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小说:探索生命存在的艺术哲学》分为“‘存在’的艺术探索者”、“《可笑的爱情》:爱情与性揭示的生命本我的‘存在密码’”、“《生活在别处》:对‘青春’主题的追问”、“渴求与逃离‘不朽’:生命存在的悖论性呈现”、“笑和遗忘:人生存在的多重变奏曲”等七个部分进行了介绍。
##这玩意能叫文学研究?能叫文学批评?能叫学位论文?在豆瓣当书评发出来恐怕更合适! 彭少健用七章梳理了昆德拉的前七部小说,对,确实是扎实的梳理,他每次都要以四分之三的篇幅重述书中的情节,然后在重述的过程中夹杂一点评论与阐释,什么这个“存在密码”啦,那个“存在地图”啦。另外我看出了作者深厚的引用功底,尽其所能地(极其生硬地)插入各种哲学文艺著作和各种术语与人名,最牛逼的是!引用《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时,人家非不引中译本,而是引外文本,更牛逼的是在不同的地方,法文本和英文本各引了一次!(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翻译的) 这真的不配叫研究,毫无原创性和有洞见的言论,根本没有总体上的评论和对小说技法的分析,只有满本的凑字与重复,关于“存在的废话”,简直是满嘴“存在”,跟昆德拉似的,,,
评分 评分##读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原著,所以看他分析起来觉得叙述太多而累赘,有点失望。 有些观点很出彩,说出了我知道但是不能表达的道理。
评分 评分##竟然是我高中在学校那个破图书馆借过的书感觉好醉...
评分 评分##例子的反复举用,每一个主题都要从古而今引为铺垫让人觉得有点乏味,但文中不乏出彩的论点,对海德格尔和存在主义也有些普及性的介绍,对我这样瞎学的人也挺有用处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