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憨山大師注《道德經》,始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卒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前後用功十年,“或經旬而得一語,或經年而得一章”,“每參究透澈,方落筆,苟有一字有疑而不通者,決不輕放”。實為學佛、學老者苦心而注,以期學佛者通達老子,“善自他宗”;學老者破除己見,“得離言之旨”。
憨山大師注《莊子內篇》,創意於約萬曆十六年(1588年),最終剋成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前後長達三十二年之久,堪稱憨山後半生傾注心血的精心之作。大師自言:“莊子一書,乃老子之注疏。予嘗謂老子之有莊,如孔之有孟。若悟徹老子之道,後觀此書,全從彼中變化齣來。”
蕅益大師於清順治四年(1647年),年四十九歲,述《四書蕅益解》。解《論語》曰“點睛”,開齣世光明也;解《庸》《學》曰“直指”,談不二心源也;解《孟子》曰“擇乳”,飲其醇而存其水也。惜《孟子擇乳》失傳。
蕅益大師於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年四十三歲,始述《周易禪解》;清順治二年(1645年),年四十七歲,撰《周易禪解》竟。大師自言: “吾所由解《易》者,無他,以禪入儒,務誘儒以知禪耳。”
作者簡介
憨山大師(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南華寺中興祖師。大師多纔多藝,通於史 書,工於書法,長於詩文。一生著述頗豐,門人輯為《憨山老人夢遊集》,其中會通儒釋道三教的著作,有《老子道德經解》《莊子內篇注》《中庸直指》《大學綱目決疑》《春鞦左氏心法》等。
蕅益大師(1599—1655):名智旭,字蕅益,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淨土宗第九代祖師。少崇儒學,謗釋老,十七歲閱蓮池大師《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不謗佛。一生著述宏富,經其門人編次,分為《宗論》和《釋論》兩大類,其中會通儒釋道三教的著作,有《四書蕅益解》《周易禪解》等。
目錄
《老子道德經解》
注道德經序
老子傳
發 題
上 篇
下 篇
附 錄:觀老莊影響論
《莊子內篇注》
莊子內篇注捲之一
逍遙遊第1
莊子內篇注捲之二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莊子內篇注捲之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莊子內篇注捲之四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附 錄:憨山緒言
《四書蕅益解》
四書蕅益解序 (蕅益)
四書蕅益解重刻序 (印光)
論語點睛補注序 (江謙)
論語點睛補注上
論語點睛補注下
中庸直指補注序 (江謙)
中庸直指補注
大學直指補注序 (江謙)
大學直指補注
孟子擇乳(存目)
《周易禪解》
自 序
捲 一(上經之一)
捲 二(上經之二)
捲 三(上經之三)
捲 四(上經之四)
捲 五(下經之一)
捲 六(下經之二)
捲 七(下經之三)
捲 八
捲 九
捲 十
這部《老子道德經解·莊子內篇注·四書蕅益解·周易禪解(禪解儒道叢書)》的匯編,實在讓人眼前一亮。我原本就對傳統儒釋道三傢思想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市麵上相關的解讀往往是零散的,要麼側重於某一傢,要麼角度過於學術化,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思想脈絡。這本書的妙處就在於它以“禪解”的視角,將《道德經》、《莊子內篇》、《四書》以及《周易》這幾部核心經典熔於一爐。讀起來,就像是走進瞭一座精心布置的哲學迷宮,每條路徑都能引嚮思想的深處。特彆是蕅益大師對《四書》的闡釋,那種融會貫通、直指人心的力度,讓我這個老書蟲都感到震撼。它不是簡單地注解文字,而是揭示瞭這些古老智慧在當下依然具有的生命力。每次翻閱,都能感受到作者們跨越時空的對話,那種“心法”的傳遞是如此清晰而有力,讓人不禁反思自己日常生活的種種執念。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極其多樣,這或許得益於其中匯集瞭多位高僧大德的注疏。閱讀體驗上,它就像一場精彩的辯論賽,不同大師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但絕非雜亂無章。蕅益大師的文字是極其凝練和犀利的,他的筆觸往往直擊要害,不容許絲毫的含糊其辭,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可能需要反復咀嚼,但一旦領會,便是醍醐灌頂。相比之下,對莊子內篇的注解則顯得更為灑脫和富有畫麵感,仿佛能讓人聞到那股混雜著酒香與山野氣息的哲學味道。這種文風的差異,恰恰服務於內容的需要——儒傢需要嚴謹,道傢需要飄逸,佛傢需要空靈。這種精心打磨的編排,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層次感和耐讀性,讓人忍不住想一頁一頁地往下探尋。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抱著一種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開始閱讀這套叢書的。畢竟,將儒傢的入世規範與道傢的齣世超脫,再與佛傢的空性覺悟並置,稍有不慎就會顯得牽強附會。然而,這套書的編者顯然深諳此道。他們沒有強行拉扯,而是巧妙地找到瞭那條貫穿始終的“禪意”——即“明心見性”。比如,在解讀《道德經》時,那種對“無為”的闡釋,並非虛無主義的逃避,而是迴歸到一種更本真、更順應自然的狀態,這與莊子筆下逍遙物外的境界形成瞭絕佳的呼應。更令人稱道的是,它並沒有丟棄儒傢對倫理和實踐的關注,而是將之提升到一種更高的精神層麵去理解,讓那些看似繁瑣的規矩,都變成瞭通往內心自由的階梯。這種宏大的格局,使得全書的論述不僅具有深度,更有廣度,讀後心胸為之開闊。
評分我強烈推薦那些已經在傳統經典閱讀上有所涉獵,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紗”的讀者來品讀這套叢書。它不是入門讀物,更像是中高級讀者的“通關秘籍”。它要求你已經對儒傢“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抱負有所體會,對道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曠達有所感悟,對佛傢“萬法歸宗”的境界有所嚮往。隻有帶著這樣的基礎去接觸這套“禪解”的綜閤體,纔能真正體會到那種“一通百通”的境界。它成功地將“齣世”的智慧有效地“入世”地運用起來,不再是教人如何逃離世界,而是教人如何在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清明。讀完後,你會發現,那些原本讓你心煩意亂的世俗瑣事,似乎都在某種更宏大、更永恒的規律麵前,找到瞭它們應有的位置,心中的焦慮感大大降低瞭。
評分對於那些試圖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生活中尋求內心安寜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劑良藥。我個人尤其欣賞它在處理《周易》部分時所展現齣的辯證智慧。易學本身就包羅萬象,若無一個清晰的指引,很容易陷入卦象的迷霧之中。這裏的“禪解”,則像一把鋒利的鑰匙,瞬間打開瞭層層疊疊的象徵符號,直達其背後關於變化、進退、得失的宇宙規律。它告訴我們,人生中的每一次變動,無論看似吉凶如何,其本質都是“中正”的體現,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調校自己的心性去迎接和應對。這種將深奧的術數理論轉化為日常心法指導的功力,是其他許多易學讀物難以企及的。每次解讀一個卦象,都仿佛完成瞭一次小型的精神洗禮,讓人對“時”與“位”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還不錯
評分商品和包裝都不錯,物流也挺快,非常的好
評分速度快,質量好
評分好
評分商品和包裝都不錯,物流也挺快,非常的好
評分還不錯
評分好
評分值得珍藏的書
評分天冷瞭 有男朋友的抱男朋友 有女朋友的摟女朋友 而我就比較牛逼瞭 我不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