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偈百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禪偈百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禪偈百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洪修平,張勇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9-20

商品介绍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61512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4679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禪的智慧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5
正文語種:中文

禪偈百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編輯推薦

  作者撰述嚴謹,敘事簡明,分析獨特,通俗易懂,是一本瞭解中國本土佛教——禪宗的理想讀本。

內容簡介

  禪是中國佛教文化思想的心要。禪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資源,它結閤瞭儒、道、佛的精神。禪不是齣傢人的專利,也不是隻有深山古刹裏的老和尚纔參禪入定,因為禪就是一種智慧的人生哲學,所以人人都可以參禪。禪是一種人生態度,禪是一種科學精神,禪是一種思維方式,禪是東方人智慧的結晶;禪是一杯茶,禪是一首詩,禪是一幅畫,禪是一本書…… 禪像一盞明燈,能點亮心靈,開啓人生的智慧;禪能助人沉思,使人更理智地麵對世界,邁齣踏實的腳步,走嚮充實圓滿的幸福人生。本書收錄瞭禪偈百則,供世人悟道。

作者簡介

  洪修平,江蘇蘇州人,哲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富布萊特(Fulbright)研究學者,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為國傢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傢,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哲學係、宗教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思想傢評傳叢書》(二百部)副主編,並兼任國際儒聯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等。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宗教的研究,在海內外齣版《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中國禪學思想史》、《中國佛教文化曆程》等學術著作二十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世界宗教研究》和(《哲學研究》等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一百四十多篇。
  張勇,安徽濉溪人。畢業乾南京大學哲學係、宗教學係,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古代文學與佛學。在《文學遺産》、《文藝理論研究》、《孔子研究》等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二十餘篇,編著學術著作三部,校點古籍一部。

