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语用法指南(第3版)(新版)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3rd Edition]

牛津英语用法指南(第3版)(新版)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3r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斯旺(Michael Swan),严维明 等 著
图书标签:
  • 英语学习
  • 英语语法
  • 英语用法
  • 牛津
  • 词汇
  • 写作
  • 语言学
  • 外语教学
  • 参考书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60094083
版次:1
商品编码:10035552
品牌:外研社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Practical English Usage 3rd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26
正文语种:英语, 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牛津英语用法指南(第3版)(新版)》专为中、高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及英语教师编写,也适合常用英语写作或对话的人士参考,着重解决学习者在英语运用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还可帮助教师对语言难点作出清晰的解释。《牛津英语用法指南(第3版)(新版)》此次第三版经全面修订,内容更加清晰、结构更加严谨,是一本既有系统性,又有针对性的英语用法参考书。

内容简介

  《牛津英语用法指南(第3版)(新版)》着重解决学习者在英语运用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还可帮助教师对语言难点作出清晰的解释。
内容丰富:
  634个简明条目,为读者指点迷津。
  以语法为主,兼顾词汇、发音、修辞等各方面。
  针对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常犯的错误,作重点说明。
英语地道:
  以大量实例,示范自然流畅的口语及书面语。
  解释和例句以当代语料库为依据,真实可靠。
  指出英美用法的差异,以作辨别。
  新增电子邮件、标准英语与方言、礼貌的表达方法、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等专题。
术语便览:
  全新编排方式以便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所需条目。
  正文前“语言术语汇释”,清晰阐释书中所用术语。
  增补“英汉语法术语对照表”,中英对照,一目了然。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斯旺(MichaelSwan)

译者:严维明 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出版说明
序言一
序言二
译者序
原作者谢言
前言
条目概览
语言术语汇释
不能这么说1130个常见的错误
正文
英汉语法术语对照表
汉英语言术语表及索引
索引
音标例释

精彩书摘

  Who are the girls over there with John?
  那边跟约翰在一起的几位姑娘是谁?
  Tell Pat the story about John and Susie
  把关于约翰和苏茜的事告诉帕特。
  Ill try the green shirt.
  我来试试那件绿衬衣。
  从上下文得知
  Could you close the door?请把门关上。(只有一扇门开着。)
  Ann’S in the kitchen.安在厨房里。
  Could you feed the dogs?你去喂一喂狗好吗?
  Did you enjoy the pady?你在聚会上玩得开心吗?
  What’S the time?现在几点了?
  the=‘the only one(sl around’
  听者可以知道我们指的是哪一个,因为别无他选,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如the sun,the moon,the earth,the world,the universe,the future)或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只有一个(如the government)。

前言/序言

  我一向认为在香港教英文要以第二语言的方式去教。首先教拼音,然后教文法,最后教用法。另外,对英文特别有天份的学生还可以学修辞。对一般学生而言,要讲和写好的英文,头三个阶段缺一不可。
  目前香港的问题是拼音很少人教,也没有适当的书本。文法也少人教,但书本比较多。用法则很多人以为自己会教,但其实适用的书很少。Michael Swan写的这本Practical English Usage正是教英文用法的好书。我们在英文数字和英文加减乘除这些日常用语上最容易出错,即使说得明白也不会说得很地道。Michael Swan谈及数字的那些例子就把这些日常用语解释得很清楚,例如:TWO and two is four.
  二加二等于四。Four from seve r1 js triree.
  七减四等于三。Three tirrles four is twelve.
  三乘四等于十二。Three into nine goes three.
  九除三等于三。
  教用法的书比教文法的书难写,也不容易归纳成为有系统的解释,因为文法始终有它的条理,明白了道理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用法却是英国人多年积聚下来的不成文规矩,所以最好由受过教学训练的英国人或美国人自己来教才会说得明白,不会出错。我一向以为即使说话也要说He is tallerthan I am,可是Michael Swan却说informal English可以接受He is tallerthan me。我想还是随俗好了。


