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艺术评论家、作家,散文家、诗人。自14岁时开始写诗,学画,16岁离开学校,出版过多部小说、评论文章、散文集。有多部艺术专著,如《观看之道》、《看》、《另一种讲述的方式》、《毕加索的成败》等;他回忆性质的小说《我们在此相遇》,名篇《G.》(1972)获英国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巴黎郊区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塞尔丘克.德米雷尔 :土耳其人,最初学的建筑,后来成为插画家。1978年去到巴黎,工作生活至今。他的插画和书经常出现在欧洲和美国重要的出版物里。其作品涵盖了书籍插画、杂志封面、儿童读物插画以及明信片和海报。
抽一根,聊一聊,讲个故事。天寒地冻中温暖人的]烟?还是威胁他人生命的恶行?
烟火即人间,这个人间被要求,被塑造,被规训。当我们点起烟火,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才是这个人间。
作者对“烟”一字在人类社会史里呈现的不同态势的思考:炊烟,狼烟,香烟,废气……从西谚里的“无火不起烟”的用法提及谣言的缘起,类似中文语境里的“无风不起浪”,到吸烟这个行为在社会交际中扮演 的角色...... 作为一个长期烟民,伯格对吸烟表达了怀念之情,认为吸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放松且有趣的交流途径之一。塞尔丘克用炭笔和水彩配的插图妙趣横生。
##《烟》, 1.开篇第1页便是一个浑荡恣肆,遮没天际的一股笼统大烟。烟下有一望的平畴,一所小屋。在这股夸张的浓烟下。人若望天,必是昏暗难明的啊,还是平视吧!就看到眼前的和脚下的,这是能给你带来确订感和踏实感。 作者的一句话,“今天媒体上的话常常像长期火焰的烟雾屏幕...
评分 评分##想说伯格的这些句子像诗,但细看只是一行行围绕着烟而写的絮语,没有思考什么,又因过于写实而失去了浪漫和想象,画更是没有新意。《烟》存在的最大意义可能就是让伯格的出版版图更为完整,没了。
评分 评分##3.5。有一个早晨,他们在苔原的地平线外看到一柱孤烟在天空升起。他们欢欣雀跃。一个人类的迹象。
评分##文字最精简,配图最丰富的一本,“在冰岛语中雷克雅末克的意思是冒烟的港湾”,有一种无意义的有趣。最最最喜欢跨页那张抽雪茄的图。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