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20世纪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推崇他为“美国当代zui有才能的作家”。在196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冯内古特的小说几乎人手一册,他被称为“几代美国青年的偶像”。
冯内古特擅长以黑色幽默描绘时代的荒谬。当暴力、愚蠢、敌视、仇恨泛滥成灾,绝望的人们遭受无法愈合的创伤。在笑声下,是冯内古特对全人类深切的关爱和疗愈。
他的许多文学创作与其在二战中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1945年,年仅23岁的冯内古特遭德军俘虏,被囚禁在德累斯顿战俘营。英美联军发动大轰炸时,冯内古特身处屠场的地下室内。整座城市在炮火中烧成废墟,他是幸存的7名美军战俘之一。
战争在冯内古特心底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我目睹过德累斯顿的毁灭……我的反应之一当然是笑。上帝知道,这是灵魂在寻找宽慰。”25年后,讲述此事的《五号屠场》终于出版。时值越战,本书在社会上引起争议,多次遭禁。冯内古特由此成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反战的代言人,这部小说也被誉为“结束了越南战争的杰作”。
译者简介:
虞建华,上海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译有冯内古特代表作《五号屠场》《时震》《回首大决战》等。
故事中的一切,或多或少都发生过。至少,关于战争的部分是相当真实的。
比利被外星人绑架了,他因此从时间链上脱开了。
他上床睡觉时是个老态龙钟的鳏夫,醒来时却在他的婚礼日。
他从1955年的那扇门进去,从另一扇门出来的时候是1941年。
他说,他多次看见自己的出生和死亡,看见自己发财致富、儿孙满堂,也看见自己成为战俘,一遍又遍地经历“五号屠场”的灾难……
〖编辑推荐〗
◆ 黑色幽默之父冯内古特,百年诞辰纪念精装!
◆ 这场灾难永远地改变了每一个人,只有黑色幽默不变地嘲笑一切、抚平一切。
◆ 村上春树、阿特伍德、波拉尼奥、格雷厄姆·格林、多丽丝·莱辛、今敏、朴赞郁、木心、麦家……都爱阅读冯内古特。
◆ 本书入选《时代》周刊“100本永恒经典”、现代图书馆“100本世纪经典”、美国公立高中大学阅读书目、《世界禁书百部》……
◆ 作者冯内古特亲历战争后,用了25年,写废5000多页,试图回忆这场改变了他一生的灾难,zui后只是讲了一个时空穿越的故事。
◆ “冯内古特的小说既滑稽又悲伤,他的痛苦从不严肃,他是独一无二的。”——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冯内古特基金会特别授权,收录作者印签、序言。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虞建华导读,深入领略黑色幽默和荒诞现实。
◆ “我写了《五号屠场》,从每个死人身上赚了3美元。”——冯内古特
◆ 阅读冯内古特,就是用黑色幽默反抗荒诞现实。
##主角看见过自己的出生,看见过自己的死亡,一生如被串起的项链完完整整平铺在他面前那般清晰。如果你是他,会因为自己是预言家狂喜,还是会因为失去自由意志、陷入宿命论循环而悲伤呢?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重新挖开邪恶罪行的深渊,是一件既不容易也不惬意的事情。但我认为,这件事必须得完成,因为昨天犯下的罪行,有可能在明天重演,再一次施加到我们或我们的子孙身上。对于几十年前的残酷暴行,人们往往倾向于做个鬼脸便转身离去,关闭自己的心扉:这是人们必须抵制的一种倾向...
评分##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荒诞散漫中是人类最残酷的屠杀。似乎没有理智可言。“如果机会巧了,还能在一个和平自由世界的出租车里相见。”
评分##奇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