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第4版)(精)

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第4版)(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骆抗先,陈金军,李平 编
图书标签:
  • 乙型肝炎
  • 肝病学
  • 医学
  • 临床医学
  • 传染病
  • 病毒性肝炎
  • 肝脏疾病
  • 内科学
  • 医学教材
  • 诊断治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
ISBN:9787117152006
商品编码:1027700179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2012版)

原价:50.00元

作者:国家质检总局计量词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02635732

字数:290000

页码:3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汇集了截至2011年12月31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包括原国家标准计量局、原国家计量总局、原国家计量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现行有效的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名目。其中包括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名目872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名目337个,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名目94个。
由于计量检定规程及计量技术规范的数量较多、涉及范围较广,为便于查找,本书在按编号顺序排列的基础上,又按专业分类排列;计量检定系统表,仅按编号顺序排列。
为管理上的方便,我们将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级计量行政部门报我局备案的部门及地方计量检定规程、规范名录(其中部门1206个,地方545个)和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技术规范的修改内容,作为附录收集在本书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颁布的计量技术法规和已废止的计量技术法规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某种新颁布的规程,代替3至4种相关内容的旧规程的现象经常出现;要特别提醒的是,某种新颁布的规范(JJF)代替旧规程。(JJG),或新颁布的规程(JJG)代替旧规范(JJF)的情况都有出现。读者在使用技术法规时,一定要注意采用现行有效的版本。让读者及时了解新颁布的计量技术法规,明了哪些计量技术法规已废止,正是出版本书的初衷。