《实用英语词汇精选与应用》 前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词汇则是构成语言的基石。一部优秀的外语学习工具书,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否精准、系统地梳理和呈现目标语言中最常用、最核心的词汇,并辅以清晰的用法指导和丰富的语境示例。本书《实用英语词汇精选与应用》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编撰,旨在为英语学习者、研究者以及需要进行英语写作和口语交流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实用、可靠的词汇参考手册。 本书并非旨在罗列所有英语词汇,而是聚焦于高频词汇、核心动词搭配、常用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以及易混淆词的辨析,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实现最大的学习效率和实用价值。我们深知,掌握词汇的广度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理解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用法、感情色彩以及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 本书的编排力求逻辑清晰,易于检索。我们将词汇按照词性、语义范畴或使用频率进行组织,确保读者在需要查找特定词汇时能迅速定位。每一词条的释义都力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晦涩的理论阐述。我们尤其注重对“语境”的描绘,通过大量的真实例句,展示词汇在不同场合下的恰当应用,这是检验词汇掌握程度的黄金标准。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已不再是单一的“标准英式英语”或“标准美式英语”,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书在词汇选择和例句设计上,尽量兼顾不同英语变体中的常见用法,帮助学习者构建一个更具适应性的英语词汇库。 我们衷心希望《实用英语词汇精选与应用》能成为您英语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帮助您跨越词汇障碍,更自信、更精准地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表达。 --- 第一部分:核心词汇与语义网络构建 本部分着重于构建学习者最基础、最坚实的词汇骨架,涵盖了日常交流和学术写作中最为核心的约三千个词汇。 1.1 动词的力量:高频动词的深度解析 动词是句子的灵魂。本书精选了构成英语表达的五百个核心动词,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维度包括: 核心义项与引申义: 解释动词最常用和次要的含义。 常见搭配(Collocations): 详细列出与该动词组合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形容词或副词,例如:initiate (a process, a reform, contact);assume (responsibility, control, proportions)。 语态及主动/被动倾向: 指明某些动词在特定意义下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例如 “The report was released yesterday” 比 “They released the report yesterday” 在新闻语境中更为常见。 固定结构与短语动词的前缀: 针对多义动词,明确区分其在不同结构中的含义变化。 1.2 名词的精确指向:主题式分类 名词的学习需要结构化的引导。本书将核心名词按主题进行分类,以促进记忆和联想: 抽象概念类: 关注如 consequence, implication, precedent, hypothesis 等对逻辑思维至关重要的词汇,并区分其微妙的含义差异。 社会与经济类: 如 infrastructure, regulation, liability, stakeholder 等,这些词汇是理解时事和商业文本的关键。 描述性名词: 侧重于对具体事物进行精确命名的词汇,例如环境、科技、艺术等领域的高频指代词。 1.3 形容词与副词的色彩渲染 形容词和副词负责为表达增添色彩和精确度。本节重点在于区分近义词之间的“语感”差异: 强度与程度区分: 明确 significant、considerable、substantial 之间的强度递进关系。 情感色彩辨析: 区分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例如 stubborn(贬义)与 persistent(中性/褒义)。 修饰对象限定: 明确哪些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并给出最佳组合示例。 --- 第二部分:搭配与语用:从“知道”到“会用” 掌握词汇的发音和释义是第一步,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它们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本部分是本书最具实践价值的部分,旨在弥合词汇孤立知识与流畅表达之间的鸿沟。 2.1 动词与介词的锁定:关键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 短语动词是英语口语和非正式写作中的核心表达。本书精选了超过三百个最常用且最难掌握的短语动词,采用“动词+介词/副词”的组合进行系统讲解。 结构化解析: 每一个短语动词均提供其核心意义、分离性/非分离性说明,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至少三个独立例句。 语义演变追踪: 例如,put off 不仅是“推迟”,也可以是“使人感到厌恶”。本书将这些语义分支清晰地分开展示。 同义词替换: 在讲解短语动词后,会提供其更正式的书面语同义词,帮助学习者在正式场合进行得体的切换。例如,get by (勉强度日) 的书面语替代 subsist。 2.2 词汇的粘合剂:高频搭配(Collocations) 搭配是检验英语水平的试金石。本书构建了三大类核心搭配词库: 名词+动词搭配: 如 to launch (an attack/a product),to cast (doubt/a shadow)。 形容词+名词搭配: 强调约定俗成的形容词选择,如 a profound (impact/change),a crippling (debt/blow)。 动词+副词搭配: 关注副词如何精确限定动作的方式,如 to analyze (closely/critically)。 2.3 语境切换:正式与非正式用语的转换 现代交流要求使用者能够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词汇。本书设置了专门的辨析模块,区分以下几组词汇在语体上的适用性: 口语化表达 vs. 书面化表达: 如 find out vs. ascertain;start vs. commence。 褒义倾向 vs. 贬义倾向的描述词: 帮助使用者在评论或描述他人观点时保持客观或表达明确立场。 --- 第三部分:辨析与澄清:避免常见的陷阱 英语学习者常在词义相近的词汇之间感到困惑。本部分聚焦于容易被混淆的词组,通过对比性分析,提供清晰的记忆点和使用规则。 3.1 易混淆形容词/副词辨析 这一部分解决了语义重叠但用法有别的词汇: Affect vs. Effect: 深入剖析其作动词和名词时的核心区别和常见错误用法。 Imply vs. Infer: 明确“暗示”与“推断”在主语和动作方向上的差异。 Later vs. Latter: 针对其在序列和指代上的精确使用规范。 3.2 语篇标记语与连词的精确使用 在构建复杂句子和段落时,连接词的选择至关重要。本书详细区分了表示转折、递进、因果关系的关键语篇标记语: 转折关系: However, Nonetheless, Notwithstanding 的用法语境差异。 因果关系: Consequently, Pursuant to, In light of 等在逻辑链条上的精确位置。 3.3 词形变化与词根辨析 为提高词汇记忆效率,本书辅以词根词缀解析,帮助学习者通过理解词根来推导生词的可能含义。例如,解析 bene- (善) 如何构成 benefit, benevolent, benediction 等词汇,并指出它们在词性上的差异。 --- 附录:实用词汇速查表 附录部分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速查工具,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核心词汇索引,以及按学科领域(如法律、医学、环境科学)分类的专业高频词汇简表,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即时查询需求。 本书的宗旨是实用性、精确性和结构化,力求成为一本能够陪伴学习者从初级积累到高级精通的坚实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本单纯“用法手册”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英语思维方式的“方法论”。每一次使用它,我都在潜移默化地学习如何像一个精通英语的母语者那样去思考语言的组织结构,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书中对于语境(Context)和语气(Tone)的强调,是许多应试材料中经常被忽略的关键点,但恰恰是这些“软性”的要求,决定了一段文字是否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它教会了我如何根据听众和目的来调整我的语言策略,比如,在非正式邮件中可以接受的“省略”,在严肃学术论文中就是绝对的禁区。这种对语言社会学层面的关注,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做什么”的指南,更是一本“为什么”和“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深度解析。它培养了一种批判性的语言使用习惯,让使用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语言敏感度。

