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公路工程
  • 沥青
  • 沥青混合料
  • 试验规程
  • JTGE20-2011
  • 材料试验
  • 路面工程
  • 交通运输
  • 建设工程
  • 规范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9787114094682
商品编码:1027468873
出版时间:2011-11-01

具体描述

作  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著作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编者 定  价:106 出 版 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01日 页  数:361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4094682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沥青试验
T 0601—2011 沥青取样法
T 0602—201l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T 0603—2011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
T 0604—2011 沥青针人度试验
T 0605—2011 沥青延度试验
T 0606—2011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T 0607—2011 沥青溶解度试验
T 0608—1993 沥青蒸发损失试验
T 0609—2011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T 061O一2011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T 0611—2011 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T 0612—1993 沥青含水量试验
T 0613—1993 沥青脆点试验(弗拉斯法)
T 0614—2011 沥青灰分含量试验
T 0615—2011 沥青蜡含量试验(蒸馏法)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次对原规程共修订43项,增补13项,删除2项。主要修订内容有:
    (1)修改完善了部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方法与步骤等。
    (2)在沥青混合料理论*大程度相对密度测定方法中,取消了真空度标准,统一采用负压标准,同时对试验步骤中的细节进行了修汀。
    (3)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的测定方法、体积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了补充完善;同时对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保存条件提出了要求。
    (4)增补了沥青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弯曲梁流变仪法)。
    (5)增补了沥青流变性质等

《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本书旨在为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提供一套系统、规范的指导。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勘察设计文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一套完整、准确、清晰的勘察设计文件,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各方主体进行决策、审批、招投标、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本书内容涵盖了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文件的各个环节,从前期准备到最终提交,力求做到全面、实用。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勘察设计人员掌握编制各类勘察设计文件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编制程序和质量控制方法,提升文件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管理效率。 第一部分:勘察设计文件编制的总则 本部分阐述了勘察设计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和通用原则。内容包括: 编制目的与依据: 明确勘察设计文件的主要用途,以及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项目具体要求。 编制原则: 强调勘察设计文件应遵循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先进性、适用性、协调性以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原则。 文件构成与层级: 详细介绍勘察设计文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等,并说明不同层级文件之间的关系和侧重点。 术语与定义: 统一勘察设计领域常用术语,避免歧义,提高沟通效率。 质量控制: 提出勘察设计文件编制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审查、校对、会签等环节,确保文件质量。 数字化与信息化: 探讨勘察设计文件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应用,如BIM技术、三维模型等的应用要求。 第二部分:各类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要点 本部分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文件,进行详细的编制指导。 工程勘察文件编制: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涵盖地质灾害调查、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调查等内容,重点在于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与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针对地下水赋存、补给、排泄、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 工程测量报告: 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精密测量等,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的空间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评估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并提出对策。 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项目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等进行全面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初步设计文件: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确定工程项目的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 施工图设计文件: 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编制工程量清单、施工说明等,指导工程施工。 专项设计文件: 针对特定专业,如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暖通设计、景观设计等,进行详细的规定。 第三部分:勘察设计文件编制的具体要求与技巧 本部分聚焦于提升勘察设计文件编制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图纸绘制要求: 规范图纸的格式、比例、图例、标注、图面表达等,确保图纸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文字叙述要求: 强调文字描述的逻辑性、严谨性、准确性和简洁性,突出关键信息。 计算书编制: 明确各类计算书的编制依据、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及其说明。 工程量清单编制: 规范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内容和格式,作为合同计价的基础。 技术规范与标准引用: 指导如何在文件中恰当引用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技术规范和标准。 设计变更管理: 阐述设计变更的审批流程、文件记录要求。 图纸会审与交底: 规定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的程序与内容,确保施工单位充分理解设计意图。 第四部分:勘察设计文件的数字化与管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已成为勘察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 BIM技术应用: 介绍BIM技术在勘察设计文件编制中的应用,包括模型创建、信息集成、协同设计等。 电子文件管理: 规范电子勘察设计文件的存储、传输、归档与管理。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探讨如何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效率与协同能力。 第五部分:附录 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合同范本、常用表格等参考资料,方便读者查阅与使用。 本书面向广大从事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的设计师、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致力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要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通过系统学习本书内容,读者将能够编制出符合国家标准、行业要求,并能指导实际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勘察设计文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真是我的得力助手!自从我开始涉足公路工程领域,尤其是在沥青路面施工和质量控制方面,这本书几乎成了我案头的常备。起初,我对这些看似繁琐的试验项目感到有些畏惧,总觉得数据一大堆,公式一大堆,很难真正理解背后的逻辑。但随着对规程的深入学习,我逐渐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条条框框的规定,更是一种对工程质量的严谨保证。它详细阐述了每一项试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仪器设备要求以及结果的判定标准。比如,在进行沥青玛蹄脂含量测定的时候,我之前可能只是机械地按照步骤操作,但通过规程的学习,我才明白为什么需要烘干、为什么需要用溶剂萃取,以及溶剂的种类和用量为什么有严格的规定。这些细节的解释,让我对试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能更好地判断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纠正。而且,书中的图文并茂,很多试验仪器的照片和试验操作的流程图都非常清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我记得有一次,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测定时,我总是得不到一个稳定的结果,后来翻阅规程,才发现自己对某些细节的把握不够到位,比如试料的放置方式、量筒的读数方法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差异,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规程中对这些细节的明确指导,让我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从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规范的学习框架,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掌握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试验技能,为我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不得不说,《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这本书在实际操作层面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在我的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而每一种材料的性能都需要通过严谨的试验来验证。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套完整、统一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这极大地避免了因方法不统一而造成的混乱和误差。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性。例如,在进行沥青粘度试验时,书中详细规定了试验温度的控制精度、测量仪器的校准方法、试样准备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是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一批次的沥青,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粘度测试,结果却有显著差异。后来对比了我们的规程,才发现是由于试验温度控制不够精确导致的。规程中的规定,就像是一把尺子,让我们可以量化和对比各种材料的性能,也让我们在沟通和协作时,拥有一个共同的语言。书中的附录部分,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常用沥青的性能指标范围、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这本书的实用性。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将试验数据转化为实际工程建议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依据,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进行决策。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遇到技术难题时,总能提供清晰的指引和解决方案,让我在复杂的沥青工程领域能够游刃有余。

