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夜生活》是暢銷作傢高和新作,講述五○後和八○後夜幕下的赤裸人生。
內頁插圖
精彩書摘
1.淨肉
淨肉屬於五○後,比起其他五○後,他們的命運略微好一些,上山下鄉讓他們躲過去瞭,他們正碰上一個代號為八十六號信箱的保密軍工項目緊急上馬,他們這一批初中畢業生隻要政治上沒問題,一律就地招工,於是他們做夢一樣成瞭工人。
淨肉是他的綽號,誰起的,誰也說不清楚;怎麼流行開的,誰也弄不明白。女工好奇地問:為什麼要把他叫淨肉?男工會認真地解釋:那傢夥胖,渾身上下淨是肉,簡稱淨肉。解釋過後,男工一定會嗬嗬地鬼笑,男工心知肚明,淨肉是陽具的戲稱。陽具淨是肉沒骨頭更沒腦子,平常軟丟丟的,硬起來卻又扳不倒,跟他的特徵非常相似。
公元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淨肉結婚,把今天這個日子定為自己的新婚之日,是淨肉的精心選擇,今天是一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紀念日。淨肉參加工作以後,年年都是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抓革命促生産先進個人,對毛主席的感情比對爹媽都深。盡管毛主席已經逝世好幾年瞭,盡管現在已經不再評選學毛選先進分子瞭,但是淨肉對毛主席的忠誠和熱愛,不是時間可以衝淡的。
洞房花燭夜,學毛選先進分子也照樣緊張慌亂,淨肉的心跳得活像胸腔裏在擂鼓,氣喘籲籲有如鐵匠爐前正在鼓風的風箱。他掙命扭動著,把身下的女人掰扯得活像一條即將剖鱗開膛的魚。他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樣纔能把他膨脹腫痛的淨肉安放妥帖。五○後沒有性教育這一說,他們應該明白人事的年代,男女關係是整個社會的禁忌話題。涉及到婚戀繁衍之類的知識,他們依靠的是本能還有師傅同事之間流傳的下流故事和罵人話。
好在做這種事情有本能的支配,再加上師傅同事間流傳的下流故事和罵人話就已經足夠。他終於成功瞭,淨肉擠進瞭一個柔滑濕潤的所在,與此同時,身下的女人發齣瞭母豬挨刀般的悲鳴,眼角溢齣瞭淚花。他忘乎所以、本能地動作著,活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活塞,在滑潤的汽缸裏穿梭往復,身下,如今已經成為他老婆的村姑趙樹葉輾轉扭動,蹙眉嚙齒,哼哼唧唧地叫喚著。他根本顧不上關照她的感受,快感統治瞭他,他拼命動作,仿佛一隻捕獲到獵物的餓狼肆意享受著身下的嫩肉……突然,發生瞭震耳欲聾的爆炸,那爆裂聲有如炸雷震響在他的腦子裏,又像是整座房屋都炸開瞭,他仿佛被一根無形的彈簧彈瞭起來,與此同時,體內滾燙的液體活像從失靈的開關裏排泄齣的開水,噴射而齣……
他像高空中撒瞭氣的氣球,濛頭漲腦地滾落床頭,爆炸聲還在持續,他不知道發生瞭什麼,眼前,是一個幽深的、濡染著鮮血和白漿的洞口,剛纔,那個部位還是一個令他迷醉、美妙無比的神秘幽榖,如今卻被炸成瞭紅彤彤血跡斑斑的洞穴。他根本沒有意識到那是他挖掘齣來的,卻渾渾噩噩地以為那兒發生瞭爆炸,或者說那兒被炸成瞭現在這副模樣兒。
他開始作嘔,他的眼前一片火紅,他以為自己的腦袋也被炸開瞭,以為汙血糊住瞭他的眼睛。
爆炸聲終於止歇瞭,新娘子驚慌地指著床下麵提示他:“床底下,放炮瞭。”
渾圓隆起的乳房隨著她的指畫抖動著,活像撲扇著翅膀的白鴿。她那叉開的兩腿並攏瞭,他找不到那個枯井一樣幽深的黑洞瞭。他不知道剛纔那個血淋淋黑黢黢的洞口是自己的幻覺,還是那個洞口已經神奇地復原、完好如初瞭。他的大腦也慢慢恢復瞭思維,按照她的指點,跳下床朝床底下窺探,一掛麻雷子的灰燼活像晾乾曬透瞭的稀屎攤在床鋪下麵,淡淡的青煙裊裊盤鏇,到處彌漫著濃烈的火藥味兒,新房簡直成瞭民兵連實彈射擊的靶場。麻雷子是手指粗的炮仗,裏邊裹的是黃色炸藥,威力、響聲都比一般的鞭炮要厲害得多,炸響的時候震感就跟在耳朵邊放槍差不多。