评分

这本书的查阅便捷性简直达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高度,对于急需在写作或编辑过程中快速定位信息的我来说,这是无价的财富。我测试过很多次,无论是寻找某个特定的时态误用,还是确认一个罕见的从句结构,它的索引系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首先,目录的层级划分逻辑清晰,一眼就能定位到大致的讨论范围;其次,在具体条目内部,信息的组织也是碎片化且易于消化的,关键的提示或者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会用加粗、斜体等多种视觉符号明确标记出来,确保你在扫描页面时不会错过重点。而且,它不像某些工具书那样,查了一个词,却发现相关信息散落在全书的不同角落,这本书的编排倾向于将相关联的问题集中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簇。可以说,它不是让你去“读完”它,而是让你能随时“取用”它,就像一个高效的语言“瑞士军刀”,无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迅速找到对应的工具来解决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之精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我通常在处理一些晦涩难懂的语法点或者那些“模棱两可”的词汇用法时,会期待一个能提供清晰脉络的指南。而这本工具书真正做到了“庖丁解牛”,它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按字母顺序罗列的传统字典模式,而是将语言现象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和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了巧妙的划分。当你对某一类问题产生疑问时,你会发现它提供的相关联的知识点会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串联起来,让你在解决一个小问题的同时,也对整个语言结构有了更宏观的认识。我尤其赞赏它在解释复杂规则时所采用的对比和对照的结构,它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先呈现出几种可能的错误或混淆情境,再循序渐进地给出最地道、最符合语境的建议。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那些曾经困扰我多年的语言困惑迎刃而解,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顿悟”。

评分

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来说,最怕的就是那种只提供“标准答案”而不解释“为什么”的资料。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和信赖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对语言的“灰色地带”的处理方式。它敢于承认语言的灵活性和地域差异性,对于那些没有绝对对错、只有“更常用”或“更正式”的表达,它都给予了细致的区分和说明。例如,在处理介词搭配或者动词的细微差别时,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规则,更是基于大量语料的实际观察。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编纂者在信息收集和筛选上的严谨态度,他们似乎对每一个词汇和短语的生命周期都有所了解。这种“经验之谈”与“理论支撑”的完美结合,使得我无论是在撰写正式报告时,还是在日常的口头交流中,都能自信地做出选择,因为我知道背后的逻辑是站得住脚的,而不是凭空臆断的。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分析,是其他许多入门级或简化版指南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厚重而实在,那种沉甸甸的手感,立刻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值得信赖的工具书。封面设计简洁大方,经典而不过时,即便是放在书架上,它也散发着一种专业人士的沉稳气息。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迹工整,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一点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在版式布局上的用心,页边距的处理恰到好处,使得大段的文字信息不会显得过于拥挤,阅读起来非常流畅。而且,这本书的开本设计也考虑到了便携性和实用性的平衡,虽然内容详实,但拿在手里翻阅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操作感,不会因为太笨重而让人望而却步。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我在第一次接触它时,就打消了对于工具书常常存在的“内容堆砌、阅读体验差”的顾虑,它不只是一本信息的载体,更是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阅读“器具”。我甚至愿意花时间去感受它每一页的触感和气味,这在当今这个充斥着电子阅读的时代,是一种难得的愉悦体验。

评分

给2颗星是因为延迟发货,不是因为书的内容。

评分

很厚一本,厚度有五厘米,是老师推荐的,牛津出版社专业又权威

评分

物流十分快态度很好产品质量好下次继续

评分

不错,内容详实。

评分

质量好,考研用,省时利器,值得信赖,推荐。。。。。。。。。。。。。。。。。。。。。。。。

评分

非常好的书,送货也很快。

评分

全新编排方式以便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所需条目。

评分

挺好的 挺好的 就是有点贵

评分

好书一本,值得拥有与阅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