评分

对于像我这样,每天都要和沥青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这本书的价值,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我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拿到新的沥青材料,或者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质量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翻阅这本书,查找相关的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几乎涵盖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在公路工程中的所有关键试验环节。例如,在进行沥青含量的测定时,书中详细讲解了使用离心法和溶剂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给出了结果的计算公式。这让我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所使用的沥青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风险。而且,书中的表述方式非常清晰明了,即使是一些复杂的试验,也能通过详细的文字描述和图示,变得易于理解和操作。我曾经遇到过一次情况,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试验时,我们发现试验结果不太理想。我仔细对照了规程中的要求,发现我们在润湿剂的添加量上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调整,我们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试验结果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质量控制体系,让我在面对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评分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沥青工程的“潘多拉魔盒”,让我看到了里面蕴藏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驾驭和掌控这些可能性。它提供了一套严谨、系统的试验框架,让我能够从“盲人摸象”的状态,转变为能够精确测量和评估沥青材料性能的专业人士。书中对于沥青的延度、针入度、软化点等基本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都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对照表。这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不同等级的沥青在性能上有什么差异,以及它们适用于哪些不同的路面工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试验的介绍,它不仅解释了试验的原理,还详细说明了试验设备的规格要求、试件的制备方法以及结果的分析解读。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裂缝,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混合料设计来提高其抗疲劳能力。我记得有一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对一批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产生了担忧,我立刻翻阅了这本书,找到了关于抗水损害试验的相关说明,包括水浸试验和动水浸泡试验等。通过对照规程的要求,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并根据结果调整了配合比,最终确保了路面的抗水损害能力。这本书无疑是提升我专业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宝贵财富。

评分

如果说公路工程是一门艺术,那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无疑是这门艺术的“调色板”和“测量尺”。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系统地、科学地界定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边界,并通过一套标准化的试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评价和沟通的通用语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来源的沥青材料,它们的性能千差万别。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我们就很难对这些材料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比较。这本书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从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到混合料的级配、空隙率、粘滞度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试验方法和判定依据。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试验步骤描述,它们往往非常详细,甚至细致到每一个操作的顺序、每一个参数的取值范围,这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试验时,我们发现不同批次的试件在高温下的表现差异很大。通过翻阅规程,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在试件的养护环节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导致试件的内部结构受到了影响。规程中的详细指导,帮助我们纠正了操作,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从而为路面设计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引导着我们一步步深入理解沥青工程的奥秘,也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评分