目录


一、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按编号顺序排列)
1.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2.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二、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按专业划分排列)
1.通用类
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
3.长度
4.力学
4.1 质量
4.2 容量,密度
4.3 压力,真空
4.4 流量
4.5 测力,硬度
5.声学
6.振动,转速
7.温度
8.电磁
9.无线电
10.时间,频率
11.电离辐射
12.化学
13.光学
14.气象
15.医用
16.汽车专用
附录
附录1 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目录(包括原暂行检定方法)
附录2 全国各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一览
附录3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技术规范修改内容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
附录5 2010年颁布的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
附录6 2011年颁布的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乙型肝炎:一场与病毒的持久战——理解、诊断与治疗的前沿进展 乙型肝炎,这个曾经让无数家庭笼罩在恐惧之下的词汇,如今在医学科学的不断探索中,正逐渐显露出其更清晰的面貌。它并非一个简单的疾病标签,而是一场复杂而漫长的、人体与一种顽强病毒之间的殊死搏斗。从病毒入侵的那一刻起,到可能发生的肝脏损伤,乃至全身性的并发症,乙型肝炎的轨迹错综复杂,其影响深远。这本书,将带领我们深入探究这场“战役”的每一个角落,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掌握应对策略,并展望未来充满希望的治愈前景。 第一章:病毒的侵袭——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感染机制 要理解乙型肝炎,首先必须认识它的“敌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它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人类嗜肝病毒,拥有精巧而高效的复制策略。我们将详细剖析HBV的结构,包括其基因组的组成、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等关键蛋白的形成及其在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HBV的传播途径是理解疾病流行和预防的关键。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针头、不安全的医疗操作)以及性传播。了解这些途径,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切断传播链,从源头上遏制疾病的蔓延。 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并非立即展现其破坏力。HBV感染的潜伏期可长可短,在此期间,病毒在肝细胞内悄然复制。我们将详细阐述HBV感染的初始阶段,包括病毒如何识别并结合肝细胞,如何进入细胞,以及如何在细胞核内整合或以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形式长期存在,成为病毒复制的“病毒工厂”。同时,我们会深入探讨宿主免疫系统在早期感染中的作用,免疫识别的机制,以及HBV如何巧妙地逃避免疫监视,建立免疫耐受。 第二章:战场的痕迹——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学 乙型肝炎并非总是症状明显,其临床表现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从无症状携带者到严重的肝脏损害,甚至肝癌,一线之间可能天壤之别。我们将细致地描绘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 急性乙型肝炎: 描述其典型的“三部曲”——血清学改变、肝功能异常和黄疸。详细阐述急性期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尿黄、皮肤瘙痒等,并解释这些症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同时,会讨论急性乙型肝炎的预后,包括绝大多数可以自行清除,但少数可能发展为亚急性或急性肝衰竭,后者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 这是乙型肝炎最主要的负担。我们将详细解释慢性感染的诊断标准,以及其主要特点——病毒持续存在,免疫系统持续与病毒抗争,导致慢性炎症和肝细胞损伤。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可能非常隐匿,许多患者在肝硬化或肝癌期才被发现。我们会描述可能出现的症状,如肝区隐痛、疲劳、肝掌、蜘蛛痣等,并强调定期监测的重要性。 肝脏的损害与纤维化、肝硬化: 持续的炎症是导致肝脏进行性损伤的根本原因。我们将深入剖析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即肝脏受到反复损伤后,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等)过度沉积,导致肝脏结构紊乱、功能下降。进而,详细描述肝硬化的病理改变,肝脏结构被破坏,形成假小叶,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肝细胞癌(HCC): 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癌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将详细阐述HBV感染如何诱发肝细胞癌,包括病毒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病毒蛋白(如HBx)的致癌作用、以及慢性炎症和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分析肝癌的高危人群,并强调早期筛查和预防的重要性。 第三章:侦察与判断——乙型肝炎的诊断技术与鉴别诊断 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基础。本书将详细介绍乙型肝炎的诊断流程和关键技术。 血清学标志物: 这是诊断乙肝的金标准。我们将逐一解析各种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意义,包括: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病毒的外壳蛋白,阳性提示当前感染。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 保护性抗体,阳性提示获得性免疫或疫苗接种。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核心抗原的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或现在感染。 乙肝e抗原(HBeAg): 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阳性通常提示传染性强。 乙肝e抗体(Anti-HBe): 出现e抗体提示病毒复制趋于减缓或停止。 乙肝病毒DNA(HBV DNA): 病毒载量的直接测量,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和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水平变化反映了肝脏的炎症程度。 影像学检查: 肝脏超声、CT、MRI等能直观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对于评估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至关重要。 肝脏组织学检查(肝穿刺): 在某些情况下,肝穿刺活检仍然是评估肝脏炎症程度、纤维化分期以及诊断肝脏疾病的金标准。我们将介绍肝穿刺的技术、禁忌症以及组织学评估标准。 基因型和耐药检测: HBV存在多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治疗的反应可能不同。同时,病毒耐药检测可以指导抗病毒治疗的选择,避免治疗失败。 鉴别诊断: 乙型肝炎的症状可能与其他肝脏疾病相似,如甲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我们将重点分析这些疾病的鉴别要点,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第四章:战术与策略——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阻止或延缓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展,预防肝癌的发生,并最终实现病毒的清除。 抗病毒治疗: 这是当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心。我们将详细介绍两类主要的抗病毒药物: 核苷(酸)类似物: 如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TDF/TAF)等。重点阐述其作用机制(抑制病毒逆转录酶),药物的特点、剂量、疗程、疗效以及潜在的副作用。 干扰素及其衍生物: 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阐述其作用机制(通过免疫调节和直接抗病毒作用),适用人群,疗程,疗效,以及常见的副作用。 我们将深入探讨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包括何时开始治疗,以及基于病毒载量、肝功能、肝脏纤维化程度以及特殊人群(如妊娠)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同时,会详细讲解停药指征、停药后复发风险管理以及病毒耐药的发生与处理。 免疫调节治疗: 除了干扰素,我们还会探讨其他一些免疫调节疗法,其目标是激活或增强宿主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的能力。 治疗性疫苗: 介绍正在研发中的治疗性疫苗,它们旨在诱导强烈的病毒特异性免疫反应,以期实现功能性治愈。 生活方式的调整与支持治疗: 饮食、运动、戒烟戒酒等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将强调这些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以及对症治疗(如保肝、降酶、利尿等)在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特殊人群的管理: 妊娠期乙肝、儿童乙肝、乙肝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癌患者的治疗策略各有侧重,我们将分别进行阐述。 第五章:展望未来——乙肝治愈的可能与挑战 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病毒,但距离真正的“治愈”——即彻底清除病毒DNA,实现功能性治愈(表面抗原阴转)——仍有一定距离。 功能性治愈的概念: 详细解释功能性治愈的定义,即停用抗病毒药物后,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HBsAg转阴。 新型治疗策略的探索: 介绍当前正在研究的前沿治疗方法,如: 小核酸药物(siRNA, ASLOs): 靶向沉默HBV mRNA,抑制病毒复制。 衣壳抑制剂: 阻止病毒组装和释放。 免疫激活疗法: 如TLR激动剂、检查点抑制剂等,旨在增强T细胞对HBV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基因疗法: 探索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清除整合的HBV DNA。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再次强调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覆盖人群,以及疫苗接种策略的优化。 未满足的需求与研究方向: 总结当前乙肝治疗中存在的挑战,如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病毒清除困难,以及肝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等。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为实现乙肝的最终治愈提供科学依据。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医学专著,更是一份对生命尊严的守护,是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希望的传递。它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详实的临床数据,以及前瞻性的研究视野,为所有关注乙型肝炎的人们,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充满启发的视角,共同迎接乙肝被彻底征服的那一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道。它不仅仅满足于介绍乙型肝炎的基本知识,而是深入探讨了疾病背后的分子机制和细胞免疫学原理。书中关于乙肝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章节,详细阐述了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在清除病毒或维持慢性感染中的复杂角色,并对不同免疫状态下的乙肝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对于理解乙肝的慢性化、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书中还对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亚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不同基因型在病毒复制、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列表非常详尽,涵盖了该领域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研究,足以证明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但“精”字赫然在目,预示着其内容的精炼和价值。我一开始是被“乙型肝炎”这个主题吸引,因为身边有亲戚深受此病困扰,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科普基本知识,又能提供一些临床应用指导的书。翻开目录,我被其详尽的章节划分所折服,从病毒的结构、复制机制,到流行病学、免疫学,再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乃至并发症的管理和预防,几乎涵盖了乙肝诊疗的方方面面。更令我惊喜的是,它还涉及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这对于希望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我对其中关于病毒株变异与耐药性机制的阐述尤其感兴趣,这部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逻辑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较容易地理解其中的复杂关系。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引用了大量权威文献,但同时又保持了流畅的语言风格,力求让专业知识变得易于消化。