目錄

總序:禪是智慧
第一章 傳法偈
1 吾本來茲土
2 本來緣有地
3 華種雖因地
4 華種有生性
5 有情來下種
6 心地含諸種
7 心地含諸種
8 心地隨時說
9 沿流不止問如何
10 學者恒沙無一悟
11 不是嶺頭攜得事
12 船子當年返故鄉
13 夢幻空花
第二章 示法偈
14 身是菩提樹
15 菩提本無樹
16 從來共住不知名
17 吾心似鞦月
18 無來無去本湛然
19 摧殘枯木倚寒林
20 三間茅屋從來住
21 百尺竿頭不動人
22 趙州南,石橋北
23 空門不肯齣
24 塵勞迥脫事非常
25 韆尺絲綸直下垂
26 我有一布袋
27 手捏青苗種福田
28 學道先須且學貧
29 擁毳對芳叢
30 孤猿叫落中岩月
31 色見聲求也不妨
32 春雨與春雲
33 一年春盡一年春
34 桶底脫時大地闊
35 幾年鏖戰曆沙場
第三章 開悟偈
36 切忌隨他覓
37 一擊忘所知
38 三十年來尋劍客
39 清風樓上赴官齋
40 也大差,也大差
41 光明寂照遍河沙
42 處處逢歸路
43 我有神珠一顆
44 山前一片閑田地
45 金鴨香消錦綉幃
46 刀刀林鳥啼
47 終日看天不舉頭
48 實際從來不受塵
49 隻是舊時行履處
50 沔水江心喚一聲
51 東坡居士太饒舌
52 春天月夜一聲蛙
53 諸法從本來
54 盡日尋春不見春
55 崇天門外鼓騰騰
第四章 頌古
56 江國春風吹不起
57 犀牛扇子用多時
58 對揚深愛老俱胝
59 一口吸盡西江水
60 拂拂山香滿路飛
61 團團鞦月印天心
62 一拳拳倒黃鶴樓
63 韶光三月景和融
64 煙籠檻外差差綠
65 花落花開百鳥悲
66 廓然無聖不須徵
67 雪覆喬林同一色
68 涼風落木楚山鞦
69 多謝尊前窈窕娘
70 隱隱煙村聞犬吠
71 垂垂楊柳暗溪頭
72 一葉扁舟泛渺茫
73 鶴立鬆梢月
74 春有百花鞦有月
75 誓掃匈奴不顧身
第五章 宗綱偈
三種生頌
76 想生頌
 77 相生頌
78 流注生頌
三照語頌
 79 本來照
80 寂照
 81 常照
四料簡頌
82 奪人不奪境
 83 奪境不奪人
84 人境俱奪
85 人境俱不奪
86 總頌
黃龍三關頌
 87 生緣頌
88 佛手頌
89 驢腳頌
90 總頌
偏正五位頌
 91 正中偏
92 偏中正
 93 正中來
 94 兼中至
95 兼中到
雲門三句頌
96 函蓋乾坤
 97 截斷眾流
98 隨波逐流
 99 華嚴六相義頌
100 通玄峰頂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傳法偈
  1 吾本來茲土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本則傳法偈傳說為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所作,《寶林傳》、《祖堂集》、《景德傳燈錄》、《壇經》等均有記載。菩提達摩(?~536),簡稱達摩,“摩”亦作“磨”。菩提達摩為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刹帝利種姓,本名菩提多羅。從二十七祖般若多羅齣傢,改名達摩,從師得受正法,並承祖位,為西天二十八祖。達摩於梁普通七年(526)至中國。初到中國,達摩被梁武帝迎請到金陵,但終因與武帝機緣不契,而北渡棲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麵壁,靜待法緣。後有博學之士神光前來參謁,達摩起初端坐不語不理,後被其“立雪過膝”、“斷臂求法”所感動,遂收為徒,取名慧可。九年以後,達摩臨終付法,讓弟子“各言所得”,道副得“皮”、尼總持得“肉”、道育得“骨”、慧可得“髓”,達摩便將衣法傳與慧可,並作偈雲:“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五燈會元》捲1)此後禪門法脈代代相承,達摩被尊為東土禪宗初祖,慧可則為二祖。
  這則傳法偈的首句在各本《壇經》中稍有不同。最早的敦煌本作“吾本來唐國”,後來惠昕本作“吾本來東土”,通行本則都為“吾本來茲土”。第二句交待來中國的目的,即“傳法救迷情”。達摩臨終把四捲《楞伽經》授予二祖慧可,說:“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此後數代禪宗祖師,一直都將《楞伽經》作為重要印心經典遞相傳承。達摩所傳禪法為“大乘安心之法”,這在慧可初參達摩時二人的一番對話中已有所錶露:
  慧可:“我心未寜,乞師與安。”
  達摩:“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覓心瞭不可得。”
  達摩:“我與汝安心竟。”
  “安心”的核心內容是“二入四行”。所謂“二入”,是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指“藉教悟宗”,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憑藉經教中所示的種種法要而悟得人人本具的“真性”,從而確立“捨僞歸真”的信仰和決心;二是樹立信仰後,通過禪定“壁觀”,令心安定,不生分彆,不再依賴經教,而達心與道冥之境。“行人”是修禪的實踐方法,含攝“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四行。“四行”其實是說,在四種禪修實踐中要做到無怨無憎,無喜無悲,無貪無求,安心無為,稱法而行。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葉”指花瓣,如韓愈《題百葉桃花》詩:“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關於“一花開五葉”,有兩種理解。一種說法認為,“五葉”錶示五代,指禪宗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至六祖惠能而得以發揚光大;另一說法則以“五葉”錶示曹洞、臨濟、雲門、溈仰、法眼等五傢,暗示瞭日後惠能南宗門下的五傢分派。“結果自然成”,五老峰釋曰:“因花結果,因人悟心,悟無所得。”(《禪門諸祖師偈頌上》)這句話點齣瞭達摩“安心”禪法的宗旨:崇尚虛空而不著言相,重視實踐而不重形式,倡“藉教”而“悟宗”,強調在禪定中自證本心,契悟真理。
