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记录了珍藏在日本的珍贵汉籍的情况,是研究传统文献的好的参考书~~~~
评分此书从文化史学的立场出发,详细考察了日藏汉籍善本的版本状态、保存机构、传递轨迹、识文记事、早期日本相关文献的记载,以及汉籍文化融入日本社会生活的诸种事项。它以最基本的文本事实,论证了中日之间两千余年的文化联系,并且为东亚文化研究和“日本中国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证文本基础,也为我国古籍版本目录学在“汉籍世界传播”的层面上提供了相当丰厚的基础性材料并提升了相应的学科研究理念。它在“综合研究”的层面上显示了中国文化以“汉字”为基础,以“汉籍”为载体对日本文化与文明的生成与发展所提供的重大的与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前人关于日藏汉籍的著作大约有十几种,其中作为经典的即是杨守敬的《日本访书志》和董康的《书舶庸谭》。杨氏著录汉籍善本236种、董康著录的汉籍不到200种,前者为本《书录》的3%弱,后者为2%。清代编修《四库全书》的同时设立“四库全书馆”编撰《四库全书总目》,该《总目》收入《四库全书》“著录”的典籍3,461种,作为“存目”收入的典籍为6,793种,合计共收书10,254种,凡330万字,耗时十多年得以修成,其著录量和写作量与本《书录》约略相等。本《书录》完全为著者一人之力在20余年中独力完成。(这里比较的是“工作量”,并不是说本书要与《四库》抗衡)
评分沈评给严著的最后判词是:“《书录》的真正价值,只是告诉国内的学者、研究者:日本如今所藏的部分中国珍本古籍有哪些,收藏在何处,而且编著者将极小一部分的珍本,利用他所获得的日方出版的图书资料,或整段地抄录,或利用日方的著录予以汇集。如果日方没有信息可以抄录,那你也就无法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在现今,要想知道日本收藏的部分汉籍也只能靠它了”;“外行人做内行人事,难免错误多多”。照这么说,严书全是抄来的,而且竟然抄出错误多多。换言之,事情是由一个外行来写《日藏汉籍善本书录》这样的大书,又由另一个外行来编辑并大肆吹捧。那不完全是胡闹吗,但“现今只能靠它了”。这无异于一份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书。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即使撰写中、出版前请几位肯慷慨出山救苦救难或毛遂自荐一展身手的版本学界的编目、鉴定高手来把关,又有什么用?莫非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几个穴位点一点就能起死回生?
评分严先生的日本汉学研究著作,多属精品。
评分本集的点校整理,除使用了以上的存世全集版本外,还使用了其他的本子。本集整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说明如下:一、标点、标线、分段。本集文字均进行了标点、标线和分段处理。二、校勘。本集使用了多种版本进行校勘,力图使文字通远而又反映原貌。三、補遗。本集在整理中,据他本補了各体诗二十四首,赋一首,题跋二首,书二十首。四、附录。白沙子全集各本均附有刊本序跋,自何本始,又附有一些其他资料。本集的点校整理,除使用了以上的存世全集版本外,还使用了其他的本子。本集整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说明如下:一、标点、标线、分段。本集文字均进行了标点、标线和分段处理。二、校勘。本集使用了多种版本进行校勘,力图使文字通远而又反映原貌。三、補遗。本集在整理中,据他本補了各体诗二十四首,赋一首,题跋二首,书二十首。四、附录。白沙子全集各本均附有刊本序跋,自何本始,又附有一些其他资料。本集的点校整理,除使用了以上的存世全集版本外,还使用了其他的本子。本集整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说明如下:一、标点、标线、分段。本集文字均进行了标点、标线和分段处理。二、校勘。本集使用了多种版本进行校勘,力图使文字通远而又反映原貌。三、補遗。本集在整理中,据他本補了各体诗二十四首,赋一首,题跋二首,书二十首。四、附录。白沙子全集各本均附有刊本序跋,自何本始,又附有一些其他资料。
评分乐黛云先生2007年11月在关于严著《书录》的学术座谈会上发言,其中指出:
评分本次购物的整体感受:好!第二套。
评分 评分沈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直截了当地将《书录》的作者和责编斥为“外行”,初读之下即大为震动。学术界现在很少看到这样痛快淋漓、针锋相对的文章,于是又细读了一遍,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想甚多,版本的基本情况自然以原书为依据,如果记录得正确,总归是一样的。严著《书录》参考过大量的前人著作,书末已有说明(详见全书之末的附录之四:《书录》编著参考书目),而限于本书的体例,不可能在行文中逐一出注,这同抄袭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他人订正错误当然很好,讲对了有功于士林,不仅作者得益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