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正在引领全球静坐养生的热潮。
弘一法师、南怀瑾、饶宗颐、沈昌文等名家大力推荐、并一生修持。据说毛.主席、蒋介石、郭沫若等人年轻时都曾勤练不已,为建功立业筑下坚实的体格基础。本书出版后影响巨大,全国各大高校和机构风行一时,受益者不可计数。
静坐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宝贵遗产。自古以来,儒释道三教修行者都将静坐当做参悟生命本质、激发生命能量的秘宝,历朝历代的无数社会精英都曾亲身力行,从中得益。
现在,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密切,秘传几千年,来源于古老东方文明的静坐养生热正在席卷全球,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尝试学习东方古老的静坐冥想艺术,以提升自己的灵性与健康。
内容简介
静坐气功是我国固有的养生术,是一门既古老又科学的身心灵修炼方法。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以静坐为涵养道德和保养身体的秘法。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打坐更成为儒释道所有修行者的必备功课。但是,因为沿袭几千年来的秘不示人的陋习,导致知之者甚少,几近失传。众多通俗小说的夸张描述,更使得大众对静坐的认识充满了迷信色彩。
蒋维乔先生为求破除迷信,广利众生,决心公开推广真正的静坐养生秘法。《因是子静坐养生法》是他几十年亲身经验的总结,首次客观地说明传统功法的科学原理,不讲怪力乱神,只讲实证养生,简单明了、便于掌握,“一扫向者怪异之谈,而以心理的、生理的说明之”,读者若能按照书中所述如实修炼,定能激发身体潜能、受益一生。
作者简介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著名教育家、养生家。
蒋维乔先生早年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任教育部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后皈依谛闲大师,法名显觉,乃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后又亲随太虚大师学习因明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上海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
蒋先生是我国倡导科学静坐养生的代表人。他早年体弱多病,患肺结核咯血症,经自学气功锻炼而愈,因此潜心研究呼吸静坐法以保健强身。1914年,他根据个人体悟撰写《因是子静坐法》,最初连载于《学生杂志》,因广受欢迎而集结成书。此书通俗易懂,首创以现代科学解释传统功法的先例,出版后很快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诸国,短短几年内再版30多次,对养生文化的推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书自学而受益者无数,尤以知识分子居多。上世纪50年代初,他在上海开办我国气功门诊,改变了我国传统养生法发展的面貌。
其主要著作还有《中国佛教史》、《佛学纲要》、《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废止朝食论》、《世间禅》等书。其中《中国佛教史》亦风行一时。
精彩书评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常州蒋维乔著。前年著正篇,多依道教。今著续篇,纯依佛教。若有愿习静坐者,可阅此书。又,若有被人诱惑误入歧路者,宜速劝其阅此书以纠正之。
——弘一法师李叔同(现代著名高僧)
在无书可资遵循的时候,比较普遍为人所乐道的,便是蒋维乔先生所著的《因是子静坐法》,多少人如法炮制去学静坐,多少人想使自身上发生气脉感受,做到和他一样。《因是子静坐法》是他学习“静坐”的反应实录,可以贡献给大家做参考。
——南怀瑾(台湾当代文化大师)
自十四岁起,我学“因是子静坐法”,我早上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上九时必宽衣就寝。我的饮食起居都很随便,中餐西餐、南国北土我都能适应。
——饶宗颐(国学大师 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
我在上海很得意的一件事,也是终生受益的事,现在可以直说了,就是我学了气功。因为跟蒋先生学习气功,我在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得到了习练,确实是受用无穷。
——沈昌文(著名出版家、前三联书店总经理)
目录
因是子静坐法
原序
生命与呼吸
疾病的来源
疾病的预防
静坐的方法
身体的姿势
精神的集中
呼吸的练习
治病与防病的功效
原理篇
人类之根本
全身之重心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重心即身心一致之根本
静字之真义
静坐中安定重心之现象
形骸之我与精神之我
方法篇
姿势
呼吸
静坐时腹内之震动
经验篇
幼年时代
青年时代
静坐之发端
静坐之继续
静坐之课程
初入手时之困难
第一次之震动
第二三次之震动
二十余年间之研究
静坐宜知忘字诀
静坐不可求速效
震动与成效无关系
静坐与睡眠之关系
静坐与食物之关系
动与静应兼修
结尾语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
第一章 静坐前后之调和工夫
第一节 调饮食
第二节 调睡眠
第三节 调伏三毒
第四节 调身
第五节 调息
第六节 调心
第二章 正修止观工夫
第一节 修止
第二节 修观
第三节 止观双修
第四节 随时对境修止观
第五节 念佛止观
第三章 善根发现
第一节 息道善根发现
第二节 不净观善根发现
第三节 慈悲观善根发现
第四节 因缘观善根发现
第五节 念佛善根发现
第四章 觉知魔事
第五章 治病
一、察知病源
二、对治疾病
