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商品:预计2016年2月20日左右到货,预售时间为预估到货时间,有可能提前或推迟,我们承诺到货后第1时间为您发出。具体时间以到货为准,到货即发,着急的亲慎拍,给您带来不便很抱歉,预售期间退款请联系在线客服,原因请选择为:不想要了,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祝您生活愉快~
定 价: ¥19.0元
所属类别
作者:闫海燕 编著
丛书名:农业专家大讲堂系列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书号:978-7-122-25622-5
开本:大32K 850×1168 1/32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159页
本书以蔬菜害虫识别与防治为主线,包含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豆科等各科蔬菜害虫,分别从种类及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介绍了综合防治策略,对指导蔬菜的高产栽培及产业化发展,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适合蔬菜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菜农阅读参考。
第一讲绪论1
一、蔬菜害虫对其栽培生产的影响概述2
二、蔬菜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3
三、蔬菜害虫的研究现状4
四、蔬菜害虫治理的前景展望7
第二讲十字花科蔬菜害虫10
一、菜蚜类10
二、小菜蛾16
三、夜蛾类19
四、跳甲类26
五、菜粉蝶29
六、灯蛾类32
七、菜螟35
八、其他害虫38
第三讲茄科蔬菜害虫48
一、烟青虫和棉铃虫48
二、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54
三、温室白粉虱58
四、马铃薯块茎蛾61
五、茶黄螨64
六、其他害虫67
第四讲豆科蔬菜害虫71
一、大豆食心虫71
二、豆天蛾74
三、豆荚螟76
四、豆野螟78
五、豆象类80
六、豌豆潜叶蝇86
七、其他害虫88
第五讲葫芦科蔬菜害虫97
一、守瓜类97
二、瓜蚜100
三、棉红蜘蛛101
四、瓜实蝇103
五、潜叶蝇类105
六、瓜蓟马110
七、其他害虫112
第六讲地下害虫119
一、地老虎类119
二、蛴螬类124
三、蝼蛄类129
四、金针虫类133
五、地蛆类136
六、其他害虫142
第七讲其他蔬菜害虫148
一、葱蓟马148
二、菠菜潜叶蝇150
三、甘薯天蛾152
四、棉蝗153
五、茴香凤蝶155
六、中华蚱蜢156
参考文献159
基本信息
书名:大棚蔬菜栽培实用技术
原价:19.00元
作者:何永梅、王迪轩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122246189
字数:197
页码:2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目录
第一章大棚的建造与维护/ 1
第一节大棚的建造与维护2
一、拱形钢架大棚设施与建造2
二、屋脊式竹架大棚的建造10
三、水泥骨架大棚的建造11
第二节大棚栽培辅助设施设备14
一、防虫网14
二、遮阳网20
三、无纺布28
四、大棚膜35
五、地膜44
六、电热温床61
七、喷滴灌65
第二章大棚蔬菜环境调控技术/ 70
**节温度71
一、南方塑料大棚内温度变化规律71
二、冬春低温寒冷季节加温、保温和防冻措施72
三、大棚内的高温危害的防止措施75
第二节湿度77
一、大棚蔬菜对湿度环境的基本要求77
二、大棚内湿度变化规律78
三、降低大棚内湿度的技术措施80
第三节光照84
一、大棚内光照特点84
二、提高大棚内光照的技术措施85
三、大棚蔬菜遮阴技术措施87
第四节气体88
一、塑料大棚内二氧化碳气体变化规律88
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常用的方法89
三、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注意事项91
四、大棚内的毒气及其来源92
五、预防和减轻大棚内毒气的措施93
第五节土壤连作障碍94
一、连作障碍的危害与表现95
二、连作障碍原因95
三、防止连作障碍的技术措施97
第六节土壤盐渍化105
一、大棚土壤盐渍症状识别105
二、大棚土壤盐渍化发生原因106
三、防治大棚土壤盐渍化措施107
第三章几种蔬菜大棚栽培技术/ 110
**节辣椒大棚栽培技术111
一、辣椒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技术111
二、辣椒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119
三、早春大棚辣椒开始的几种茬口安排模式123
四、大棚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126
第二节番茄大棚栽培技术136
一、番茄大棚早春栽培技术136
二、番茄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144
三、早春大棚番茄开始的几种茬口安排模式147
四、大棚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治151
第三节茄子大棚栽培技术162
一、茄子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技术162
二、茄子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169
三、早春大棚茄子开始的几种茬口安排模式172
四、大棚茄子主要病虫害防治173
第四节黄瓜大棚栽培技术180
一、黄瓜大棚早春栽培技术180
二、黄瓜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185
三、早春大棚黄瓜开始的几种茬口安排模式188
四、大棚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191
第五节豇豆大棚栽培技术205
一、豇豆大棚早春栽培技术205
二、豇豆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208
三、大棚豇豆主要病虫害防治209