  達摩促進瞭印度禪嚮中華禪的轉化,達摩也因此被奉為中國禪宗初祖,“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遂成為後代禪門弟子參學的主要話頭之一。
  2 本來緣有地
  本來緣有地,
  因地種花生。
  本來無有種,
  花亦不曾生。
  慧可(487~593),一名僧可,俗姓姬,虎牢(今河南滎陽縣)人。他少為儒生時,博覽群書,通達老莊易學,齣傢以後,精研三藏內典。年約四十歲時,禮達摩為師,從學六年,精究一乘。達摩入寂後,他即在黃河近邊一帶韜光晦跡。天平初年(534),慧可到瞭東魏的鄴都(今河南安陽市北),大弘禪法,由於受到異派學者的迫害,其後即流離於鄴、衛(今河南安陽、汲縣)之間,所以到瞭晚年,並沒有多少隨從的弟子。隋開皇十三年(593)入寂。
  據《五燈會元》捲1載,北齊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來見慧可,問道:“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懺罪。”慧可答言:“將罪來,與當懺。”居士過瞭好一會兒,說:“覓罪不可得。”慧可說:“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居士又問:“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慧可答言:“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居士聞言,深有所悟,說道:“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慧可聞言,知其已悟,許其齣傢,取名僧璨。二年後,僧璨得慧可衣法,為禪宗三祖。慧可傳法偈曰:“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花生。本來無有種,花亦不曾生。”
  “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花生。”首先要明確這兩句話中的幾個概念。“本來”,即無始以來,這裏指有情眾生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緣”,攀緣之義。“有地”,應指“心地”,心為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故日心地。“因地”,與“果地”相對,指修行佛道之階位。這兩句的意思是說,眾生本具的清淨本性,依於因緣和閤的三界“有地”,而促使“因地”中的菩提種子,開花結果。這明顯來自《楞伽經》中的“如來藏”思想。“如來藏”,意謂如來在胎藏中。作為“佛性”的彆名,“如來藏”突齣瞭一切眾生生來具有清淨的如來法身,強化瞭人人皆可成佛的觀念。《楞伽經》認為,“如來藏”因受“客塵”所染,而變成“識藏”,從而變成能夠直接派生齣世上一切的阿賴耶識。由於它與被染汙的七識混在一起,從此在“苦樂”之中生滅不息。因此,佛法修證,就必須將被熏習汙染的如來藏再轉變成清淨的如來藏。
  “本來無有種,花亦不曾生。”偈的前兩句錶達的是“三界唯心”的佛性論思想,這兩句錶達的則是般若中觀的畢竟空思想。慧可在這裏是用般若性空來破除人們對“佛性”的執著,他認為:在清淨的本性上,一法不立,一塵不染,並無菩提佛種,也無心花頓開之事。有情眾生,由於被無明所覆,愛結所係,故厭懼煩惱,欣求菩提,終日顛倒妄想。若能契悟一切法本“無生”,清淨真心人人本自具足,不假外求,自然迴歸“本來”。這兩句話的立足點,雖然仍是《楞伽經》的清淨心,但它更突齣瞭眾生對清淨本心的自覺,突齣瞭幻化非真、虛妄無實與如實幽理、萬法皆如的不二。
  通過這則偈頌可以看齣,慧可在以《楞伽經》印心的同時,又通過勾通般若學與佛性論之間的聯係,發展瞭達摩的禪法思想。他對僧璨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其實就是把佛、法、僧三寶統一於心,從而突齣瞭自性自度、自心覺悟的傾嚮。在慧可禪法中,心性就是真如,自性就是佛,因而清淨之心就是所觀的對象,修禪無需追求“與道冥閤”,而是應該“自性覺悟”。
  3 華種雖因地
  僧璨
  華種雖因地,
  從地種華生。
  若無人下種,
  華地盡無生。
  僧璨(?~606),又作僧粲,生年、籍貫不詳,或謂徐州人。僧璨以居士身得法於二祖之後隱居皖公山。據《五燈會元》捲l載,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僅十四的沙彌道信來求解脫法門。僧璨問:“誰縛汝?”道信:“無人縛。”僧璨曰:“何更求解脫乎?”道信於言下大悟。其後,道信隨侍三祖九年而得其衣法,是為禪宗四祖。僧璨傳法偈曰:“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大業二年(606),僧璨人寂,唐玄宗賜謚“鑒智禪師”。著有《信心銘》,後人視為禪宗要典之一。
  “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開頭兩句發揮的是《楞伽經》自性清淨的如來藏思想。有情眾生本來具有菩提種子,盡管他們的菩提種子還在因地之中,還沒有達到佛之果地,但隻要認真修行,最終會從因地之中開花結果。
  “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這是用般若之“空”斬斷人們對“種”、“花”的執著。菩提種子本自具足,並非彆人所下,心境原是一空,萬法本來一如。有情眾生不知自性本來清淨,卻一味嚮外尋找解脫法門,顛倒妄想,執幻為真,作繭自縛。《信心銘》說:“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一念心歇,便迴歸於縴塵不染的生命源頭。
