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
绘画创作者,图书策划人,“尼诺艺术”主理人。
著有《我心里有个小小人》《如何开发孩子的绘画潜力》等书。
不论语言还是图画,她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去创造,也无比郑重地对待孩子的作品。
叮当
重庆男孩,喜欢画画,尤其是画路灯和道路、桥梁和建筑。比较关心时间、空间、梦、人 类、生命、宇宙等问题。本书部分中所有插图,都来自他的涂鸦。他的画,也随着他的语言一起长大。
本书是一个男孩一岁到九岁的语言记录和绘画轨迹,如实地呈现了他对生命的好奇和追问,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天真和幽默,困难和翻越。虽然记录的是世界上的一个孩子,但唤起的东西如此普遍——犹如我们所有人的童年,重新被看到和听到。
★这是一个男孩一岁到九岁之间的语言记录,
也是在3000多天里发生的,1000多段亲子日常对话。
它让我们看到:
当一个孩子说的话,得到了认真回应,
没有被嘲笑或者纠正。
他就会毫无顾虑地、源源不断地说下去,
形成无数让人大笑、感动的独特表达。
★一段智慧、心灵的发展轨迹
呈现比我们想象的广阔得多、深邃得多的童心世界。
孩子使用的字词那么少,他描述的世界却那么大。
“妈妈,花开过了。”
“嗯。”
“人消失了,就和花开过了一样。”
“嗯……”
★部分全部以孩子的画作配图,
孩子信手而来的笔触,具有天然的形式美。
孩子日常中无处不在的创造力,
带我们回到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让我们借由孩子的眼睛重新看世界。
唤醒我们已遗忘的,对世界的惊奇与诗意。
★不是育儿书,
却让我们重新理解什么是陪伴与养育
对孩子的每一份好奇、颠倒、无厘头,
呈现了一种有温度、有智慧的回应方式。
##十分的好。文字版《父与子》的劲儿。
评分 评分##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常常自己为一些事物命名,比如看到顶端蜷曲成球蕨茎,她会说“蜗牛棒”,看到紫荆树的叶子,她会说“屁股叶子”。我也曾想过把这些原生态的童语记录下来,很多妈妈应该都想过,但我尝试了一段后来因为忙于自己的事,结果不了了之。 读到虫虫这本《听孩子的话...
评分##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躲在孩子的背后,听他们和自己朋友同学吐槽父母? 我记得豆宝有一次和她同学吐槽我和豆爸发脾气的情景,她说:我爸我妈发脾气时,我也发脾气抵抗,就像风吹来吹去,看谁的风力更大! 家里有孩子后,爸爸和妈妈好像是两种人。 比如妈妈是一边在家里劳心劳力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