参考文献/ 219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可以说是近年来我读过的农业技术书籍里最舒服的之一。清晰的彩色实拍照片,尤其是在描述病虫害症状和施肥效果对比时,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前段时间遇到一个棚室底部的叶片脉络变黄、叶脉保持绿色的怪现象,文字描述很难精确传达,但书里附带的几张特写图,我立刻就锁定了是镁缺乏的症状。这种视觉化的学习体验,极大地降低了技术理解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刚刚接触大棚种植的新农户,也能很快理解并应用。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更像是身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在手把手地教你干活。
评分说实话,我对那些动辄几百页的大部头有点畏惧,总觉得很多内容是注水凑数的。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是恰到好处的精炼和高效。它的“关键技术教程”部分,简直就是为效率至上的人量身定做的。比如,关于作物轮作和间作套种的效益分析,作者用简洁明了的图表展示了如何最大化利用有限的棚内空间,同时还能有效打破病虫害循环。我根据书中推荐的几种高密度栽培模式进行试验,初期产量果然有显著提升。另外,书中对不同品种的适应性评价也做得非常客观,没有一味推崇“高产抗病”的明星品种,而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给出了更贴合实际的种植建议。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让我觉得作者真的是把自己在田间地头的血汗经验提炼出来了,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象出来的。
评分我作为一个资深的蔬菜种植爱好者,接触过的技术书籍不少,但大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东拼西凑的经验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框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这一块的处理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害虫名称和药剂,而是深入讲解了每种害虫的发生规律、抗药性产生机制,以及如何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构建一个可持续的IPM(综合虫害管理)体系。我特别欣赏它对一些新兴的、难以处理的地下害虫的应对策略,那套组合拳打下来,感觉手里握住了应对突发虫害的“尚方宝剑”。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比我棚里的实际情况,书中提出的预警指标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让我从被动的“救火”转变为主动的“预防”。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越了我对一般“实用技术”书籍的预期。
评分这套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深得我心,那种朴实的色调和清晰的字体,一眼就能看出它强调的是实操性,而不是花里胡哨的理论。我刚拿到手的时候,首先翻阅的是关于光照和温度控制的那几个章节,不得不说,作者在这方面真是下了苦功,把大棚环境参数的调控讲得细致入微,甚至连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带的微调策略都考虑进去了。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利用反光幕提高作物受光率的描述,我就按照书里的建议试了一下,效果立竿见影,比我之前凭经验摸索要科学高效得多。尤其是涉及到营养液配方的那部分,我一直困扰于叶片发黄的问题,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诊断流程和针对性的营养补充方案,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很快找到问题所在。整体来看,内容组织非常有逻辑性,从基础建设到日常管理,再到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闭环,非常适合需要快速上手、追求实际效果的种植者。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高效栽培”这四个字去的,想知道如何突破我目前的产量瓶颈。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它把“高效”的定义解释得非常全面,不仅仅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包括降低投入成本和缩短生长期。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系统集成的章节,里面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精确控制EC值和pH值来实现作物营养的“精准投喂”。这部分内容虽然涉及一些仪器操作,但作者用流程图的方式进行了拆解,让我感觉原本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变得触手可及。看完之后,我立刻着手优化了我的滴灌系统参数,期待能在下一个生长季看到明显的投入产出比改善。这本书提供的技术升级路径是清晰且可量化的,对于追求现代农业管理模式的人来说,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很好、不错
评分很好!很快就收到了。谢谢!
评分刚买一天翻了几次彩图就掉了。
评分发货速度快,知识普及。
评分宝贝收到有段时间了一直没来的急回复!
评分好挺不错的
评分给老丈人买滴,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物流速度特快,昨天订的今天就到,赞!
评分非常好,对我非常有用还有赠送
评分很好的书,还有配图,有时间好好研究,争取做下一个农作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