他終於反應過來,肯定是那些剛纔還嘻嘻哈哈在他的新房裏吃喜糖、抽喜煙的傢夥中的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把一掛麻雷子藏到瞭他的婚床下麵,又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讓這掛麻雷子在最關鍵的時候炸響瞭。明確瞭爆炸的起因,他馬上鎖定瞭猴精,猴精這狗日的,除瞭他,沒人能搞這種缺瞭八輩子德的惡作劇。
淨肉弄清瞭情況,暗暗罵瞭猴精一通,他並沒有想著要把猴精怎麼樣,不過就是一場惡作劇而已,比這更加惡劣的耍鬧在工人中間也屢見不鮮。劇烈的心跳漸漸平復下來,他迴到床上,新娘子蜷縮身體躲到瞭兩張單人床拼起來的婚床的盡頭,活像一隻受驚的白羊。新娘子那一身潔白無瑕的皮肉令他魂不守捨,這就是女人啊!青春期以來,對女人如飢似渴的精神追求和生理嚮往支配瞭他生活的重要部分,眼下,女人,這個屬於他的女人就赤裸裸地睡臥在他的枕邊,他擁有對她的占有權。因驚嚇已經熄滅的欲望死灰復燃,他磨蹭過去,摟住瞭那具讓他著迷的軀體。他盡量溫柔,小心翼翼,腦子裏已經有瞭理智指揮下的愛憐、親近的柔情蜜意。然而,新娘子卻像一隻落入狼嘴的小羊,拼命躲避、推拒著,恐懼讓新娘子渾身顫抖,猶如一片暴風中的樹葉,他驀然想起來,她的名字就叫趙樹葉。
這片樹葉抵擋不住他孜孜不倦的糾纏,最終放棄瞭抵抗、逃避,攤手攤腳地把自己交給瞭命運,也就是交給瞭他。趙樹葉離開娘傢前,她娘就告訴她,從今往後,那個城裏的工人洪水生就是她的命運,那個工人洪水生好,她的命運就好;那個工人洪水生不好,她的命運就不好。這句話伴著娘說這句話時那難得的鄭重其事,深深印在瞭新娘子趙樹葉的心裏。
洪水生是淨肉的名字,如今在單位裏,這個名字僅僅是花名冊上的記號而已,所有人對他都稱之為“淨肉”。臨上車之前,趙樹葉的娘追齣來趴在她的耳朵邊上叮囑:男人就是女人的天,所以,嫁瞭,晚上男人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要跟男人對抗,那樣男人對女人纔會好,女人纔能生娃娃。
趙樹葉順從瞭,淨肉卻不成瞭,他百般努力,那根淨肉卻真的成瞭一坨無骨的軟肉,活像一條遺棄在草叢中的糞便,怎麼也站不起來,摺騰瞭半夜,他隻好無奈地放棄。趙樹葉被他從懷裏放開,連滾帶爬地躲到瞭婚床的另一頭,他則疲憊不堪地倒在枕頭上,喃喃罵瞭一聲:狗日的猴精不得好死,然後便酣然入睡瞭。
他們夫妻兩人誰也沒有想到,關鍵時候的這一掛麻雷子和那個血淋淋的恐怖洞口從此剝奪瞭他做男人的權利。
前言/序言
在綫試讀
《夜生活》第一部分
他終於反應過來,肯定是那些剛纔還嘻嘻哈哈在他的新房裏吃喜糖、抽喜煙的傢夥中的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把一掛鋼雷子藏到瞭他的婚床下麵,又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讓這掛鋼雷子在最關鍵的時候炸響瞭。明確瞭爆炸的起因,他馬上鎖定瞭猴精,猴精這狗日的,除瞭他,沒人能搞這種缺瞭八輩子德的惡作劇。
《夜生活》 序言 夜晚,是時間的靜默,是感官的復蘇,是靈魂的舞颱。當白晝的喧囂隱去,當城市的燈火點亮,另一番景象便在暮色中徐徐展開。這裏,有故事在低語,有情感在湧動,有選擇在發生。《夜生活》並非一本描繪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浮誇畫冊,它是一次深入探索,一次對隱藏在尋常日夜縫隙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存在、不被細察的細節、不被言說的渴望的凝視。 本書試圖剝離錶麵的喧囂,去觸碰那些在月光下,在霓虹閃爍中,在淩晨的寂靜裏,所悄然滋生的,那些與我們日常軌跡看似疏離,實則息息相關的生命片段。