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瞭進一步完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促進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知識結構科學閤理,充分發揮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在會計市場準人中的作用,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26號)等有關規定,財政部對2008年修訂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進行瞭再次修訂,於2009年10月26日印發瞭《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修訂)》(財辦會[2009]10號),從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會計概述
第二節 會計基本假設
第三節 會計基礎
第二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科目
第一節 會計要素
第二節 會計科目
第三章 會計等式與復式記賬
第一節 會計等式
第二節 復式記賬
第四章 會計憑證
第一節 會計憑證概述
第二節 原始憑證
第三節 記賬憑證
第四節 會計憑證的傳遞和保管
第五章 會計賬簿
第一節 會計賬簿概述
第二節 會計賬簿的內容、啓用與登記規則
第三節 會計賬簿的格式和登記方法
第四節 對賬
第五節 錯賬更正方法
第六節 結賬
第七節 會計賬簿的更換與保管
第六章 賬務處理程序
第一節 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第二節 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第三節 科目匯總錶賬務處理程序
第七章 財産清查
第一節 財産清查概述
第二節 財産清查的方法
第三節 財産清查結果的處理
第八章 財務會計報告
第一節 財務會計報告概述
第二節 資産負債錶
第三節 利潤錶
第九章 會計檔案
第一節 會計檔案概述
第二節 會計檔案保管
第十章 主要經濟業務事項賬務處理
第一節 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第二節 財産物資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第三節 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第四節 資本的增減
第五節 收入、成本和費用
第六節 財務成果的計算
附錄 會計基礎考試大綱
精彩書摘
(3)填製和審核會計憑證,會計憑證是用來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業務責任,並據以登記賬簿依據的書麵憑證。
(4)登記賬簿,就是根據會計憑證,在賬簿上連續、完整、係統地記錄經濟業務的一種專門方法。
(5)成本計算,是按一定對象歸集各個經營時期發生的費用,從而計算各個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
(6)財産清查,是指通過對貨幣資金、實物資産和往來款項的盤點或核對,確定其實存數,查明賬存數與實有數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
(7)編製會計報錶,是以書麵報告的形式,定期總括地反映企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變動情況的一種專門方法。
3.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即對發生的經濟業務以會計語言進行描述,並在此基礎上對經濟業務的閤法性和閤理性進行審查。
4.會計的本質就是管理活動
會計的本質就是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它屬於管理範疇。
二、會計的基本職能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生産力發展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對會計的職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隨著生産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社會經濟關係的日益復雜和管理理論的不斷深化,會計所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職能也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人們一般認為,會計具有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和評價經營業績的功能,其中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
前言/序言
為瞭進一步完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促進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知識結構科學閤理,充分發揮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在會計市場準人中的作用,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26號)等有關規定,財政部對2008年修訂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進行瞭再次修訂,於2009年10月26日印發瞭《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修訂)》(財辦會[2009]10號),從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為瞭配閤各省(區、市)開展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滿足廣大考生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實際需求,中國財政經濟齣版社組織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專傢學者,按照2009年最新修訂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的要求,修訂編寫瞭這套《新編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該套教材包括《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三門主乾教材及配套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習題集》,是參加從業資格考試的考生復習應考的必備參考用書。
《會計基礎》—— 夯實專業根基,開啓職業生涯 本書是一本專為有誌於投身會計行業的初學者量身打造的入門級教材。內容涵蓋瞭會計最核心、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紮實的會計專業基礎,為順利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乃至未來在會計領域深入發展打下堅實的地基。我們深知,會計學是一門嚴謹而實用的學科,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是掌握其精髓的關鍵。因此,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以人為本,學以緻用”的理念,力求將抽象的會計概念以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並輔以大量貼近實際的案例和練習,讓學習過程既充實又富有成效。 第一部分:會計的本質與基本原理 在會計的浩瀚星空中,我們首先要仰望的是其最璀璨的星辰——會計的本質與基本原理。這一部分,我們將一起探索會計這門學科的“來龍去脈”,理解它為何而生,又為何如此重要。 何為會計? 我們將從根本上定義會計,揭示它不僅僅是一堆數字的堆砌,更是企業經濟活動的“語言”和“記事本”。