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社: グラフィック社 (2016/3/7)
言語: 日本語
ISBN-10: 4766128761
ISBN-13: 978-4766128765
発売日: 2016/3/7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寸法: 24.8 x 19 x 1.6 cm
本書中收錄標誌與展開的例子(名片、文具、商店工具、標誌、傳單、網站等),全日本各種行業的標誌都收錄在本書中。介紹商品、企業、設施、活動等的標誌和活動等。收錄日語標誌、英語標誌、各種各樣的標誌、創作方法都刊載其中。
本書ではロゴとその展開例(名刺?ステーショナリー?ショップツール?サイン?ポスター?Web ほか)を、全國様々な業種から収集して収録。商品?企業?ショップ?施設?イベントなどのロゴと展開例を、多數紹介します。日本語のロゴ、英語のロゴ、様々なロゴを収録し、メイキングも掲載。
內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ロゴを用いた、サインやステーショナリー、ポスター、パッケージ、ノベルティ、空間デザイン、Webや動畫…ロゴと展開が目を引く事例を、全國様々な業種から収集して収録。ショップ、企業、施設、商品、イベントに分類し多數紹介する。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快速迭代的數字媒體時代保持品牌符號的辨識度和生命力。這本書給我帶來瞭非常深刻的啓發,尤其是它關於“動態標誌”和“情境適應性設計”的探討。它沒有固守傳統的靜態二維平麵思維,而是引入瞭時間維度和交互維度來重新審視標誌的本質。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如何設計一個能“講述故事”的動態Logo片段的章節,那些案例展示瞭標誌如何在不同用戶行為下展現齣微妙的生命體徵,這種對現代品牌體驗的深刻洞察,是許多傳統設計書籍所欠缺的。它讓我意識到,今天的標誌設計不再是一個靜止的圖章,而是一個有生命、會呼吸的數字化交互界麵的一部分。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在品牌視覺識彆係統(VIS)領域摸爬滾打的設計師,我深知一套好的VI手冊對於項目執行的指導意義。這本書在講解logo延展應用方麵,展現齣瞭教科書級彆的嚴謹性。它不是停留在概念的闡述,而是非常務實地展示瞭如何將一個核心符號,通過邏輯清晰的層級關係,係統地衍生齣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標準化視覺元素。從基礎的色彩規範、輔助圖形的生成,到最終在各種媒介——無論是實體産品包裝、數字界麵,還是大型導視係統——上的落地實踐,每一步都有詳盡的圖例和清晰的說明。這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需要建立和維護品牌一緻性的工作來說,無疑是一份極其寶貴的、可以直接引用的標準範本,極大地提高瞭工作效率和最終成果的專業度。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信息架構設計本身,就是對平麵設計原則的一次完美示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作者似乎深諳讀者的認知習慣,將復雜的理論知識以模塊化的方式呈現。每個章節的邏輯過渡自然且緊密,從基礎的幾何構成原理,到高階的文化符號轉譯,循序漸進,毫無晦澀感。即便是初學者,也能通過豐富的圖示和清晰的文字解析,迅速抓住重點。而且,日文原版特有的那種嚴謹和細膩的文字錶達,使得即便是涉及到抽象的設計概念,也能被準確而富有美感地傳達齣來。這種對內容組織和呈現形式的極緻追求,本身就值得所有設計從業者學習和藉鑒。
評分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對標誌在不同地域和曆史背景下的演變也進行瞭有趣的剖析。它不僅僅關注設計技巧,更深入探討瞭符號學和人類集體意識之間的關聯。例如,它分析瞭一些經典標誌是如何巧妙地利用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原型意象,從而達到跨越語言障礙進行有效溝通的目的。這種深度的文化語境挖掘,讓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規範講解變得生動起來,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我不再隻是把Logo看作一個識彆符號,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承載瞭曆史、文化和商業意圖的復雜信息載體。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從“如何畫”到“為何畫”的升華,非常推薦給所有希望提升設計格局的專業人士。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作者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封麵那種低飽和度的色彩搭配,配閤上燙金工藝的logo處理,立刻就能抓住眼球,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裏麵究竟蘊藏瞭怎樣的設計哲學。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觸感溫潤,即便是印刷復雜的圖形和文字,也能保持極佳的清晰度和層次感。光是翻閱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享受和對設計美學的熏陶。我特彆欣賞它在版式設計上的剋製與大膽,留白的處理恰到好處,既能讓主體元素呼吸,又不顯得空洞,完美詮釋瞭“少即是多”的理念。這本書不僅僅是工具書,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擺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讓人時刻感受到設計之美無處不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