  這則偈頌的思想核心是自性清淨的如來藏思想,強調眾生本心的自然具足,同時又引入瞭般若三論心境兩空、破邪顯正的思想與方法,結閤“不二法門”,而把達摩禪中的“無自無他”、“稱法而行”進一步發展為息妄顯真、無求無證、自然逍遙的思想。
  4 華種有生性
  道信
  華種有生性,
  因地華生生。
  大緣與性閤,
  當生生不生。
  道信(580~651),蘄州(今屬湖北省)廣濟縣人,俗姓司馬。幼時即因仰慕空宗諸“解脫門’’的殊勝而齣傢。後來參謁僧璨,言下大悟,得其衣鉢。唐武德七年(624)歸蘄州,住破頭山(後名為雙峰山),大振法道,學侶雲集。一日往黃梅縣,途逢一骨相奇秀之小兒,兩人有一番精彩的對話:
  “子何姓?”
  “姓即有,不是常姓。”
  “是何姓?”
  “是佛性。”
  “汝無姓邪?”
  “性空,故無。”
  道信默識其法器,與其母商量,許其齣傢,取名弘忍。其後,傳法與弘忍,是為禪宗五祖。傳法偈曰:“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閤,當生生不生。”
  “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這兩句與僧璨傳法偈的前兩句意思比較接近,大緻是說,有情眾生心中的菩提種子,具有開花結果的性能,在“因地”之中能生齣菩提道果。“大緣與性閤,當生生不生。”這兩句就比較難理解瞭。“大緣”指什麼?“性”指什麼?兩者是什麼關係?“生”與“不生”的關係又如何理解?要迴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從道信的禪學思想人手。
  道信在其《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道信禪法的理論依據是《楞伽經》和《文殊說般若經》。《楞伽經》和《文殊說般若經》的共同點在於,兩者都主張“生佛不二”,但兩者的理論基礎並不一樣,前者認為眾生皆有常住不變之如來藏,皆得成佛;後者則把佛與眾生以及菩提等等,統統歸於非有非無之實相。道信正是將這種即假而空、生佛不二的實相念佛法門與《楞伽經》的“諸佛心第一’,相結閤,而成就瞭自己的“安心”方便法門。道信所強調的“心”,既保留瞭楞伽的如來藏清淨心之義,也通過般若實相說而具有瞭當下念佛的人心之義。
  再迴過來看“大緣與性閤,當生生不生”兩句。聯係上麵所說的道信用般若的無相之實相來改造楞伽的心性說,這裏的“大緣”應指“緣起性空”,即非有非無之實相;“性”,是不待因緣而本自具有的本質,這裏指人人本具的清淨佛性。“大緣與性閤”,是以“性空”實相來與如來佛性相閤,從而使如來真常之心更多地讓位於當下自然的現實人心。《文殊說般若經》說:“是故聽者莫作二相,不捨諸見而修佛法,不取佛法不捨凡夫法,何以故?佛及凡夫二法相空,無取捨故。”從性空實相上來看,菩提非有非無,佛法與凡夫法無二,修佛法而不捨諸見,於佛法不取,於凡夫法不捨,所念之佛即是心,念佛之心即是佛,念與所念皆不離心,心就是佛,這哪還有菩提之花“生”與“不生”的區彆呢?這就是“當生生不生”的內涵。
  從達摩到僧璨,三代祖師都是以《楞伽經》印心,道信除繼承瞭這一傳統外,又依《文殊說般若經》,用般若的無相之實相來改造楞伽的心性說,這是對達摩禪法的新發展。
  5 有情來下種
  弘忍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弘忍(601~674),俗姓周,湖北黃梅人。七歲時,從四祖道信齣傢,十三歲時,正式剃度為僧。永徽三年(652)得道信法衣,被後世奉為禪宗五祖。弘忍在黃梅東山弘法,世人把他與道信之禪法並稱為“東山法門”。龍朔元年(661),居士惠能前來拜謁。五祖試問其所來及欲求何物,惠能答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五祖謂:“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對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彆?”五祖驚異其稟性非凡,遂使入碓房舂米。八個月後,惠能以一首示法偈得到五祖的賞識,五祖為其密說《金剛經》,並潛授衣法,是為禪宗六祖。五祖傳法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鹹亨五年(674),弘忍圓寂,年七十四,葬於東山之岡。
  中國禪宗自初祖菩提達摩至四祖道信,都是以《楞伽經》印心,弘忍在繼承此禪法的基礎上,改以《金剛經》為宗典,以“徹悟心性之本源”為旨,以“守心”為參學之要。他說:“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切物,即是本心。”(《宗鏡錄》捲97)弘忍傳法偈正代錶瞭這一思想。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有情”,又名眾生,佛教用來指一切有情識的動物。“有情來下種”,包含兩個層麵的意思:一是有情眾生悉有佛性;二是有情眾生癡心於菩提道種的栽培。“因地果還生”,於因地上自然結生菩提道果。這兩句是在講有情眾生對“成佛”、“修行”的理解。其實,有為世間的一切,隻是緣起方便施設的假名,並無實在的體性,甚至連“成佛”、“修行”等,也是一種執迷。接下來兩句,弘忍便用金剛般若之智斬斷有情眾生對“成佛”的執迷。“無隋既無種,無陛亦無生。”眾生本陛清淨,本無凡情、佛種的存在,當然也無“實性’,及“菩提道果”的結生。眾生由於迷於真性,妄起愛憎之心而喪失瞭真心,因而未得成佛;若能悟達法性,瞭知三界唯心,自識本心是佛,不假外求,從而守本真心,妄念不生,便能自然與佛平等無二。正如他在《最上乘論》中所言:“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自然與佛平等無二。”
  本則偈頌的前兩句講眾生對自性之迷,後兩句講對自性之悟,全偈已經暗含瞭“迷即佛眾生,悟即眾生佛”的思想。在弘忍以前,達摩係的禪法一般還沒有專門涉及自性的迷悟等問題,弘忍開始將對自心自性的“迷”與“悟”較明確地引入禪門,這是繼道信以後,對達摩禪法的又一發展,在禪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前言/序言

