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山东聊城人。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曾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清华园日记》及众多学术著作。
这一本用血和泪写成的书,它像一面镜子,从中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
《牛棚杂忆》是一本季羡林先生对其在特殊时期生活经历的回忆录,他以自我调侃的笔调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见证了许多荒谬至极的事件……他将所经历的一切诚实地书写出来,尽量不带刺儿、不带气儿,眼瞪虚空,心悬诗中,在磨难愁苦中寻找生活乐趣,支撑自己,渡过人生沟堑。
我们铭记那个时代是为了让其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一面镜子,让当代年轻人珍惜当下生活来之不易的同时,明晓哪些事应当干、哪些事不应当干,怀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我们庆幸在那个血泪交织的时代,还有这么一份温情与理性。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的经典传记,书写时代洪流裹挟下个人命运的曲折与无奈。
★以血泪写就的人生纪实,在绝望中照见希望的赤诚之作!
★在笼罩前途的迷雾中,寻找人生支撑,浇灌干涸的心灵。
★依据权威版本严格校订,精装双封设计。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 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季羡林
##看得冒冷汗,看得害怕,看得想落泪。喷气式,扇耳光,这些个体行为很难触动,但群体性,公式的,大会流程,大半夜真给看怕了…某读书app上的多人划线评论中频频出现的点评更添惊悚,深觉撕裂的认知与良知。
评分 评分 评分##之前只读过王小波、北岛那代人对文/革的理解,季老这代人的所感所思还是第一次读。季老的确很克制,既不渲染也不矫饰,就像他说的那样坚持唯物主义,令人敬佩。其实我也赞成大方承认和坦然面对那一段历史,因为它的确是一面难得的镜子。现在的种种现象不也时刻透露着“派性”和人性吗?我们不应该刻意回避文/革十年的,从上到下都不应该。另外,一直不敢想那十年中被打倒的女性的境遇,个人认为X强迫的情况应该是很多的。
评分 评分##已经不想再看和文革有关的回忆录了,尽管每个人的情感基调俱不相同,巫宁坤苦泪满杯,何兆武平淡如水,季老幽默解构……但所有的苦难都是相似的,事后也只有好人在回忆,间或有一点控诉,坏人却从不忏悔,“一个没有忏悔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评分##读书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事情. 所以看到楼上某位的评价,也不能生气. 对于这本书,我要说.我被老先生的一句话感动了. 他说:"我不憎恨那个年代,因为我知道,我在他们的位置上,做得未必会比他们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