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一一三○——一二○○年)很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朱熹祖述二程的观点和做法,特别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合起来,代表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这样一个儒家道统,而二程和自己则是这一久已中断的道统的继承、发扬者。他为四者分别作了注释,对大学还区分了经传并重新编排了章节,作为一套书同时刊行,称为四子(朱文公文集卷八二有书临漳所刊四子后一篇,又朱子语类卷一。五云“四子,六经之阶梯”):大学、中庸的注释称“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引用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法较多,称“集注”。后人合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其日“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日“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日“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等说实话,我拿到《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这类书籍往往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术研究,不太适合我这种日常忙碌的普通人。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一种温和却有力的声音,向我讲述着那些跨越时空的道理。 我尤其欣赏它在原文和注解之间的平衡。原文的简洁和深刻,与注解的详尽和条理,相得益彰。当我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总能在注解中找到清晰的解释,甚至还有不同学者的不同解读,这让我得以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同一个问题。这种“集注”的方式,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在引导我独立思考,让我去发现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相当不错,字号大小适中,纸张的触感也很舒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我在享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一直觉得,阅读经典就像是在和古人对话,而《四书章句集注》给了我一次非常顺畅的对话机会。最初,我对儒家思想接触不多,总觉得那些道理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但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并且借助它的“集注”来理解时,我才发现,原来那些看似古老的智慧,其实对我们当下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我特别喜欢它对于一些概念的解释,往往会结合历史背景,或者引用一些具体的例子,这让那些抽象的道德原则变得具体可感。而且,不同学者之间的注释,也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辩论,让我看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辨别和分析不同的观点。 这本书的厚度确实不容小觑,我并没有期望一次性就能完全读懂,而是把它当作一本可以反复品读的工具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就像是挖掘宝藏一样,总能在其中发现新的闪光点。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帮助我一步步地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抱有极大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就绕不开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而《四书章句集注》,无疑是打开这扇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刚拿到书的时候,确实被它的篇幅吓了一跳,感觉像是要啃下一块硬骨头。但当我真正沉下心来,一行一行地读下去,并且时常对照着后面的注解去理解时,我才慢慢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简单地把原文本堆砌起来,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那些看似枯燥的道理,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虽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生僻的词语或者不太容易理解的句子,但它提供的“集注”部分,总是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甚至会引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帮助我理解抽象的概念。这让我觉得,学习这些古老的智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 everyday life 的思考中去的。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四书章句集注》,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略显古朴的书页所吸引。我并非是那种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厚研究的学者,更多的是出于一份好奇和对传统文化的好奇。最初接触这些经典,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些字句,那些典故,都显得有些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书所提供的“集注”,就像是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在这片迷雾中摸索前行。 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会引用历代学者的观点,将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解读并置,形成一种对话。这让我意识到,对于这些古老的文本,从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唯一的答案。每一位注释者都带着自己的时代烙印和思想局限,他们的理解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着微妙的差异。有时,我会花很多时间去对比这些不同的解读,试图从中体会出细微的差别,感受思想的碰撞和演变。这种“集注”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文本的理解深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儒家思想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一种既定的解释。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深知《四书章句集注》的分量和其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初次接触,我抱持着一种既敬畏又期待的心情。这本书的厚重感,不仅仅体现在它页码的长度,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深邃思想和历代先贤的智慧结晶。 我特别欣赏它在注解方面所下的功夫。它并非简单地提供一两个字的意思,而是深入地剖析词句的语境,引经据典,甚至会对比不同学者的观点,让读者能够全面地理解原文的含义。这种“集注”的方式,极大地帮助我消除了阅读障碍,让我能够相对顺畅地进入文本的世界。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在引导我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那些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虽然源于古代,但其精神内核却对当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享受这种在阅读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过程,也从中汲取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书的内涵好,值得我们阅读。
评分好好休息,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评
评分不错!!!!!!!!!
评分外表好,内容更好
评分挺快的
评分朱熹毕生所学之巨作,作为新时代之青年,不可不懂儒家思想,此书正是学习儒家精神的绝佳课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