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
呂剋·塞馬爾(Luc Semal)
巴黎國傢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科學講師,生態和保護科學中心社會生態係統團隊的一員。1982年齣生於法國裏爾,最初他對鳥類抱有興趣,然後逐漸發展到昆蟲、植物和真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上述興趣的研究讓他想要破解齣現各種生態問題的原因。塞馬爾藉鑒瞭“綠色政治理論”(théorie politique verte)的主要思想,展示瞭災變論如何有助於人們理解正在發生的生態變化。與此同時,他開始研究災變論思想在自然科學中的應用,這使他對第六次大滅絕的假設産生瞭興趣。
揚尼剋·富裏耶(Yannick Fourié)
一名專業的自然攝影師。在孩童時代,他就喜歡追逐動物,擺弄花園,建造小屋。25年來,他藉助攝影滿足瞭自己對自然的熱情,並與他人分享。
◎譯者
張鳴
多年從事法語譯員和工程技術、商業領域翻譯等工作,也涉足其他領域,個人偏愛自然社科,文化內容(動植物、曆史),具有豐富的編輯工作經驗。
◎ 編輯推薦
☆ 69篇充滿故事性的文章講述瞭這些業已消失的動物如何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科普如何用現代技術延續物種,技術的發展又如何豐富瞭物種保護的實操手段。
☆ 本書所展示的的標本均來自萊頓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大多數藏品都是孤本,人們隻能在荷蘭自然曆史博物館一睹真容,彆處絕無可能。高清動物標本攝影搭配深入淺齣的動物科普,追隨查爾斯・達爾文、詹姆斯・庫剋船長和華萊士的腳步進入物種滅絕前的曆史。
◎ 內容簡介
隨著物種的誕生與消亡,生命在地球上已經存在瞭數億年。然而,在最近的數百年間,大約有260種脊椎動物由於人類的活動而滅絕。本書旨在通過69幅已經滅絕的動物肖像敲響第六次大滅絕的警鍾。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瞭若乾小故事,配以荷蘭萊頓自然博物館珍貴藏品的高清照片,意在告知人們,滅絕已經開始,維持生物多樣性平衡迫在眉睫。
##今年2月份的時候,我收瞭一本《地球上最孤單的動物》。除瞭太精美的手繪圖讓我大為驚嘆,那些瀕危的珍稀動物們也讓我對“人與自然”這個命題有瞭更多的思考。 再加上這一年我也陸續讀瞭不少動物相關的書籍,無論是從兼顧強調豐榮的重要和具體保護措施的《逛動物園是件正經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69個曾經滅絕和現在即將滅絕的動物,基本都是由人類直接或間接參與造成的。人類必須要知道保護生態多樣性的重要性,任何一種動物的滅絕都會給當地的生態係統造成很大的影響。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