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或许是一个新名词,但巴基斯坦人构成的却是一个古老的社会,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历史性的印度河流域,并与征服者、学者、访问者、传教士、苏菲派教徒以及西亚和中亚的移民们相互影响。 本书叙述了漫长政治运动之后,巴基斯坦于1947年的形成以及建立共同民族精神的努力。希望本书不仅对学生有益,而且有助于业外人士了解这个有丰富而多元历史遗产的**。
前言/1
名称缩写/1
大事年表
公元前/1
公元后/1
**章 印度河腹地和喀喇昆仑山之国
一、地理:从喀喇昆仑山到喀拉特/2
二、人口和地域/8
三、旁遮普/10
四、信德/12
五、俾路支/13
六、西北边省/14
七、教育和性别/15
八、宗教与政治认同/18
九、行政和经济/21
第二章 印度河文明:从达罗毗茶人到雅利安人/25
一、名称是什么意义?/27
二、次大陆的历史分期/29
三、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的历史/31
四、雅利安人与吠陀时代的出现/36
五、恒河流域的者那教和佛教/40
六、波斯人、希腊人和孔雀王朝:公元前530—公元前185年/41
七、地方性王国和犍陀罗国/45
八、笈多王朝和印度古典时期,320—540年/48
第三章 南亚的伊斯兰教:印度河和德里苏丹政权
一、印度河流域穆斯林阿拉伯人的统治
二、迦色尼王朝和印度河地区
三、德里苏丹:奴隶王朝
四、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萨依德王朝和洛提王朝/60
第四章 伟大的莫卧尔王朝与印度一伊斯兰文明的金色岁月,1526—1707/68
一、扎希尔·乌丁·穆罕默德·巴布尔/69
二、那西尔·乌丁·胡马雍(/73
三、舍尔沙国王/75
四、贾拉尔·乌丁·穆罕默德·阿克巴/77
五、诺尔·乌丁·穆罕默德·查罕杰/83
六、穆罕默德·沙·贾汉/85
七、奥朗则布·阿兰梅杰尔/89
第五章 英国统治和独立运动/93
一、四分五裂的印度与英国统治的形成/96
二、在印度的改革和扩张/102
三、1857年起义和帝国的“正午”/105
四、印度国民大会和全印度穆斯林联盟/110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分离/114
第六章 南亚的穆斯林与巴基斯坦的形成/117
一、复兴和改革:瓦利·阿拉、哲马鲁丁·阿富哈尼及赛义德·艾哈迈德·汗/118
二、穆斯林现代主义者:赛义德·阿米尔·阿里,马姆塔兹·阿里及其他人/121
三、复兴主义者与身份的形成/125
四、全印度穆斯林联盟、穆罕默德·伊克巴尔和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29
第七章 巴基斯坦立国:1947—1958/135
一、中央政权和地方/139
二、1956—1958:宪政或中央主义的官僚体制/142
三、外交关系/144
第八章 军事接管和东巴基斯坦的分离:1958—1971/148
一、为什么是军方?/149
二、阿尤布·汗将军,1958—1969:发展还是失调的十年?/152
三、六十年代的外交关系/157
四、叶海亚·汗将军(1969—1971)与东巴基斯坦的分离/160
第九章 阿里·布托、巴基斯坦人民党和齐亚·哈克将军的军事政权:1972—1988/164
一、布托政府/168
二、1973年宪法/173
三、巴基斯坦民族联盟运动和1977年7月的军事政变/174
四、齐亚·哈克时代:1977—1988/176
五、苏军入侵阿富汗/177
第十章 民主的十年,1988—1999:贝·布托与纳瓦兹·谢里夫/181
一、贝·布托和巴基斯坦人民党政府,1988—1990/182
二、纳瓦兹·谢里夫,1990—1993:穆斯林联盟当政/188
三、贝·布托,1993—1996:第二个任期/192
四、纳瓦兹·谢里夫,1997—1999,以及军事政变/197
第十一章 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将军和21世纪的巴基斯坦/201
一、从首席执行官到总统/202
二、9·11事件与巴基斯坦/206
三、回到未来/215
巴基斯坦历史名人/218
词汇表/225
参考文献/228
报告/228
著作与论文/228
报纸、杂志、网址和电视频道/236
索引/237
《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确实被它厚实的体量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我本身对历史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地域性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总能让我产生莫大的好奇。巴基斯坦,这个地处南亚腹地,连接中亚与南亚十字路口的神奇国度,其历史脉络必然是错综复杂,融合了无数文明的痕迹。翻开这本书,我期待的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从古代印度河文明的辉煌,到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再到莫卧儿帝国的兴盛与衰落,以及最终独立建国后的种种挑战与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尽地描绘出这片土地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以及宗教文化演变。特别是,我对于巴基斯坦独立前后的历史进程,以及它如何在这个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塑造自身国家认同和发展道路,充满了探求的欲望。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分析不同决策对国家命运的影响,那将是一次极大的阅读享受。我更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让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跃然纸上,仿佛亲身经历一般。从序言开始,我就希望能感受到作者的史学功底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理解,并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认知,拓展对世界历史多元性的理解。
评分《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的章节关于巴基斯坦独立后的建国历程,可以说非常引人入胜。我一直对这个年轻的国家如何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发展感到好奇,而这本书提供了详实的答案。书中对第一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问题,以及与邻国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描述这些复杂的外交和军事冲突时,尽量保持了客观的立场,并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其中的考量与策略。同时,书中也关注了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发展,包括不同时期的军人统治、民主尝试,以及政党之间的博弈。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在追求稳定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论述,包括工业化进程、农业改革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努力与成就,也看到了其面临的挑战。
评分《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的整体叙事风格,我个人觉得非常吸引人。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读者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从古代的文明遗址,到王朝的更迭,再到现代国家的建立,每一个阶段都描绘得生动形象。我尤其喜欢那些充满画面感的文字,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历史的现场。例如,在描写古代战场时,作者会细致地描绘士兵的装备、战马的嘶鸣,甚至刀剑相碰的火花,让人身临其境。而在描述宫廷生活时,又能感受到帝王将相的奢华与权谋。这种叙事方式,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即使是没有太多历史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地沉浸其中。而且,作者在叙述中,也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评分读完《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的某一部分,我被书中关于古代文明的论述深深吸引。作者对印度河文明的解读,远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充满了考古证据的严谨分析和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大胆推测。那些关于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遗址的描述,让我仿佛看到了规划有序的城市布局,先进的供水排水系统,以及精美的陶器和印章,这些都足以证明该文明在当时是多么的先进和发达。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探讨了该文明衰落的原因,并将其与后来的雅利安人入侵、恒河流域文明的兴起等事件巧妙地联系起来。这种将区域历史置于更广阔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下的视角,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文化融合时所展现出的细腻笔触,比如佛教和印度教在巴基斯坦地区的传播与演变,以及伊斯兰教的到来如何深刻地改变了这片土地的面貌。历史的洪流并非直线前进,而是充满了迂回曲折和多元碰撞,这本书恰恰捕捉到了这种复杂性。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细致梳理,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巴基斯坦文化基因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在漫长历史中不断吸收、融合、创新的轨迹。