评分

我一直对医学领域的进展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尤其是像乙型肝炎这样影响广泛的疾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地融入了教材之中。我注意到其中关于核苷(酸)类和干扰素类抗病毒药物的最新疗效评估,以及一些新兴治疗手段(如基因沉默疗法)的初步探索,都让我耳目一新。书中在讨论乙肝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特点时,也加入了关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免疫抑制患者)的特殊考量,这体现了其内容的全面性和前瞻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图示,例如将病毒的复制过程比作一个精密的“工厂流水线”,让抽象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整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用心,重点内容突出,阅读体验良好,即使是厚重的一本书,也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其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打开之后,我发现其内容更是名副其实。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专业,但又不会让人感到生涩难懂。作者在解释每一个概念的时候,都会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机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乙肝传播途径和社会影响的讨论,这部分内容让我对乙肝的防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仅是医学层面的,也包括了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关怀。书中对于一些罕见但重要的并发症,如肝外表现,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诊疗指导,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有价值,可以避免漏诊误诊。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珍藏的医学著作,它不仅能帮助我提升专业知识,更能启发我对医学事业的思考。

评分

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我深知一本优质的医学教科书对于日常工作的重要性。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其强大的实用性。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为临床医生量身定制的“工具箱”。在诊断部分,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如何结合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的实用建议,这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帮助。特别是在治疗方面,书中对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的乙肝患者,提供了非常细致的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和疗程管理策略,并且对各种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对于我们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临床依据。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临床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病例来阐述疾病的诊治过程,这对于年轻医生快速积累临床经验非常有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