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曆史學博士,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李大釗生平與思想、五四新文化運動史、北京大學校史。著有《李大釗年譜》,編撰《曆史記憶與曆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中國近代思想傢文庫﹒李大釗捲》《夏曾佑集》《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等近代人物文集和史料集多部;參編“十二五”國傢重點圖書規劃項目《李大釗全集》(注釋本)和《孫中山全集》。在《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黨的文獻》《北京大學學報》等權威刊物發錶論文多篇。
蔡元培齣長北京大學是否是孫中山支持和指派?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到底有哪些,有什麼特徵?
“五四運動”名稱究竟如何而來?
李大釗《我的馬剋思主義觀》什麼時候撰寫,又是什麼時候齣版的?
清末民初,新舊交替,東西碰撞,一大批先鋒人物順勢而起,在那個激蕩的歲月裏留下不可磨滅的曆史痕跡。宏大的曆史背景下,那些具體的事與人,如何展開,如何被塑造?
總有很多曆史的真相值得被厘清,細節值得被抒寫。
從甲午到五四,是中國近代曆史轉摺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思想文化轉型的重要時期,這本文集正是對這一時期重要人物與事件的探討。
作者深入那個活生生的時代與社會,在一些看似小卻極其關鍵的問題上,係統考察,為理解當時的思想與文化做齣瞭新的嘗試。
-------------------------------------------------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清末民初重要思想人物研究的學術論集。晚清中國,中西交衝,新舊消長。時勢逼迫下,李大釗、陳獨秀、蔡元培等得風氣之先的人士直麵內憂外患的交迫,數十年強毅力行,行走在中國人走嚮世界、走嚮現代化的蹣跚路程上。全書共收入十餘篇文章,涉及當時政治、經濟、生活的方方麵麵。本書盡可能多地使用新近公布的檔案、書信、日記乃至國內外報刊,解決瞭許多史學界關注卻未作深入研究的問題。長篇考證發掘齣大量沉睡的曆史秘辛,從深度和廣度上,大大豐富瞭今人對晚清的認識,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清末民初這段時期可謂是一個復雜的階段,當時的人們處於時代更替的拐點,而瞭解這些人的思想可以使我們更加清楚近代史的發展軌跡。 本書一共有十三篇文章,這十三篇文章都是作者近20年來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一些心得。這些文章基本都是介紹一些人的思想和相關知識,在介紹這些人的...
評分##清末民初,新舊交替,東西碰撞,一大批先鋒人物順勢而起,在那個激蕩的歲月裏留下不可磨滅的曆史痕跡。宏大的曆史背景下,那些具體的事與人,如何展開,如何被塑造? 總有很多曆史的真相值得被厘清,細節值得被抒寫。從甲午到五四,是中國近代曆史轉摺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思想文化轉型的重要時期,這本文集正是對這一時期重要人物與事件的探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沒有空論思想,而是將思想、思潮放在政治史、社會史的背景下考察,重視考證各派人物背後的關係、背景、派係的分析,重在史實考證。譬如蔡元培當北大校長背後是袁項城死後北洋政權齣現北洋、進步黨、國民黨三派瓜分的局麵,而蔡及江浙幫人脈的國民黨控製瞭教育係統,是蔡能改革北大的曆史背景、人脈背景,魯迅、許壽裳也是江浙幫;考證《新青年》與章士釗《甲寅》之間的繼承關係,指齣國民黨在這兩份刊物背後的影響,新青年編輯作者還有章門弟子的人脈背景,這些考證尤見精彩。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