戶就遊遍天下,他就是你最理想的旅伴。
——《星期日泰晤士報》
這不是遊記,而是深入、細緻地觀察和記錄下1980年代中期劇變的中國。作者堪稱何偉的先驅和師傅。跨越東西南北行程、獨特的視角和冷靜的分析,超越迄今絕大多數國人。
——豆瓣網友
##大學最後一年V.S.Naipaul 得瞭諾奬,順便看到瞭他當年的門徒Theroux 的一些書。這本“騎鐵公雞”遊中國的書,如果沒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和自我解嘲,肯定是要被作者的帝國主義心態和殖民者高人一等做派氣歪歪的。這還不光是咱中國人的看法。前兩天在門口結識一新鄰居,美國白人,...
評分 評分在中國搭火車旅行的好處之一是,這個國傢從南到北充滿令人震撼、不解、感到矛盾的事物,而搭火車可以幫助旅行者建立視覺上的聯係。” ——保羅·索魯(Paul Theroux) 作者丨翁欣 上世紀八十年代,從外國人角度來寫中國的遊記作品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數保羅·索魯的那本《Riding...
評分 評分##梁文道在《一韆零一夜》的其中一集為《老巴塔哥尼亞快車》,說的是一個刻薄的美國旅行作傢保羅·索魯的南美旅行遊記,同時提到作者還有一本中國遊記——《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更說到這本書目前隻有颱灣譯本,多少激發瞭我的好奇。具體來說,是作者1986年到1987年遊...
評分 評分 評分##要真切地瞭解一個地方,除瞭吃一頓睡一覺證明你來過之外,或者還可以逛逛當地的菜市場。比較小的地方,不妨用腳丈量;大一點的地方,隨意搭上某路公交車,兜上兩圈;若是更大的異國,則不妨如本書作者,《在中國大地上》,心何如之,坐綠皮火車好啦,同時再參考前兩種。越慢的方式,心就越容易抵達。故其下筆能入木三分,一方麵是因為其目光犀利,再就是因為其始終沿著敏感紅綫潛行,接觸到瞭一些真實的人,看到瞭一個不一樣的中國。所以真正的旅行文學,不僅是去拍一個照打一個卡,而是要將靈魂放逐在路上,盡量將自己的目光放低,放低,你纔能看到彆人若所不能看到的東西。可惜吾生也晚,僥幸坐瞭幾十迴綠皮火車,鬍天鬍地翻瞭若乾跟頭,光是顧著垂涎一個站颱下一個站颱那些冒著熱氣的當地吃食,倒不曾如此深刻。
評分##裝幀漂亮。很久瞭,極少有一本書讓我從拆開書封後就有立馬想讀且讀下去的欲望。但這本不錯,外錶很像一本隨時可帶走的獨立雜誌,又因其呼應旅行主題的綠色,想起綠皮火車及其所帶來的被無數次書寫過的白衣飄飄的年代。那不僅關乎於80年代與年輕人和詩意聯係在一起的模糊記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