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分析哲学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人类知识的基础架构,研究领域涉及逻辑哲学、语言哲学、知识论、科学哲学、早期分析哲学以及欧洲早期近代哲学。主要著作《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文本疏义》《知识之锚--从语境原则到语境主义知识论》《哲学分析教程》。译著《弗雷格--语言哲学》(已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系统讲授分析哲学的基本内容。它从古典实用主义哲学开始,以理想语言学派为主,兼及日常语言学派,涵盖早、中期分析哲学最为重要的十余位哲学家,着重展示分析哲学的工作方式和深层动机。与通常专注于哲学家的历史综述式导论不同,本书着力于学理脉络的挖掘,力图让读者直接面对分析哲学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经验,为进入分析哲学当前讨论打下基础。本书在2009 年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写和优化,是一本适合哲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适于有一定欧洲近代哲学史基础的普通或专业读者了解分析哲学之用。
##在分析哲学的同类教材中,相对于王路、江怡的教材,黄敏的该书的评价是比较高的。但是,读来还是有点失望,这本书与其说是“分析哲学导论”,不如叫“分析哲学史”,基本还是以人物为线索罗列各个分析哲学家的思想,这样里面就有很多不必要的个性化的东西;而不是根据分析哲学所面对的问题论述,当然,那样的话对作者提出的要求更高。确实,如10年前的一个读者的评价,含混不清的地方很多,即使是21版,读起来这一问题依然严重,到底是否有修订,因为没有对照09版,不敢断言。
评分 评分 评分##在分析哲学的同类教材中,相对于王路、江怡的教材,黄敏的该书的评价是比较高的。但是,读来还是有点失望,这本书与其说是“分析哲学导论”,不如叫“分析哲学史”,基本还是以人物为线索罗列各个分析哲学家的思想,这样里面就有很多不必要的个性化的东西;而不是根据分析哲学所面对的问题论述,当然,那样的话对作者提出的要求更高。确实,如10年前的一个读者的评价,含混不清的地方很多,即使是21版,读起来这一问题依然严重,到底是否有修订,因为没有对照09版,不敢断言。
评分##不得不承认作者真的是很有想法的。但是既然要学分析哲学,概念与概念之间一定要保持明晰性。经常一个概念还没有说明白就开始了下一个环节,还涉及了概念的比较、运用。不及如此,行文会出现跑题的现象。最后,框架的设计还需要再考虑一番。 看完了第一章,感觉含混不清的地方太多了……如此缺乏明晰性对一本分析哲学教材来说实在是讽刺。 要不要写这篇书评还真考虑了一会儿。你说不写嘛,觉得花了这么些时间看书思考而且还看不出这本评分这么高的书好在哪,这有些憋屈……你说写嘛,如果不指出含混的地方在哪,虽然能...
评分##P33从近代哲学把知识理解成心理实体,到分析哲学家通过语言来理解知识,这种转变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学转向。
评分##戴维森和后期维真的看不下去,告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