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記錄,而是一次邀請,邀請讀者一同潛入,去感受那些在夜晚被放大或被壓抑的情緒,去理解那些在黑夜中被重塑或被顯露的真實。 或許,你會在字裏行間看到自己,看到你曾經經曆過的,或者你曾經想象過的。我們都是這場永恒夜幕下的旅者,或清醒,或沉醉,或追尋,或逃離。本書正是為你準備的一盞燈,一扇窗,讓你得以窺見,這片深邃而迷人的夜色裏,蘊藏著的無數可能性。 第一章:黎明前的序麯 當最後一抹晚霞消散,城市仿佛卸下瞭白天堅硬的外殼,開始顯露齣它柔軟而多麵的肌理。並非所有人都沉入夢鄉,總有一些人,在此時纔剛剛開始他們的“一天”。 公園的長椅上,一位老人輕輕地搖晃著身子,他的目光穿過稀疏的樹影,似乎在追憶早已遠去的時光。他的“夜生活”不是酒精和音樂,而是那些被歲月沉澱下來的思緒,那些無聲的對話,那些與記憶的纏綿。他的世界,在夜色中變得更加遼闊,也更加孤寂。 小巷深處,一傢不起眼的餐館開始亮起燈。老闆娘熟練地擦拭著竈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油煙味和即將飄散齣的食物香氣。她的“夜生活”是重復的辛勞,是為那些在深夜需要慰藉的人準備的一碗熱湯,一盤傢常菜。她用自己的方式,點亮瞭這座城市某個角落的溫暖。 街角,一位街頭藝人抱著吉他,指尖在琴弦上跳躍。他的歌聲不高,卻帶著一種獨特的滄桑和感懷,吸引瞭寥寥幾位駐足的聽眾。他的“夜生活”是與音樂的共舞,是用歌聲訴說心事,是短暫的閃耀,也是無盡的堅持。他的鏇律,是夜晚裏最動人的流浪。 還有那些在電腦屏幕前,在無盡的代碼和數據中遨遊的程序員;那些穿著製服,穿梭於大街小巷,守護城市安寜的巡邏者;那些在醫院病房裏,為生命守候的醫護人員……他們的“夜生活”,或許與大眾的認知相去甚遠,卻同樣是這座城市脈搏跳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對抗著黑暗,也孕育著光明。 本章,我們不描繪喧嘩,而是捕捉那些在寂靜中潛行的生命力,那些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裏,默默綻放的生命之花。它們不張揚,卻真實;不耀眼,卻持久。 第二章:沉醉與清醒的邊緣 夜,是感官被放大的時空。在酒精、燈光、音樂的交織下,一些平日裏被壓抑的情緒,一些隱藏在理性麵具下的欲望,開始蠢蠢欲動,試圖掙脫束縛。 酒吧的深處,昏黃的燈光勾勒齣模糊的輪廓。人們在這裏尋找慰藉,尋找釋放,或者,僅僅是尋找片刻的遺忘。一位女士獨自坐在吧颱,手中握著一杯顔色鮮艷的酒,她的眼神迷離,似乎在與內心的某個秘密進行著激烈的搏鬥。她的“夜生活”,是對現實的短暫逃離,是對某種不確定性的試探。她在這片刻的微醺中,試圖找到一個可以喘息的齣口。 舞池中央,人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擺,汗水與激情一同揮灑。他們在這裏拋卻煩惱,沉浸在當下的狂歡。一對年輕的情侶,在音樂的間隙,眼神交匯,低語著隻有彼此能聽懂的蜜語。他們的“夜生活”,是對青春的盡情揮霍,是對愛情的肆意錶達。在這短暫的光影交錯中,他們編織著屬於自己的浪漫。 然而,並非所有的“沉醉”都來自於酒精。有些人,在深夜的咖啡館裏,對著一本泛黃的書籍,或者一個未完成的劇本,尋找著另一種形式的“沉醉”。他們的靈感,他們的創造力,在夜的寜靜中得到瞭滋養。他們用文字、用畫麵、用鏇律,構建著屬於自己的另一個世界。他們的“夜生活”,是對思想的探索,是對靈魂的雕琢。 當然,也有人在這種氛圍中,選擇“清醒”。他們觀察著周遭的眾生相,記錄著那些轉瞬即逝的情感,思考著人性的復雜。他們是夜晚的旁觀者,也是故事的收集者。他們的“夜生活”,是對世界的洞察,是對自身的審視。他們在這片刻的疏離中,看到瞭更深刻的真實。 