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停,1990年生,安徽人。本科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剧作专业,后赴东京MARCH日本文学专业硕博连读。现定居东京,从事写作、翻译。
六零后“不快乐妈妈”独自来到异国他乡,与定居于此的待产女儿重启久违的同居生活。被时代和人性辜负的母亲、想逃离母亲如山般爱意却愈加走进漩涡的女儿,她们之间横隔着母女之间的山、时代之间的山、文化之间的山。两代女性内心隐秘、柔软却坚韧的东西被层层剖出,在生活的对峙中于无声处和 解,如逢光而融的坚冰,以冰层之下潺潺流动的细微情感孕育出巨大的动容。
—————————————————————
此书巧妙地用双视点写出了母女两代的生育历程和身心转折。女儿视角的描述尤其动人,有日出而作的文化斡旋,有日落而息的两性交战,更有于无声处听了惊雷又见南山的平常人生。
——毛尖(作家、影评人)
身为男性,母女情始终是我最难读懂的世间情。然而,这篇小说让我相信自己读懂了。李停以沉着的叙事,巧妙的布局,搬动了两座山走向彼此。最动人的相拥,并不需要真的张开怀抱。
——郑执(作家、编剧)
—————————————————————
一个身体,两个心跳。
从孕育生命那一刻起,母女之间就长出了一辈子都无法相割的丝带。
她们之间,永远不变的是关心却宁愿用激烈语言的争斗,是相爱却无法说出口的沉默。
在不可避免的交锋、争吵、埋怨、相互伤害之中,母亲和女儿,究竟要走过多久,才能真正理解对方。
女儿在一次又一次与母亲的告别中,完成了成长这件小事。
母亲在一次又一次得体的退出后,完成了养育女儿的天命。
只有当我们成为母亲,才能真正理解母亲。
这世间的所有母亲,都是一座座不起眼但坚强的小山。
祝福所有存有缺憾的她们,在阅读完本书之后,都能获得一丝谅解和感动。
##去年读的小说稿里最喜欢的一篇,前些天还无端想起,是那种会在心里埋很久的故事。刚好,再读一遍。
评分##这是一本描述夫妻和亲子关系的好书,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与亲人如何相处,是值得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评分 评分##主题是母女之间的相互理解,用了分角色的方式,母亲的口吻写一个章节,女儿的口吻写一个章节,在相同的故事当中看到不同的侧面,并且情节还有推进,这个写作手法其实并不新鲜,因为加入了异国恋,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区分,以及关于大背景下只生一个好的这个转折,让整个的作品变得更有味道。开本,装帧和设计,都非常的惊艳。编辑团队真的可以加一个鸡腿。作者的行文其实非常的舒服,女儿对于母亲的抱怨是非常真实的,母亲口吻去描述过去那段日子的时候,其实也能够看出母亲有很多的艰辛。但后半段,母亲突然间急转直下的变化,从一个爱挑错的妈妈,说话带刺,变成一个能讲道理和支持的妈妈,这个转变太突然了,似乎总是需要一个震惊的事件,或者是过度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最后就是作者在后记里面提的获奖,我翻遍前后也没找到这个信息的解释。
评分##比起小说中的母女关系,里面的夫妻关系更吸引我。
评分 评分##两代女性选择的不同道路
评分##比起小说中的母女关系,里面的夫妻关系更吸引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