通過生動的類比和形象的比喻,幫助您理解會計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的核心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您將瞭解到,會計通過一係列科學的方法,記錄、計量、分類、分析和報告企業的經濟活動,為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 會計的基本概念: 核心概念是理解一切的基石。本書將詳細講解諸如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權責發生製、收付實現製等基礎概念。我們會深入淺齣地解釋這些概念背後的邏輯,例如為何要區分會計主體,為何要假設企業能夠持續經營,以及權責發生製和收付實現製在實際應用中的區彆與聯係。通過對這些基本概念的透徹理解,您將為後續更復雜的會計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會計信息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必須滿足一係列質量要求纔能真正發揮作用。本書將重點闡述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包括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您將明白,一份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幫助使用者做齣明智的決策,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我們會通過實例說明,為何信息的相關性至關重要,為何可靠性是會計信息的生命綫,以及如何通過遵循一定的會計原則來保證信息的質量。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為瞭保證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和一緻性,會計實踐中遵循著一係列公認的會計原則。本書將係統介紹這些基本原則,如成本原則、收入確認原則、費用配比原則、穩健性原則等。我們會逐一剖析這些原則的內涵,解釋它們在實際核算中的應用,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成瞭會計核算的“遊戲規則”。例如,成本原則告訴我們資産應以曆史成本計量,收入確認原則規定瞭收入何時可以被確認,費用配比原則則強調瞭收入與費用的閤理匹配。 第二部分:會計要素與會計科目 在理解瞭會計的宏觀框架後,我們將深入到會計工作的微觀層麵,認識構成企業經濟活動的“積木塊”——會計要素,以及用來記錄這些要素的“工具”——會計科目。 會計要素的構成: 會計要素是企業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總稱。本書將對每一項會計要素進行詳細的界定和解釋。您將學會識彆和區分企業的資産(如現金、存貨、固定資産)、負債(如短期藉款、應付賬款)、所有者權益(如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收入(如銷售收入、利息收入)和費用(如工資費用、摺舊費用)。通過對這些要素的深入理解,您將能夠準確地把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會計科目的設置與分類: 會計科目是記錄和核算經濟業務的基本賬戶。本書將介紹會計科目的設置原則、分類方法以及常用的會計科目。您將瞭解,會計科目按照經濟內容、會計要素、反應對象等不同維度進行分類,並學會如何根據實際業務的需要,選擇和設置閤適的會計科目。例如,資産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成本類科目、損益類科目等,都將逐一進行講解,並配以具體的例子。 賬戶的結構與藉貸記賬法: 藉貸記賬法是現代會計記賬的基礎。本書將詳細講解賬戶的結構(如左方為藉方,右方為貸方)以及藉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您將理解,藉貸記賬法如何通過記錄藉貸雙方的增減變動來反映經濟業務的發生。我們會通過圖示和實例,清晰地展示不同會計要素在藉方和貸方的記賬方嚮,例如資産的增加記入藉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記入貸方。掌握藉貸記賬法是進行會計核算的關鍵一步。 第三部分: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與會計賬目處理 會計憑證是會計工作的起點,會計賬簿是記錄的載體,而會計賬目處理則是將經濟業務轉化為會計信息的關鍵流程。本部分將帶領您走進會計核算的操作流程。 會計憑證的種類與填製要求: 會計憑證是登記賬簿的依據。本書將詳細介紹原始憑證(如發票、收據)和記賬憑證(如現金收款憑證、轉賬憑證)的種類、作用以及填製要求。您將學習如何正確、規範地填製會計憑證,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避免因憑證錯誤而導緻後續的核算問題。我們會強調憑證的閤法性、真實性、完整性等要素。 會計賬簿的種類與登記方法: 會計賬簿是係統地記錄企業經濟業務的簿籍。本書將介紹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等不同種類的會計賬簿,並講解如何根據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您將瞭解,總賬提供企業整體的財務狀況信息,而明細賬則提供某一具體項目(如某項資産、某筆負債)的詳細信息。我們將通過實際案例,演示賬簿登記的全過程,包括序時登記、分類登記等。 錯賬的查找與更正: 在會計工作中,難免會發生錯誤。本書將指導您掌握查找和更正錯賬的方法,包括紅字衝銷法、劃綫更正法等。您將學會如何通過賬證核對、賬賬核對等方法,及時發現賬簿中的錯誤,並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更正,保證賬簿記錄的準確無誤。 第四部分:財務報錶的編製與解讀 財務報錶是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體檢報告”,是使用者瞭解企業的重要窗口。本部分將帶您認識這些關鍵的“報告”。 財務報錶的基本構成: 本書將詳細介紹財務報錶的構成要素,包括資産負債錶、利潤錶、現金流量錶以及所有者權益變動錶。您將瞭解每一份報錶所反映的財務信息,例如資産負債錶反映企業在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利潤錶反映企業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 財務報錶的編製基礎: 財務報錶的編製離不開會計核算的基礎。本書將闡述財務報錶編製的基本方法和依據,例如試算平衡、結賬等。您將理解,通過對賬簿的匯總和調整,最終編製齣符閤要求的財務報錶。 財務報錶的基本分析方法: 僅僅編製齣報錶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解讀報錶所傳遞的信息。本書將介紹一些基礎的財務報錶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趨勢分析等。您將學會如何通過分析報錶中的數據,洞察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等,為投資決策或經營管理提供參考。 第五部分:企業所得稅與相關涉稅知識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稅務知識是會計人員必備的技能之一。本部分將為您介紹企業所得稅的基礎知識及相關稅務處理。 企業所得稅的基本概念: 您將瞭解企業所得稅的徵稅對象、納稅人、稅率等基本概念。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本書將詳細講解如何根據會計利潤,經過納稅調整,計算齣應納稅所得額,為準確計算企業所得稅奠定基礎。 與所得稅相關的其他涉稅事項: 除瞭所得稅,您還將接觸到一些與企業稅務相關的其他基礎知識,如增值稅、消費稅等(視教材具體內容而定,此處為通用性錶述)。 結語 《會計基礎》不僅是一本教材,更是您開啓會計職業生涯的“啓明星”。我們希望通過本書,您能夠掌握會計的核心知識,理解會計的邏輯,熟悉會計的運作流程。掌握瞭會計基礎,您將擁有洞察企業經營狀況的“慧眼”,能夠準確地解讀財務信息,為您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會計的世界廣闊而精彩,期待您在掌握瞭基礎知識後,能夠在這個領域不斷探索,成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