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曾国藩家书精粹(国学经典) | 出版社: 海潮 | 出版时间:2007-12-01 |
| 作者:(清)曾国潘|主编:陈才俊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 2008-04-01 |
| 定价: 32 | 页数:319 | 印次:2 |
| ISBN号:9787802134669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1 |
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 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深远、*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 ”,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 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 ,我们将原文译文对照编排,拜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 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宜于收藏。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双峰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
壹 养心之道
勉在孝悌上用功
除骄傲习气,勿夜郎自大
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
以息心忍耐为要
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做人要有气量
心无愧悔,襟怀坦然
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大者得正,小者包荒
切忌骄矜之气、悖谬之语
满招损,谦受益
切忌骄傲之气
骄则满,满则倾
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
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人生惟有常是**美德
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豁达光明,才有恬淡冲融
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
贰 自勉之道
大器晚成不必忧虑
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须和睦、奉勤为先
对盈虚自然之理,不必抑郁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每日有常,自有进境
读书当勤勉,做人需忠恕
须勤谦,切戒骄奢淫佚
时时白惕劳、谦、廉
不宜过露痕迹
盛时常作衰时想
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宽闲岁月,切莫错过好光阴
不宜过白菲薄,近于自弃
谨记修身三戒,力除傲、惰二弊
受挫之时,乃长进之机
力守悔字硬字两诀,以求挽回
叁 成事之道
力行格物、诚意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自立志,不必借助于人
专心致志,并心一往
勤敬二字须臾不可离
成大事者须兼顾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
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致败者约有二端:常傲、多言
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
人生适意之时当尽心竭力
专求怡悦,不存郁损之怀
凡作一事,皆宜有始有终
无论行坐,均须重厚
古今庸人皆以惰败,才人皆以傲败
办大事者,须多选替手
衣食起居,勿沾富贵习气
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艰危之时,坚持硬字、悔字二诀
肆 为学之道
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为学*要虚心,切勿恃才自傲
学问之道总以有恒为主
事事应勤思善问
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
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读古文之要义
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每日用功,自有进步
学书法不可迷于所往
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读经要胸怀博大活泼不可无恒
读书官求个明白
作文写字,应以珠圆玉润为主
为学全靠自己扎挣发愤,扬长避短
须读唐宋诗,作五言诗
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手抄与摹仿宜并进
多加涉猎而探讨之
好文章须熟渎成诵
文笔宦从简当二字上着力
每日参学,自有进益
好文字必气、识、情、趣中有一长
作文须在气势上下工夫
伍 交往之道
交友拜师以专一为要
必信必诚,侠义之士
交友须勤加来往
不可占人便益
非道义可得者,不可轻易接受
与人不合,办事多不能成
用人之道:奖之以好言
人以巧诈米我以诚愚应
不可动辄笑人之鄙陋
观人之法:有操守无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负人不惮改过
坚忍、言明、不贪乃选将之要
交往总以谦谨为主
高明之地,惟倍增敬慎
交友须择志趣远人者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荚
与他人交际,须肯己之不是
于忍气二字加倍用功
交友切记“久而敬之”四字
保人荐贤宜谨慎
自身检点以札小人之口
陆 理财之道
家和则福自生
补品慎用,银两安排得当
赠人乃保持盈泰之道
洗心涤虑力挽家运
诸事小可不尽心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努力读书,不可积钱买田
勤劳之家多兴旺
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
勤俭乃持家之道
俭朴之风不可尽改
凡事不可过于奢华
时刻牢记“勤”“俭”二字
惜福贵乎勤俭
俭而奢易,奢而俭难
勤俭自勉以长保盛美
撑持门户,宜自端内教始
有紧有松有发有收
爱惜器物,条理有序
居家以习劳苦为**要义
柒 为政之道
为官亦不忘勤奋好学
做官常存谦虚敬畏之心
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
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
谨慎谦虚,时时省惕
力尽人事,不存丝毫侥幸之心
居官以耐烦为**要义
戒骄傲、多言二弊
以勤字报君,以爱民报亲
爱民必去害民之吏治军必去蠹军之将
愿死疆场,不愿死于牖下
怀见危授命之志
极盛之后应加倍小心
投身到报国的大业中
责任重大,如履薄冰
推诚相与,吏治或可渐有起色
安危之际,不可为一己之身名计
为政以国事为重
服官以耐劳忍气为要