这本《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开启了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一扇新大门。在此之前,我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比如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抗疲劳性能等,都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对其具体如何通过试验来量化,以及这些指标对实际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缺乏深入的理解。但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非常详尽的“说明书”,它不仅列出了各种试验项目,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这些试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和工程意义。例如,在学习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我通过规程的讲解,才明白这个指标是如何模拟车辆荷载对路面的压实作用,以及为什么高稳定度意味着更好的承载能力。书中对于试件的制备、试验载荷的施加速度、温度控制等细节的描述,都极其到位,让我能够理解到,每一次成功的试验,背后都是对严谨操作的无数次坚持。我记得有一次,在对某一批沥青混合料进行稳定性测试时,发现结果与预期有较大差距。我仔细查阅了规程中关于稳定性试验的要求,发现自己在试件的压实度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按照规程的指导进行调整,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并且纠正了操作,最终获得了可靠的试验结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做”,更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由表及里、由知及行的学习过程,对于提升我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坦白说,《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这本书,简直就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定海神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沥青相关技术难题,只要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指引。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其系统性和全面性。它几乎涵盖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关键试验环节。我经常需要进行沥青的粘度测试,以判断其适宜的施工温度,这本书就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沥青粘度测试方法,包括使用毛细管粘度计还是恩氏粘度计,以及具体的测试步骤和结果的换算。每一次的试验,我都会仔细对照规程,确保操作的规范性。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试验时,发现结果与我们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在仔细阅读了规程中关于老化试验的描述后,我才意识到,我们在试件的预处理环节,温度控制不够严格,导致部分老化反应提前发生。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修正后,我们获得的试验结果就更加准确可靠。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教会我如何严谨地进行试验,如何科学地分析结果,并最终为我的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让我在沥青工程领域能够更加自信地前行。

评分

这本书《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对我而言,绝对是工作中的“百科全书”和“行动指南”。在实际的沥青路面工程项目中,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而这本书提供的正是最权威、最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工具。它的内容非常详尽,从沥青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到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压实度控制,再到成品的路用性能评估,几乎涵盖了沥青工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测定部分,书中非常清晰地解释了何为总空隙、可变空隙、不可变空隙,以及这些参数对路面耐久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准确的计算方法和试验操作步骤。这让我不仅仅是机械地操作,更能理解到每一个试验指标背后的工程意义。我记得有一次,在项目现场,我们对一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产生了疑问,我立刻翻阅了这本书,找到了关于压实度检测的详细说明,包括取样方法、检测仪器要求以及判定标准。通过对照书中的要求,我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了纠正,确保了路面的施工质量。这本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为我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让我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工程项目中,始终坚持科学、规范的试验方法,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评分

如果你想在沥青路面工程领域有所建树,那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这本书,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利器”。这本书以其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成为了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抽象的沥青性能指标,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试验操作,让我在面对繁杂的试验数据时,能够有清晰的逻辑和判断依据。我最常查阅的是关于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测试部分,书中详细描述了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密度等参数的测定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定标准。这让我能够准确地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我记得有一次,在进行某项工程的沥青混合料质量验收时,我们发现其中一批材料的压实度偏低。我立刻翻阅了这本书,查找了关于压实度检测的详细规定,包括如何进行取样、如何使用击实器以及如何计算压实度。通过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复测,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了返工处理,从而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技术指导,更培养了我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让我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规范的试验方法,从而为公路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保驾护航。

评分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这本书,绝对是我在沥青路面工程领域的一位“引路人”。在没有这本书之前,我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估,总感觉有点“凭感觉”或者依赖于经验。但自从我开始学习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到,科学的试验方法才是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的基石。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各种关键试验的原理,比如,为什么要做沥青敏感性试验,它又能反映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做动弹量试验,它又和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有什么关联?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书中的试验步骤非常具体,对于每一个参数的控制,比如温度、时间、载荷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微小的操作差异,就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天壤之别。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测定时,发现结果总是偏低。我翻阅了规程,才发现我们对试件的取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调整,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且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这本书不仅教我如何进行试验,更让我明白了试验背后的逻辑和意义,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沥青路面工程的整体技术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书籍很好,对我很有帮助

评分

很好的规范,质量非常好,绝对是正品,昨天订今天到,速度也很快!

评分

很专业

评分

很好,是正版的,物流也很快

评分

很好的书 对我帮助很大

评分

快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评分

书籍很好,对我很有帮助

评分

正版图书价格实惠内容丰富值得购买。

评分

纸张有点粗糙。。不知道是不是正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