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你听说过铁路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吗?“红灯停、绿灯行”的规矩是怎么宋的?列车运行和天上的卫星会有关系吗?《漫话通信信号》为你解读铁路通信信号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铁路通信信号的各种技术和设备原理。铁路凭什么本领使川流不息的数千列车有条不紊在路网上运行?《漫话通信信号》为你破解其中的奥秘!
作者简介
陆嘉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32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54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视大学物理系;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副总工程师等职务。曾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学习铁路无线通信、赴日本研修日本国铁通信技术、赴美国考察摩托罗拉无线电通信和铁路通信、赴德国引进数字程控交换机生产线技术;主持开通我国铁路第一代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主持建设中国铁路第一条数字程控交换机生产线。受铁道部委托、主持鉴定“中国铁路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设计文件;主持编写《中国铁路工程技术规范(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
第一单元 同生共长“哥俩好”
铁路是架联动机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站场之内互联互通
到处都有通信的身影
第二单元 铁路通信话当年
清末民初的铁路通信
民国时期的铁路通信
新中国的铁路通信
第三单元 万里通信一线牵
明线改造载波“提速”
架空明线“转入地下”
从“对称”到“小同轴”
光纤开创新纪元
从“模拟”到“数字”
模拟、数字可“变脸”
从“独木桥”到“阳关道
从“准同步”到“同步”
第四单元 互联互通靠交换
消失了的电话接线员
人工交换走向自动
“纵横制”取代“步进制”
数字通信时代的“明星
精彩书摘
铁路是人类交通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世界上自有铁路运营以来,铁路通信也就应运而生了,通信与铁路,关系密切,通俗地说,它们不愧是“哥俩好”。
铁路运输一开始,为了行车安全,就需要相邻两个车站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最早曾采用骑马报信的方法。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19世纪40年代,在电话发明之前,英国人发明了指针式电报机,首先在一条长21公里的铁路上用以实现站间联系,防止向两个车站之间的区间内同时发出两趟列车,以保证行车安全。从此现代通信手段与铁路运输“联姻”,推动了铁路运输的发展。中国铁路通信在1876
前言/序言
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连接千家万户,贯通五湖四海,是经济发展的牵引机,是社会运行的大动脉。
当今中国的铁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发展,运营里程接近8万公里,几乎绕地球赤道两周;尤其是在世界屋脊架起了天路长虹,不仅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也创造了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雪域高原铺设铁路的奇迹;我国铁路架设的桥梁和开凿的隧道之多之长之难举世罕见;自1997年以来,在短短的10年里,中国铁路成功地实施了六次大面积提速,时速200公里以上线路里程已达6200余公里;京津城际铁路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是现时
漫话通信信号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漫话通信信号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