无形之功不宜形诸奏牍
不可惊动官长烦人应酬
构怨太多影响仕途
生平以享大名为忧
公事馈赠宜节俭
捌 养生之道
谨记节劳、节欲、节饮食
身体如常,即为如天之福
渎书不求强记亦养身之道
早起乃养生千金妙方
宜戒酒、起早、勤洗脚
毋滥服药、饭后散步乃养生要诀
保养之法在慎食节欲
读书作字陶写性情
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以早起、务农、疏医、远巫为要
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
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保养以莫生肝病为要
不可过劳,须心平气和
食蔬亦养生之宜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体弱宜清静调养
养生家惟恐出汗
养身之法有五事
切记养生六事
附录一:曾国藩大事年表
附录二:曾国藩家族世系图
附录三:《曾国藩家书》人物简介
拿到手之后,我立刻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实用性”所吸引。我一直觉得,很多古代的智慧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现代人来说会显得有些疏离。然而,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将那些跨越时代的哲理,巧妙地转化为可以立刻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指导方针。比如,对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平衡,书中的某些段落分析得极其透彻,完全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直指人心。我发现自己阅读时,时不时会停下来,回想最近遇到的某些棘手问题,然后对照书中的只言片语,总能找到新的思路和更平和的处理方式。这种“读完就能用”的感觉,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是衡量一本好书的重要标准之一。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诲,更像是身边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用最真诚的口吻在耳边低语,教你如何在复杂的尘世中稳住脚跟。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类“精粹”类的选本一直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生怕经过现代人筛选和浓缩后,原有的神韵和精髓会大打折扣,变成了零散的碎片化知识点。但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巧妙,它并没有单纯地追求数量上的博大精深,而是聚焦于那些最能体现立身处世核心原则的部分。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在选取那些涉及个人修养和自我反思的内容时,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对“慎独”的强调,也有对外界评价的淡然。这种平衡感,恰恰是现代人最稀缺的品质。阅读过程中,我体会到一种逐步沉淀心性的过程,外界的喧嚣似乎都被这小小的一本书暂时隔绝了。如果说原著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那么这个版本就像是从长河中精炼出的最纯净的甘泉,每一滴都浓缩了岁月的智慧,饮之令人心神俱畅,有助于重建内心的秩序感。
评分我习惯在睡前阅读,而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对于营造宁静的氛围有着奇妙的作用。它的语言是古典的,但情感是极其真挚和朴素的,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去渲染,反而因为这种坦率而更具穿透力。我尤其喜欢那些涉及家庭教育和对待下属态度的部分,那种既严格又充满温情的复杂情感,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大家长”或“领导者”,其权威并非建立在压迫之上,而是源于无私的责任感和对他人潜能的深刻理解。这种阅读体验,与我之前读过的那些说教意味浓厚的管理学书籍截然不同,它更像是对“人”的本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每次读完,我的心境都会变得格外沉静,仿佛被重新校准了一次人生的坐标轴,对于处理日常中的急躁情绪有着立竿见影的安抚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远超出了单纯的“阅读”范畴,它更像是一份精神投资的凭证。我把它放在手边,不是为了随时翻阅某一个金句,而是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支撑。在遇到重大抉择或感到迷茫时,我有时会随手翻开一页,往往能在不经意间找到那个指引方向的微光。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去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内在世界,一个不受外界风雨轻易动摇的核心。对于那些追求自我成长、希望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极其珍贵且耐人寻味的宝藏。它没有提供即时的成功秘诀,而是提供了一套长远的、关于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方法论。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确保了它绝对不是一本读过一次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会随着人生的阅历不断焕发出新的光芒,值得反复揣摩、终身受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纸张质感,配合着古朴的字体设计,仿佛一打开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我本以为这种经典著作的排版会比较枯燥,但编辑显然在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初翻阅时,那些熟悉的、耳熟能详的篇章,在这样的呈现下仿佛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国学经典的人来说,这种精美的外壳绝对是一个极佳的敲门砖,能让人更有兴趣去深入探究。我个人对这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做法非常赞赏,它让“经典”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常伴身边的精神食粮。至于内容本身,当然是其精髓所在,但单从阅读体验和收藏价值来看,这本实体书的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值得摆在书架上细细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