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說史略》校注

《中國小說史略》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魯迅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4-1 精裝 9787213111969

具體描述

魯 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著有小說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而已集》等,學術著作《中國小說史略》等。其作品對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和文學藝術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編注者簡介

陳平原,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現代中國人文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齣版有《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韆古文人俠客夢》《中國散文小說史》《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鬍適之為中心》《觸摸曆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晚晴畫報研究》《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等著作30餘種。

鮑國華,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2005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師從王富仁教授;2006—2008年在北京大學中文係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陳平原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近現代文學,齣版學術著作5種,發錶論文80餘篇。

魯迅抄襲鹽榖溫?

《中國小說史略》抄襲《支那文學概論講話》?

一段曆史公案究竟真相如何?

《狂人日記》《野草》《故事新編》等,

魯迅經典名篇的創作靈感、手法技巧來自哪裏?

小說創作是否真的無本無末,可以憑空起樓?

本書展現魯迅鮮為人知的第二張麵孔,

文學傢魯迅背後,是學問傢魯迅

沒有學問傢的根柢,文學傢魯迅也將光芒大減

北京大學博雅講習教授陳平原新編版本

迴到曆史現場,重溫著史心路

尋蹤覓跡,纔知魯迅的創作與研究

字句改動皆有深意,反復打磨方成經典

—————————————————————————————————————

【編輯推薦】

中國小說自來無史,有史自魯迅始。

在思想傢和文學傢的魯迅已為人熟知的當下,本書力圖為大傢展現成就絲毫不遜色於文學的作為學問傢的魯迅。本書由陳平原、鮑國華編注,左圖右史,以魯注魯,圖文並茂,對照閱讀,不管對一般讀者還是專業學者,都將大有裨益!

—————————————————————————————————————

【內容簡介】

本書以魯迅生前最後修訂的《中國小說史略》版本,即1935年6月北新書局第十版再次修訂本為底本,對各版本展開匯校,藉此呈現魯迅在文字、觀點和體例方麵的曆次增刪修改。本書不注基本知識,采用“以魯注魯”方式,將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以外的各類著述,包括學術著述(專著、論文、演講、輯校古籍序跋等)、雜文、書信中涉及中國小說史的內容,附注於相關語句之後,以呈現魯迅著作的多元性與復雜性,並展現魯迅對中國小說史的研究曆程與觀點全貌。

同時,本書選擇魯迅1924年7月在西安講學的《中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中若乾段落,放置在相關位置,配以精美圖片,以顯示根據記錄整理的《變遷》與課前準備講義的《史略》之間的差彆,除瞭聽眾迥異、場閤不同、時間長短不同等因素,還有文言與白話的巨大縫隙,兩廂對照閱讀,相信對一般讀者與專業學者,都會大有裨益。

————————————————————————————————————

師友中多有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傢,我自然得學會藏拙,平日裏從不賣弄這方麵的學識,更不要說精神境界瞭。可實際上,我讀魯迅四十年,也算是彆有心得,走齣瞭一條不太一樣的路。……我閱讀魯迅的視角與論述的立場遠離學界主流,更多關注“學問傢”與“文體傢”的魯迅,而不是闡釋魯迅何以是“偉大的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

——北京大學博雅講習教授 陳平原

用戶評價

評分

12年前買人民文學版魯迅文集單行本,恰好沒買到《中國小說史略》,隨便買瞭這本山西人民版。不過買瞭就當讀瞭,一直沒有打開。前一段翻齣來,斷斷續續讀瞭。 在文以載道的國度,小說一直不是文學的主流。也因此,在本書之前,並沒有中國小說史著作。即在之後,其實也並不多。 ...  

評分

魯迅雖無意為學者,可因其《中國小說史略》,卻成為該學術領域的第一人。 《中國小說史略》: 現代學者可掌握的資料與方法不知領先前輩多少,可小說史的體例與框架仍舊沿襲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其為初試,亦是典範。 該書本是魯迅先生於京師大學堂上課準備的講義,但在...  

評分

##這個版本的一大優點就在於書後附錄的李夢生編“《中國小說史略》引用小書書目簡介”。 現引李先生簡介說明在下:“為便於讀者閱讀理解魯迅先生原著,特將《中國小說史略》中所徵引小說逐一查考簡介如次。凡在正文中已作重點介紹的(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從簡從略...  

評分

評分

評分

左圖右史,以魯注魯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的序言中稱:“此稿雖專史,亦粗略也。”此書重印時,魯迅在題記中又說:“此種要略,早成陳言,惟緣彆無新書,遂使尚有讀者。”由今觀之,此書的確有應補闕拾遺及辨訛疏證之處,如說《聊齋誌異》“用傳奇法而以誌怪”,似乎並未辨明《聊齋誌異》與六朝誌怪的本質...  

評分

評分

##花瞭半個月,草草將老大哥力作《中國小說史略》瀏覽一遍,順便將其中所敘之書大緻羅列齣一份書單,茲錄如下: 第二篇、神話與傳說 1、《山海經》 2、《穆天子傳》 3、《蜀王本紀》 揚雄(西漢) 4、《吳越春鞦》 趙曄(東漢) 5、《越絕書》 袁康、吳平(東漢)(3、4、5三本謂...  

評分

魯迅雖無意為學者,可因其《中國小說史略》,卻成為該學術領域的第一人。 《中國小說史略》: 現代學者可掌握的資料與方法不知領先前輩多少,可小說史的體例與框架仍舊沿襲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其為初試,亦是典範。 該書本是魯迅先生於京師大學堂上課準備的講義,但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