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1933-2018)
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1959年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受到瞩目,此后笔耕不辍,获奖无数,赢得国内外的高度认可。2012年宣布封笔,一生共创作29部小说,代表作有《波特诺伊的怨诉》《鬼作家》《萨巴斯剧院》《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秽》等。
* “美国文库”二十世纪百佳,1923—2005年《时代》周刊百佳,销量赶超《教父》的现象级畅销作品
* “我好像一张线路图,从头到尾都被压抑标记出;你可以经由那些耻辱、拘谨和恐惧的高速公路,遍历我身体的经纬。”
《波特诺伊的怨诉》是菲利普•罗斯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话题之作。1969年甫一推出,便引起轰动并长居畅销榜,销量甚至超过了同年出版的《教父》。后入选”美国文库”20世纪百佳,1923-2005年《时代》周刊百佳。有评论称,该小说同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一道,定义了1960年代的美国犹太文学。
故事发生在心理医师施皮尔福格尔的躺椅上。主人公波特诺伊饱受神经官能症的困扰,他找到心理医师施皮尔福格尔,向他倾诉自己从小到大所面临的困境:父亲望子成龙的期待、母亲专制霸道的溺爱、犹太身份的困扰……
大胆而近乎荒诞的告白背后,暗含的是他那一代美国犹太青年内心的道德焦虑,是传统的犹太道德意识与60年代美国社会自由意识之间的冲突、失衡,也是美国犹太人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存焦虑。
##可能是我最喜欢的罗斯的书,大约15年前,在孔夫子网找到一本旧书,还以为国内部出版呢,谁知道呀。
评分 评分 评分##爱死了罗斯
评分 评分 评分##笑点集中在前半本与父母斗智斗勇时,后半本回忆性史叙述混乱无聊。
评分##又名《牛子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斯先在波特诺伊身上划开了一个名为性欲的小口,接着如同打开语言的自动灌肠机一样,把一个男性所有的自负和自卑通通灌了进去。永远流浪永远热泪盈眶的犹太之魂和极度傲慢极度雄心万丈的美国之子,在内心天人交战难舍难分的戏份,真的又可怜又好笑。无限夸张的情欲几乎是对拉伯雷《巨人传》的现代戏仿,波特诺伊是一个退化的庞大固埃,是一个在放纵生活里硬撑的反英雄,是伊索寓言里鼓足了气把自己炸得四分五裂的青蛙,他有多自负就有多自卑,有多自卑就有多可悲,是非常典型但男性通常都不愿意承认以免暴露自己脆弱的男性困境。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