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作家。
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浙江。曾任职银行、广告公司、网站、杂志社等。
1998年在互联网上发表短篇小说,作品被广泛流传阅读。此阶段作品结集于《告别薇安》(2000)、《八月未央》(2001)。2000年终止互联网创作,开始职业写作。
陆续出版《彼岸花》(2001),《蔷薇岛屿》(2002),《二三事》(2004),《清醒纪》(2004)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摄影、散文杂文各式作品。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文体自省疏离,风格清洌。作品均持续进入全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更被引介到香港、台湾、越南、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地区和国家。
写作之余,热衷长途旅行及徒步。2004年,徒步雅鲁藏布峡谷抵达西藏墨脱,此后出版长篇小说《莲花》(2006),入选2006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入选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30本书之一。2007年诞下女儿。同年出版散文集《素年锦时》(2007),谈论流年往事,阐述创作和生活观点。2009年参与出版摄影、音乐、短篇小说三方合作的《月》。翻译英文儿童绘本《有一天》《白雪晶晶》。2010年,摄影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当代艺术群展。
2011年,主编文学读物《大方》。小说《七月与安生》被改编成话剧。出版最新作品长篇小说《春宴》(2011)。
现居北京。
她识别他并不自知的向往 让他看到另一个自我 她诱惑他 印证胜过结局 他紧跟她前行 在肉体屈服于虚空之前 在黑暗中趋向光
他凝望一个新世界的诞生
万物寡言 光线流动
人世喧嚣不能与它对峙 轮转的生命也不能
##《莲花》的文字 安妮宝贝的文字一如既往,适合赏玩的精致。 这是她的天赋,也是她的制肘。 她的书,每天睡前读上一段,沉入文字本身的编织,适合平稳心情。尤其是这本带着一些宗教意味的《莲花》。 翻开第一页,只觉得她的语言意象变得繁复起来,不似之前的简短。 大凡景...
评分##从我注册了豆瓣开始,我就加入了安妮宝贝小组,同时也注意到了经常与安妮宝贝小组互相抬杠的反对安妮宝贝小组(现在貌似改名为讨厌AB阿姨什么的),结果想当然的,我也与反对安妮宝贝小组抬上了杠,当时我是认为他们是自我标榜,标新立异去的,当然我现在仍然认为有相当一部分...
评分##《莲花》其实更是一系列的符号,有关于跋涉、执着、理解、超脱、靠近、豁然、死寂。叹谓与敬畏安妮宝贝抵达墨脱的决心与行踪。当生死存亡系于一线,洞察自然的绝美奇景时该是如何的动心与折服,那份直属自己的风致,该有如何震撼。安妮宝贝的字随着年岁渐长,更多地渗透进对人事的清醒感触。我们孤寂地行走在这枚苍老的行星上,人与人只是散落在尘土中的标本,固步自封,无法触碰,那种天荒地老的孤绝与渴盼,只能让人对真正的相知感到期许与艳羡,也更为那高山流水的绝唱黯然神伤。这本书看了很久,沉迷了很久,思索了很久。对于这个生日只与我相隔一日的作者,我总是觉得自己有更大的资质去理解她,理解自己,理解这种蛮荒式的痛楚与伤怀,理解倔强文字丛中拨云见日的脆弱与笃定。(20120607)
评分 评分##安妮宝贝属于那种特别细腻和敏感的人,喜欢她文字的人会喜欢到死,不喜欢的人会觉得她书里的人都有神经病似的。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