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威,上海图书馆碑帖研究课题组组长,研究馆员,西泠印社社员。着有:《古墨新研——淳化合帖纵横谈》、《碑学十讲》、《帖学十讲》、《碑帖艺术》、《碑帖》等。
好。很好。非常好。真是特别好。
评分中国碑拓鉴别图典 不错的工具书
评分经典著作,趁着打折赶紧收。
评分问:在专业领域最想得到哪些支持?
评分碑帖,是各种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和印本,被视作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脉,书法艺术、文字学、文学,甚至历史研究,都绕不开碑帖。临帖读碑是历代文人的雅好,也是藏家所好。曾几何时,翰墨字纸渐成“遗老遗少”的“陈旧爱好”,碑帖与碑帖研究也变得冷僻。“我的同行,全国加起来也就两桌人吧。”仲威淡淡地说,当年他“不务正业”半路出家,不曾想过“忝列专家”,十数年里,他把爱好做成了事业,而这事业,竟是一道正在消逝的风景。
评分图书很不错,印装质量非常好。
评分印刷很好 价格实惠 服务很好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他是从书法的角度介入了这个领域,初时只晓得碑帖的书法价值,渐渐明白善本碑帖的文物价值,再往后便是在史学和文学的层面精读碑文以及藏家留下的题跋。“这就好像登山,一路往上走,看出去的景致在变,风景是看不够的。”为了这份工作,仲威看遍了上图馆藏的整整5书架与书法和书法史有关的书。他用幽默的口吻告诉我为什么宋代拓本尤为珍贵:“碑石历经浩劫离乱、时间磨损,留到今天,也是80岁的老太了;而年代古早的拓本善本,就是姑娘18岁的样子。”他又带着欣喜回忆,如何意外发现隋朝《董美人墓志》的原石初拓本,那件“关中淡墨拓”真是让人惊艳的“淡”,墨色似烟,相传是早已失传的,竟安然躺在上图的仓库里……这时候,记者就理解了他说自己对待这份工作总是带着“偷着乐”的心情——终究是因为“热爱”,于他,碑帖是有温度的,和碑帖的邂逅与厮守,也是有温度的,这温度冲淡了青灯古卷的寂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