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茨蒙德 • 科尔扎诺夫斯基(1887—1950),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堪称“被划掉的 大师”。一生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文学阅读和写作上,在一间类似牢房的房间里,持续写作了近 20 年,生前却未能出版一本书。1989 年,他的作品被陆续出版,一鸣惊人,评论界认为其可与博尔赫斯、斯威夫特、爱伦 • 坡、果戈理、卡夫卡和贝克特比肩。
本书由一系列荒诞而黑暗的喜剧哲学寓言组成,充满了嵌套式的叙述和荒唐的悖论。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作者专注于最为细微且易逝的事物;这也是一本哲学作品,带着自身颠倒的诗学:一位移居莫斯科的省级记者发现,他的存在被他房间前主人的自传所吞噬;一位著名钢琴家的右手手指跑掉,独自在城市里过夜;一个人毕生努力咬住自己的胳膊肘,激发了风靡一时的马戏表演和对康德的反讽……在11个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平凡的现实在我们眼前分崩离析。
具象与抽象、睡眠与清醒、真实与虚幻
走进科尔扎诺夫斯基用文字营造的巨大的思想试验场
大脑与世界的界限开始崩坏
在非同寻常的压迫与张力间
体验这位最出色的“题材猎手”引领的一场颅内冒险
专家、媒体评论:
毫无疑问,科尔扎诺夫斯基是上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之一。
——《金融时报》
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专注于最为细微且易逝的事物。这也是一种哲学,带着
自身颠倒的诗学,其中所有看似文学作品周边末梢的东西——细节、标题、题词、舞台指令——都是科尔扎诺夫斯基最喜欢研究的。
——亚当·瑟维尔 《巴黎评论》
这本书是苏联早期作家科尔扎诺夫斯基的杰作,书中的故事几乎就像他的姓氏开头辅音字母组合一样不可思议。
——《纽约时报书评》
科尔扎诺夫斯基的小说更像是梦境日记,而不是小说。他有意模糊了睡眠与清醒、真实与虚幻、生与死的界限。随着科尔扎诺夫斯基游历,你需要不懈的专注并频繁地查看罗盘。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半梦半醒、甚至梦游着的……在科尔扎诺夫斯基的故事里,过去将来时的遗迹把读者带回他所放弃的现在,带入一种“非生活”,即“存在之间隙”。
——莉斯尔·希林格,《纽约时报书评》
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尔扎诺夫斯是俄国散文家中的佼佼者,他与那些在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成长起来的俄国散文家一样,在一个变化了的世界里寻找并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
——奥利弗·雷迪,《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厉害 有劲儿。能看到许多影子。俄罗斯啊俄罗斯,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好了!正式宣布“科尔扎诺夫斯基”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俄国作家!没有之一 知名的默默无闻者: 关于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 亚当·瑟维尔 ( Adam Thirlwell )/ 王一笑 冯冬 译 1 依照“真实”的一般观点,以下是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生平的重要事实: 1887年2月11日,他出生于基辅一个说波兰语的家庭。大学期间,他主修法律。1912年,25岁...
评分 评分##评王一笑 / 冯冬译《骷髅自传》 西吉茨蒙德 • 科尔扎诺夫斯基就像一个异类,以迟到和被挖掘的方式闯入了苏联文学史。这种加入不一定造成改写,反而会固化苏联文学史的表层中某些已经在中西方读者那里存在的刻板印象,比如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调所导致的那些被压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