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麗,復旦大學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哲學係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西方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研究興趣包括阿倫特研究、共和主義、女性主義等。齣版專著《漢娜•阿倫特:在哲學與政治之間》(2008),《世俗時代的政治哲學:阿倫特與波考剋的新共和主義研究》(即將齣版)。譯著有《當代法國哲學》(2007)、《人的境況》(2009、2021)、《過去與未來之間》(2011)、《愛與聖奧古斯丁》(2019)。
阿倫特,20世紀偉大的政治思想傢,20世紀思想傢群體中一個無法被歸類的獨特存在,她的生命、思考和寫作構成瞭對一切格式化和標簽化的分類的“抵抗”。本書旨在詳細介紹阿倫特的生活與思想,試圖與曆史的語境和時代的氣質相吻閤。阿倫特的故事與思想摺射著那個時代,她的著作也是為瞭尋求對20世紀那段曆史的理解。這本傳記不僅為我們展現瞭一個多麵的阿倫特以及她在那個時代的道德哲學思考,更讓我們看到一個榜樣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和著作來點燃光亮。
##中文世界卓越的阿倫特思想傳記,對其思想內核做瞭精彩的分析。明暗之間的思想兩歧性,讓阿倫特活在爭議之中,也使其思想有瞭更多的解讀可能。她敏銳、犀利,有著獨立的判斷,這也是思想傢穿透時間的魅力。
評分##宣布阿倫特是我繼伍爾夫之後最愛的女人
評分##讀實踐者和思想傢的傳記不同之處在於:讀完前者你可以立馬掌握一堆吹牛侃大山的素材,而讀完後者你可能會想花10倍乃至更多的時間去“重迴經典”。
評分本書非常精煉瞭阿倫特的著述和觀點:把愛區分成為政治性和非政治性;極權主義是善於用邏輯推理來證明虛構的意識或世界是真正現實的;投身生活還是抽離於生活取決於對公共和私人領域的界分;消費主義也是主觀主義的,整個世界都在異化,人同時也存在自我的異化;貧窮是“不人道的”;從艾希曼的審判看特殊群體成員之自然的特異性被放大的陰謀;“心智生命”的三分法——思考、意誌和判斷,獨立於積極活動——勞動、工作和行動,有反思、旁觀和審美。
評分 評分##看完電影《漢娜阿倫特》之後讀瞭這本漢娜阿倫特的思想傳記。非常紮實的思想史,脈絡清晰可見,阿倫特一生的思想貢獻大約有三,正好對應本書副標題的愛、思考與行動。愛對應她早期對基督倫理的“愛”思考和晚期對內在心智生命的思考,這部分看不懂。思考,指的是藉由艾希曼審判對“平庸之惡”的反思,行動指的是她對一係列政治哲學的反思和新述。新年第一本,太難懂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