本章,我們探討的是一種精神的邊界,一種情感的閾值。在夜晚的魔力下,人們如何釋放,如何壓抑,如何在沉醉與清醒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第三章:暗夜的低語與追尋 當大多數人都已入睡,城市的一些角落,卻開始上演著另一幕戲劇。這裏,是秘密的聚集地,是欲望的發生地,也是某些隱秘的追尋的起點。 午夜時分,霓虹燈的光綫在潮濕的街道上拉齣長長的影子。一個黑色的身影,匆匆掠過,消失在小巷深處。他或許是在進行一場秘密的交易,或許是在躲避某人的追蹤,又或許,他隻是在完成一項彆人無法理解的任務。他的“夜生活”,隱藏在陰影之中,充滿瞭未知與風險。他行走在刀鋒之上,每一步都可能引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在網絡世界的深處,鍵盤敲擊的聲音此起彼伏。各種論壇、社交平颱,成為人們傾訴、交流、甚至匿名攻擊的場所。有些人在這裏尋找共鳴,有些人在這裏宣泄不滿,有些人在這裏編織謊言。虛擬世界的“夜生活”,同樣真實而復雜,它模糊瞭界限,也放大瞭人性中某些不為人知的一麵。 那些在淩晨時分,還在為生計奔波的人們,他們的“夜生活”充滿瞭汗水與辛勞。垃圾分類員、送餐員、夜班保安……他們在城市的靜默中,默默地承擔著自己的責任,也為這座城市的正常運轉貢獻著力量。他們的付齣,不曾被輕易看見,但卻構成瞭城市肌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還有一些人,他們帶著自己的夢想,帶著自己的執念,在夜晚的孤獨中不斷探索。畫傢在畫室裏,燈光下勾勒齣新的色彩;音樂人在工作室裏,調試著每一個音符;作傢在書桌前,在字裏行間尋找著突破……他們的“夜生活”,是與寂寞為伴,是與睏難搏鬥,是為心中的理想,燃燒著不滅的火焰。 本章,我們深入城市肌理的縫隙,去傾聽那些在暗夜中低語的聲音,去理解那些在寂靜中進行的追尋。它們或許不那麼光彩奪目,卻真實地存在著,也深刻地影響著這個世界。 第四章:黎明前的守望 當夜色逐漸淡去,當第一縷晨光刺破天際,那些在黑夜中活躍的生命,也開始逐漸收尾,迴歸各自的軌跡。然而,在黎明前的這一刻,卻有一種特殊的寜靜,一種過渡的溫柔。 清晨四五點鍾的城市,行人稀少,車輛寥寥。露天攤位的攤主們,已經早早地開始忙碌,準備著一天的第一波生意。他們的“夜生活”是從黑夜的末尾開始,到黎明的開端結束。他們用勤勞,開啓瞭一座城市的味蕾。 環衛工人們,在晨曦微露時,將昨夜留下的痕跡一一抹去,讓城市以嶄新的麵貌迎接新的一天。他們的“夜生活”,是與汙垢的抗爭,是為整潔的守護。他們的身影,是黎明前最動人的風景綫。 早起的鳥兒,在屋簷下歡快地鳴叫,它們用歌聲,呼喚著沉睡的生命。公園裏,晨練的人們,伸展著肢體,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他們的“夜生活”,是對健康的追求,是對生活的熱愛。 而那些在夜晚經曆瞭喧囂、迷茫、或者奮鬥的人們,也即將迎來屬於他們的“白天”。或許是帶著疲憊,或許是帶著新的感悟,他們將再次融入白晝的洪流。 本書的意圖,並非為瞭販賣“夜生活”的神秘感或刺激感,而是試圖通過對這個被忽視的時間段的觀察,去揭示人性中更深沉、更復雜、也更真實的一麵。夜,是隱藏的舞颱,也是反思的鏡子。它讓我們有機會審視白晝的匆忙,理解生命的另一重麵嚮。 結語 夜,並非終結,而是另一種開始。它以其獨特的方式,承載著生命的重量,也孕育著新的希望。本書所呈現的,隻是這浩瀚夜幕下,無數種“夜生活”的冰山一角。願你在這片字裏行間,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共鳴,那份思考,那份對生命更深層次的理解。因為,無論晝夜,生命都在以它最本真的姿態,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