  宋代大詩人蘇軾有一首詩《書焦山綸長老壁》,是他與當政者政見不閤,被流貶黃州,詔移汝州,途經今鎮江焦山,造訪一位禪師的題壁之作,全文如下:
  法師住焦山,而實未嘗住。我來輒問法,法師瞭無語。
  法師非無語,不知所答故。君看頭與足,本自安冠履。
  譬如長鬣人,不以長為苦。一日或人問,每睡安所措。
  歸來被上下,一夜無著處。展轉遂達晨,意欲盡鑷去。
  此言雖鄙淺,故自有深趣。持此問法師,法師一笑許。這是一篇典型的所謂“明禪”作品,大意是說他嚮禪師綸長老

禪偈百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禪偈百則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禪偈百則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禪偈百則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禪偈百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好書,很喜歡!

評分

評分

商品不錯,賣傢服務態度挺好的,快遞小哥很給力,辛苦瞭。

評分

書很好,非常滿意!

評分

商品不錯,賣傢服務態度挺好的,快遞小哥很給力,辛苦瞭。

評分

中華書局齣品 質量有保障!

評分

[ZZ]寫的的書都寫得很好,還是朋友推薦我看的,後來就非非常喜歡,他的書瞭。除瞭他的書,[NRJJ]非常好的一本書,京東配送也不錯!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摺射一個世界。“讀萬捲書,行萬裏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懸梁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升華人的思想。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猶太人讓孩子們親吻塗有蜂蜜的書本,是為瞭讓他們記住: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充滿人生就要讀書。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地積纍,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書是燈,讀書照亮瞭前麵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瞭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瞭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纔更精彩! 讀書,是好事;讀大量的書,更值得稱贊。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 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 玉。”   一位叫亞剋敦的英國人,他的書齋裏雜亂的堆滿瞭各科各類的圖書,而且每本書上都有著手跡。讀到這裏是不是有一種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為“有瞭書,就象鳥兒有瞭翅膀”嗎!   然而,我們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書並不一定能讀好書。正如這位亞剋敦,雖然他零零碎碎地記住瞭不少知識,可當人傢問他時,他總是七拉八扯說不清楚。這裏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他不善長於讀書,而隻會“依葫蘆畫瓢”。 硃熹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所謂“循序漸進”,就是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諑漸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說我們並不要求書有幾韆甚至幾萬,根本的目的在於對自己的書要層層深入,點點掌握,關鍵還在於把握自己的讀書速度。至於“熟讀”,顧名思義,就是要把自己看過的書在看,在看,看的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而“精思”則是“循序漸進”,“熟讀”的必然結果,也必然是讀書的要決。有瞭細緻、精練的思索纔能更高一層的理解書所要講的道理

評分

印刷質量不錯,內容還沒讀

評分

禪偈百則 不錯的書

禪偈百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禪偈百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