评分《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中对于巴基斯坦社会文化和宗教传统的阐述,是我非常喜欢的部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必须深入了解其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书中对伊斯兰教在巴基斯坦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包括其在日常生活、法律体系以及社会习俗中的体现。同时,作者也提及了在巴基斯坦社会中存在的其他宗教和文化元素,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这个国家多元文化的图景。我对书中关于巴基斯坦传统节日、家庭观念、以及不同民族的习俗的描述,都充满了好奇。我希望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巴基斯坦人民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追求。这种从微观层面展现国民生活,再将其上升到宏观历史叙事的写法,让我觉得更加真实和接地气。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中对于巴基斯坦地理环境与地缘政治的分析,简直是妙笔生花。作者没有将历史孤立地看待,而是强调了地理因素对国家发展命运的深远影响。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到印度河的滋养,再到与阿富汗、伊朗等国的边境线,都为巴基斯坦的历史进程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书中对丝绸之路古道的提及,让我联想到这片土地在古代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所扮演的角色。而近代以来,地处南亚与中亚的战略位置,使得巴基斯坦在地缘政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一点,作者的论述非常到位。他对冷战时期巴基斯坦与美苏两国关系的分析,以及在地区冲突中的角色,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如何在复杂的国际棋局中行走。这种将历史与地理、政治紧密结合的分析方式,让整个叙述更加立体和生动。
评分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对于一些被忽视或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的挖掘和呈现。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不仅仅关注了那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还花费了大量篇幅来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比如,书中对古代农民的耕作方式,手工业者的技艺传承,以及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的描述,都让我看到了历史更真实、更立体的一面。这些细节的补充,使得我对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政治和军事层面。这种“由小见大”的叙事手法,恰恰是历史研究的魅力所在,也让我对作者的用心程度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我必须说,《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在描述近代史,特别是英国殖民时期及其后的独立运动时,展现了令人震撼的细节和深度。书中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崛起,以及其如何一步步将这片土地纳入殖民统治的描述,让我清晰地看到了殖民体系的运作方式。而面对殖民统治,各个民族和阶层所采取的不同抵抗方式,以及涌现出的各种思想潮流,都被作者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关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讨论,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是对起义背后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的全面解读,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斗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关于“印巴分治”的章节,更是让我对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有了切肤之痛的感受。书中对穆斯林联盟、国大党以及甘地、真纳等历史人物的刻画,充满了张力,展现了他们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决策与挣扎。那种在巨大政治压力下,关于国家边界、民族身份认同的艰难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创伤,让我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在关于莫卧儿帝国的部分,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这个辉煌帝国的新窗口。我一直对莫卧儿帝国的建筑艺术、文学成就以及宫廷生活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的论述,远超我的预期。书中对巴布尔的征服之路,胡马雍的跌宕起伏,以及阿克巴的开明统治,都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阿克巴宽容宗教政策的分析,让我看到了一个帝国如何通过包容不同的民族和宗教,来巩固其统治,并促进文化繁荣。书中对莫卧儿时期艺术、建筑、文学的描写,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那些关于泰姬陵的建造过程,莫卧儿绘画的独特风格,以及宫廷诗人的创作,都栩栩如生。我仿佛能闻到香料的气息,听到悠扬的音乐,看到精美的服饰。同时,作者也并没有回避莫卧儿帝国衰落的原因,从奥朗则布的宗教政策失误,到内部的派系斗争,再到外来势力的渗透,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种既肯定其辉煌,又不回避其衰败的客观态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读《巴基斯坦史/世界历史文库》时,我惊叹于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而敏感的历史事件时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例如,书中对于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长期存在的争议,如克什米尔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站队,而是试图从历史、政治、民族等多个维度,去揭示问题的根源和各方立场。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让我对书中信息的信任度大大提高。同时,书中也对巴基斯坦在核武器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进行了披露,以及这些发展对地区和国际安全格局带来的影响。这些内容并非易于公开的信息,作者能够将其娓娓道来,并且放在历史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解读,确实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这样的叙述,不仅满足了我对历史细节的好奇,更让我对这些复杂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