第六章 证果
一、声闻果
二、缘觉果
三、菩萨果
四、佛果
附录:佛学大要
一、三细相
二、六粗相
三、破我法二执
四、佛法十宗
五、理事圆融
六、会通性相
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静坐的原理
第一节 静字的意义
第二节 身心的矛盾
第三章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第一节 神经
第二节 血液
第三节 呼吸
第四节 新陈代谢
第四章 静坐的方法
第一节 静坐前后的调和功夫
第五章 止观法门
第六章 六妙法门
第七章 我的经验
第一节 少年时代
第二节 中年时代
第三节 修习东密
第四节 生理上的大变化
第八章 晚年时代
……
第九章 结语
附录1:一年又半的静坐经验
附录2:修习静坐法三年实验记
附录3:我静坐的经过和成效
附编:静坐要诀
精彩书摘
因是子静坐法
原序
生命与呼吸
凡是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必须呼吸,可见有生命就有呼吸,有呼吸也有生命,这两者的关系,正像形影不能分离一样。
掌握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肺部能够一张一缩,缩的时候,把身体内的浊气(二氧化碳)从鼻孔里呼出来;张的时候,把空气(氧气)从鼻孔里吸进去,这个一呼一吸,叫做鼻息。这种呼吸,生理学上称它为外呼吸。它是从空气中摄取氧气给予血液,同时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放出于空气中,在肺里面完成气体的交换。
另外,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从心脏发动,由动脉管将动脉血(红血)输出,把从肺里吸收来的氧气,运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分配给全身的各部分组织;又接受各部分组织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成为静脉血(紫血),由静脉管输回心脏,再由肺动脉输送到肺部,释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成为动脉血,由肺静脉输回心脏,如此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生理学上把人体各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因此呼吸的主要功能,即在于保证身体内氧的供给,并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人体里面这种微妙的、有条不紊的呼吸运动,必须很多器官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而其中特别重要的,是高级神经中枢和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
呼吸对人们生命的关系如此密切,道理也十分明确,然而一般人只以为维持生命最需要的是饮食,不饮不食,就要饥渴,甚至死亡。殊不知道呼吸比饮食更加迫切;人们若断了饮食,可挨到几天,若一旦闭塞口鼻,断绝了呼吸,只要几分钟就要死的;这就是呼吸比饮食更迫切的证据。但是,由于人们要得饮食必须用金钱去买,要得金钱,必须靠劳力去换,至于空气,可任意在大自然中随时取得,不费一些劳力和金钱,所以相对的只知饮食的需求,而忘却呼吸的重要了。
疾病的来源
人生在世,不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任何人都可能遭到疾病。疾病有内伤外感两种来源:内伤是脏腑不调和,或者局部有损害;外感是气候的变化,或受寒,或受暑;然不论内伤和外感,总不免要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影响内外呼吸的气体交换,所以就容易生病。
应该说明,疾病的来源当然不能简单地用内伤外感来概括一切,即便是内伤外感,也还应该注意其他因素。总之,如果能在平常时候小心预防,比病起以后去求医治疗,好得多了。
疾病的预防
中国自古相传的呼吸习静养生法,在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方面,却有它独到之处,它的微妙,也就是针对呼吸着手。
人们一般的运动不外四种。一种叫做“行”:就是下肢的行动;一种叫做“住”:就是立定在那里;一种叫做“坐”:就是依靠坐位固定肌肉;一种叫做“卧”:只是全身肌肉松弛。但是练习呼吸以坐的时候最相宜,因为行时立时,身体和精神不容易安定,卧时身体和精神又易入于昏昧,只有坐时可以安静,所以通常称之为“静坐”。这种静坐在中国流传下来有几千年,最大目的,就是使血行保持正常,无病时候,可以防病,有病时候,可以治病;只要有耐心,每天不断地练习,就能获得很大的效果。
前言/序言
绪言
写这书的本意,是有鉴于我国上古一直传到如今的医疗预防法极有价值,不过遗下来的书籍,满纸是阴阳五行、坎离铅汞等代名词,叫学者没有方法去了解,理论又涉于神秘,所以不能广泛流传。我本想写一册明白晓畅的书,公诸当世,然没有功夫,搁置多年。到一九一四年(我那时四十二岁)看见日本流行的《冈田式静坐法》,他说这是他发明的,我乃不能再自迟回,于是写了一册《因是子静坐法》公世。
静坐两字,我国人老早用过,宋朝理学家,多用静坐功夫;明朝袁了凡有《静坐要诀》一书行于世,实在与“禅定”的意味相同。不过静坐这两个字很为响亮,通俗易解,我也就取用这个名词。人们本有四种威仪叫行、住、坐、卧,惟有坐的时候,全身安定,最容易下手,所以不论道家、佛家,都采用趺坐的方法;平卧时候,也可作这功夫。功夫到极其纯熟,走路时,停住时,也能够动中取静,心不外驰,那是不容易的。
我的原书出版以后,销路极广,大约到一九一八年(我那时四十六岁),我又采取佛教天台宗的止观法,撰成《静坐法续编》公世。两书不胫而驰,重版数十次,到如今又经过三十六年(我现年八十二岁)积了不少经验,证实了“奇经八脉”的通路,可以供医疗预防的参考。
这书从原理、方法、经验三方面加以说明,但比前两书丰富得多。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