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
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1940年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座海滨小城。她出身于法国贫民阶层,父母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食品杂货店。为了使她脱离卑微的社会阶层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父母尽己所能,不分昼夜地工作,将她送进大学听讲“柏拉图”。然而当她真正地实现了“梦想”,上升到所谓的高等阶层时,她却与父母产生了无法调和的隔阂,永远地与那个她所出身的世界分离了。安妮·埃尔诺无所畏惧地记录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对社会和集体记忆的清晰看法。她的作品采用白描式的中性写作,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作品《一个男人的位置》曾获1984年法国勒诺多文学奖,《悠悠岁月》曾获2008年法国杜拉斯文学奖。迄今为止,她共出版二十余种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她的全部作品被授予“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奖”(2017年)、西班牙“福门托尔文学奖”(2019年)、“伍尔特欧洲文学奖”(2021)。
在《一个女孩的记忆》这本新书中,安妮·埃尔诺重温了1958年夏天在诺曼底担任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并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度过的初夜。当他移情别恋时,她意识到她已经把自己的意志交给了他,像是没有了主人的被征服者。六十年后的今天,作者发现自己可以抹去中间的岁月,重新回忆这个她曾想完全忘记的年轻女孩。将那个夏天不可磨灭的记忆带入现实,埃尔诺发现,她写作生涯的重要和痛苦的起源是建立在耻辱、暴力和背叛的基础之上。
##3.5 是真正的“书写历史”,个人史,社会史,mémoire,人老了就会这样,思考历史、书写、回到历史,同时也是在变年轻(不经事)。疯子到晚年还会是疯子,岁月磨不掉疯子性,但疯子,在某一时刻,抵达了“不疯”的点位,疯子是“疯子”。疯子老保。“我的目的就是探索两者之间的天壤之别”。去享乐,我不配。所有纽带都需要去维护和去更新,纽带的结成得益于“‘缘’的必然性”,只有像白开水一样的感情才断不开。
评分 评分##几年前的毕业论文翻译的就是这部小说 果然我的品味已经达到诺贝尔评委的高度?
评分##“我是谁?”“我怎么成为我的?”这是埃尔诺真正的兴趣所在。她总在试图描写一种耻感、一种屈辱感怎样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一个人手中紧握的方向盘。 - 《一个女孩的记忆》《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 - 译后记评价: ①坚持写实主义风格:追求“再现真实” ②女性视角下的心理描写:解析“内心的流 亡” ③简洁与朴实无华的语言 - 这些作品都属于自传体小说,使用第①人称叙述,“我”既是叙述者又...
评分 评分##少年的经历甚至不如《布鲁克林》来的有冲击感,倒不是一定要追求戏剧化,毕竟这是一本回溯过往,但求坦诚真实的回忆录,但“剖析”部分也不知所云,毫无深刻之处,完全是自己用来缅怀的私人化的另一本日记。
评分##几年前的毕业论文翻译的就是这部小说 果然我的品味已经达到诺贝尔评委的高度?
评分##和悠悠岁月一样,一篇旁观者口吻的回忆,把曾经的自己称作她,聚焦了1958年夏天带给“她”的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