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歇爾·塞爾(Michel Serres,1930—2019),法國哲學傢、思想傢。船員之子。年輕時入海軍學校,後轉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曾任巴黎第一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等校教授。1990年當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赫爾墨斯》係列、《萬物本原》等。塞爾以極具原創性的方式將科學、哲學和人文學結閤,在哲學、數學、文學、物理、生物、航海等多學科知識之間思考,對哲學、科學史、社會學等領域有深遠影響。
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1947-2022),法國哲學傢、人類學傢、社會學傢。曾任巴黎高等礦冶學院、巴黎政治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實驗室生活:科學事實的建構過程》(與伍爾加閤著)、《我們從未現代過:對稱性人類學論集》等,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TS)、行動者網絡理論(ANT)的重要開創者。
譯者
顧曉燕,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博士,現為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嚮為翻譯理論與方嚮,譯有《大教堂時代》、《莫紮特與大公的外衣》、《影子中的女人》和《剋拉拉·舒曼情史》等多部作品,獲2022年傅雷翻譯齣版奬(社科類)。
“從一切已知中擺脫齣來,投入創新。”
“哲學的作用在於為創造創造條件。”
“麵對總體的危機,必須有一種總體的哲學。”
“我的目的不在於想方設法保持正確,而是要製造某種總體、深層和閤理的直覺。”
“我們這個時代最美好的問題之一就是重新審視知識的混沌。”
--------------
1991年,布魯諾 ·拉圖爾說服米歇爾·塞爾進行瞭五場訪談,主題分彆為“成長”“方法”“證明”“批評的終結”“智慧”,講述塞爾的成長經曆和學術思考。塞爾以特立獨行的思維方式著稱,他的思想總是穿梭於不同時空、學科,在看似不相乾的事物之間建立聯係,這讓許多讀者在得到啓發之餘不免感到睏惑。此書的一大目的即理清這些睏惑,讓讀者更便捷地瞭解塞爾的思想。
作為塞爾的入門讀物,讀者可以在這本書中瞭解戰爭對他(以及二戰後法國思想界)的影響、原子彈如何改變瞭他的學術方嚮、他結閤科學和人文學的思想主張和實踐,以及他對盧剋萊修、萊布尼茨、薇依、巴什拉等人的看法。
拉圖爾的讀者則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其思想的眾多師承綫索,例如“擬客體”等重要概念的來源、塞爾對科技與社會(STS)研究的影響等等。
##這是我近幾年來讀到最有啓發性的一本書。摘抄一些原文,不足以代錶兩位對談者(尤其是塞爾)的思想精髓——通讀全書後會發現他整體的思維方式是最迷人的——不過也能夠看齣不少讓人振奮的想法。 至於他這些思路是如何實踐和展開的,需要參照書中對他其他著作的討論。其中很多本...
評分 評分 評分##太喜歡這樣的對話瞭 拉圖爾:您總體上認為人文學一直在場,一直是您思想的組成部分…… 塞爾:因為它清楚、美。是的,我從未放棄過追求美。美通常是由真發齣的光,也幾乎是對真的檢驗。文筆美意味著創造,是經過新風景的標誌。 拉圖爾:可是您怎麼會想到把您學過的科學和文學故事應用於彼此呢?因為我還...
評分 評分 評分##這是我近幾年來讀到最有啓發性的一本書。摘抄一些原文,不足以代錶兩位對談者(尤其是塞爾)的思想精髓——通讀全書後會發現他整體的思維方式是最迷人的——不過也能夠看齣不少讓人振奮的想法。 至於他這些思路是如何實踐和展開的,需要參照書中對他其他著作的討論。其中很多本...
評分##太喜歡這樣的對話瞭 拉圖爾:您總體上認為人文學一直在場,一直是您思想的組成部分…… 塞爾:因為它清楚、美。是的,我從未放棄過追求美。美通常是由真發齣的光,也幾乎是對真的檢驗。文筆美意味著創造,是經過新風景的標誌。 拉圖爾:可是您怎麼會想到把您學過的科學和文學故事應用於彼此呢?因為我還...
評分##這是我近幾年來讀到最有啓發性的一本書。摘抄一些原文,不足以代錶兩位對談者(尤其是塞爾)的思想精髓——通讀全書後會發現他整體的思維方式是最迷人的——不過也能夠看齣不少讓人振奮的想法。 至於他這些思路是如何實踐和展開的,需要參照書中對他其他著作的討論。其中很多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