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傳統是個非常龐大的文化體係,展示著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而其中涉及歲時節令的文化習俗則在所有習俗中處於最突齣的地位。這是我們的先祖靠仰觀天象、俯察地情,以及結閤常年生産和生活的經驗積纍而凝成的結晶。以後曆朝曆代有所修正改進,正如《呂氏春鞦·貴因篇》所說:“審天者查列星而知四時,推曆者視月行而定晦朔。”由此可見,今所流傳的“中國農曆”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實用的曆法之一。而在歲時節令中所穿插的許多民俗故事也大多可以說是我們現代人必須重點保護的、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作者簡介
張冰隅,生於1939年,曾用名張晉鈐、張炳隅;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副教授;長期從事文學教學,業餘潛心研究《易經》與養生文化、民俗文化,數十年來頗有心得,觀點獨樹一幟。曾在多種報刊上丌闢個人專欄,發錶過許多文筆優美而見解新穎的文化小品,深得讀者好評。
近年來作為上海“東方講壇”、“靜安樂齡講壇”特聘講學者,在上海及其他省市作過許多內容豐富而又深入淺齣的養生文化和民俗文化講喳;並經常作為特邀嘉賓在上海教育電視颱宣講養生之道,受到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
目錄
歲時節令與民俗文化(代序)
年與年曆
陽曆與陰曆
元旦、立春、春節
季、節、氣、候
月、日、時、更、晝夜、分、秒
刻、刹那、瞬間、彈指、須臾
天乾、地支與六十甲子
五行
易經八卦
星期、二十八宿、北鬥
擇吉
生肖
過年與拜年
福神與貼“福”字
財神與迎財神
壽星與壽桃
元宵節與吃元宵
寒食
清明
上巳節與三月三
浴佛節與吃烏飯
端午
七月七
中鞦
重陽
寒衣節
鼕至
臘八
魯班節
送竈
除夕
農諺(一)
農諺(二)
精彩書摘
元旦、立春、春節
現在中國人民也很重視陽曆“元旦”的到來,與國際接軌,很多經濟上的年度計劃都是從陽曆“元旦”開始的但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習俗來看,中國人更重視的“過年”是指農曆的“過春節”!
元旦指每年的第一天。先秦時代稱歲首為“元日”,漢代稱“元正”,晉代稱“元辰”,南北朝時稱“元壽”,唐代稱“元朔”…一近現代人稱“新正”。在曆代文人作品中則各種稱法雜用。南朝·梁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是最早用“元旦”稱正月初一的。後來宋吳自牧《夢粱錄》捲一《正月》條:“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稱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所以在古代的“元旦”是指農曆年的第一天,但是否就是正月初一,自古以來有發展變化。
上麵已經提及,在夏代,以“鬥柄迴寅”為一年的開始,“元日”就是夏曆的正月(寅月)初一。
到商代,因為改朝換代後,曆法也得改,所以決定把一年開始的日子提早一個月,以夏曆的十二月(醜月)初一作為商曆的“元日”。
到瞭周代,再提前一個月過年,以夏曆的十一月(子月)初一作為周曆的“元日”。
到瞭秦代,再一次提前一個月過年,把夏曆的十月(亥月)初一作為秦曆的“元日”。
漢代漢武帝太初元年前沿用秦代曆法,仍是十月初一過年。等漢武帝下令恢復“夏正”後,纔重新以正月(寅月)初一為一年之始。
以後的王莽時期、武則天時期、唐肅宗時期均用過不同曆法。唐肅宗之後至今天一直以夏曆為準(太平天國為例外)。
1949年9月27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瞭使用“公元紀年法”的議案,正式命名農曆的正月初一為 “春節”,而定公曆的1月1日為“元旦”。
社會約定俗成:隻有農曆的每月上旬可稱初一、初二、初三……直至初十,陽曆則不用“初”,而習慣稱1號、2號、3號……直至30號、31號。兩種曆法都可稱“×日”,但在書寫時一般用阿拉伯數字錶示陽曆的年、月、日、時(如2008年8月8日8時),而農曆的時間錶達用漢字(如戊子年七月初八辰時),雖然要說的是同一時間,卻有不同錶達。
世界各國的陽曆“元旦”存在時差。東經180度與西經180度的經綫重閤的地方稱為“日界綫”。當地球自西嚮東自轉時,在 “日界綫”最西邊的國傢是斐濟和新西蘭,然後是所羅門群島、新喀裏多尼亞,然後是日本、朝鮮……在“元旦”那天到來時,我們中國是世界上第十二個跨入“新年”的國傢。最後跨入“新年”的地區是位於“日界綫”最東側的西薩摩亞群島,比斐濟、新西蘭整整晚瞭一天。
……
前言/序言
農曆與民俗文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農曆與民俗文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想看到更有深度的這方麵的書籍。作一般瞭解這本書夠瞭。
評分
☆☆☆☆☆
不錯的一本書。今所流傳的“中國農曆”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實用的曆法之一。而在歲時節令中所穿插的許多民俗故事也大多可以說是我們現代人必須重點保護的、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
☆☆☆☆☆
有農曆記載與故事
評分
☆☆☆☆☆
有農曆記載與故事
評分
☆☆☆☆☆
內容太簡易瞭,湊數搞成一本書。
評分
☆☆☆☆☆
內容太簡易瞭,湊數搞成一本書。
評分
☆☆☆☆☆
有農曆記載與故事
評分
☆☆☆☆☆
想看到更有深度的這方麵的書籍。作一般瞭解這本書夠瞭。
評分
☆☆☆☆☆
想看到更有深度的這方麵的書籍。作一般瞭解這本書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