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九章算術譯注

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九章算術譯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漢] 張蒼 著,郭書春 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54331
版次:1
商品編碼:10191579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9-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九章算術譯注》對《九章算術》作瞭詳細的注解。《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該書係統總結瞭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全書采用問題集的形式,收有246個與生産、生活實踐有聯係的應用問題,其中每道題有問(題目)、答(答案)、術(解題的步驟,但沒有證明),有的是一題一術,有的是多題一術或一題多術。

內頁插圖

目錄

齣版說明

前言

《九章算術譯注》序

九章算術捲第一 方田

九章算術捲第二 粟米

九章算術捲第三 衰分

九章算術捲第四 少廣

九章算術捲第五 商功

九章算術捲第六 均輸

九章算術捲第七 盈不足

九章算術捲第八 方程

九章算術捲第九 句股

《九章算術》索引










精彩書摘

  鄒平縣淄鄉起碼可以追溯到西漢。西漢有甾鄉,據《漢書·王子侯錶》,甾鄉是西漢淄鄉厘侯劉就的封國,封於建昭元年(前38),子逢喜嗣,免。據《漢書·諸侯王錶》,劉就是梁敬王劉定國之子,劉定國是文帝劉恒子梁孝王劉武的玄孫。因此,淄鄉侯劉就是文帝的七世孫。《漢書》中有兩處淄鄉的記載。一是《漢書·地理誌》載山陽郡有一縣級侯國淄鄉。山陽郡在今山東西南部。一是《王子侯錶》注明甾鄉侯的封國在濟南郡。兩者不同。“地理誌”齣自班固之手,“王子侯錶”是班昭參考東觀藏書寫的。我們認為後者應更可靠些:淄鄉侯的封地在濟南郡。漢時鄒平縣屬濟南郡,聯係到宋、金兩朝鄒平縣有淄鄉鎮。因此,西漢所封之淄鄉侯國就位於北宋鄒平縣的淄鄉鎮。茁鄉侯二世而免,而淄鄉的名稱則保留瞭下來。
  通過對劉徽籍貫的考察,可以探知他的生平與社交的某些綫索,大體瞭解他成長的文化傳統和氛圍,因而是有意義的。劉徽成長的齊魯地區,自先秦至魏晉,一直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之一,魏晉時還是辯難之風的中心之一。齊魯地區的數學自先秦至魏晉也居全國的前列,兩漢時期研究《九章笄術》的學者許商、劉洪、鄭玄、徐嶽、王粲等,或在齊魯地區活動過,或就是齊魯地區人。劉徽的同代人,提齣《製圖六體》的裴秀,雖不是齊魯人,但他在魏末被封為濟川侯,封地在高苑縣濟川墟①,距劉徽的傢鄉淄鄉不遠。劉徽與裴秀是否有交往,不得而知。但淄鄉的人文環境為劉徽注《九章筭術》,在數學上作齣空前的貢獻,提供瞭良好的客觀環境和堅實的數學基礎。
  2.劉徽注《九章筭術》時的年齡由劉徽與辯難之風的關係,特彆與嵇康、王弼等玄學名士思想上的聯係,我們可以推斷,劉徽的生年大約與嵇康、王弼相近,或稍晚一些,就是說,劉徽應該生於公元3世紀20年代後期至公元240年之間。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絕對哇哇呀的好!

評分

京東618,怎麼買都是便宜,買買買!

評分

這是一套一係列的科普書籍中的一本,救荒本草,書裏麵講的都是一些好知識,建議搞科普的一些人購買,可以收藏做資料用!謝謝京東提供的購書平颱!經典,大傢共享

評分

《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洗冤集錄(譯注)》是我國宋代偉大的法醫學傢宋慈的著作,1247年刊於湖南憲治縣。它是我國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比西方最早的同類著作——意大利醫生費德羅(FoaunotoFedelo 1550--1630)的《醫生的報告》(DeRclationluc Medicorum)還早三百五十多年。《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洗冤集錄(譯注)》的問世

評分

洗冤錄全纂(又名洗冤錄補注全纂、洗冤錄補注全集)六捲 清 李觀瀾(虛舟) 輯、清 阮其新 補注(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評分

評分

不錯,值得擁有

評分

工藝美術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屬性,盡管它不是純藝術,創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說教等為宗旨,但它對人的影響又絕不小於純藝術。因為,人可以不去欣賞純藝術,卻不必去專門欣賞它,而它卻永遠在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形式語言,潛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審美意識,如影隨形般左右瞭人的終極審美判斷。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夙享盛譽,長期是中華文明傳播的載體,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國工藝美術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認知瞭中華文明。

評分

  《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飲膳正要譯注》捲一、捲二以食療、飲食製作、飲食宜忌為主要內容,列養生避忌、聚珍異饌、諸般湯煎、神仙服食、食療諸病等15大類;捲三載食物本草約200種,並附插圖,一一介紹性味、主治。全書自成體係,圖文並茂,有很高的價值。此次譯注,以《四部叢刊》影印明景泰本為底本,列入我社《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