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要义
评分养生月览
评分摄生三要
评分厚厚一本,资料齐备,甚好。
评分养生月览
评分一目之罗不能得鸟,得鸟者,罗之一目耳,众生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种心行,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多人,一人亦然。
评分养生肤语
评分因此说“如来所治毕竟不发”。那么又如何去进行佛的教育法呢?
评分余因止观微暇,聊复披览《养生要集》。其集乃钱彦、张湛、道林之徒,翟平、黄山之辈,咸是好事英奇,志在宝育,或鸠集仙经真人寿考之规,或得采彭铿老君长龄之术,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但有益于养生及招损于后患,诸本先皆记录,今略取要法,删弃繁芜,类聚篇题,分为上下两卷,卷有三篇,号为《养性延命录》,拟补助于有缘,冀凭缘以济物耳。或云此书孙思邈所集。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为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服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如恣意以耽声色,役智而图富贵,得丧恒切于怀,躁挠未能自遣,不拘礼度,饮食无节,如斯之流,宁免夭伤之患也。 吕子日:天地阴阳升降之理,日月精华交合之度,二者何先?子钟离子日:明乎阴阳之升降,使水火真水真火合于一焉,以镇丹田,大药也。可以齐天地矣。其欲轻举欤?则法日月之交会,以阳炼阴,使阴不生焉;以气养神,使神不散焉。然后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矣。是盖有时焉。阴阳之升降,岁以交合者也;日月之往来,月一交合者也;人之气液,昼夜一交合者也。于是时又有四等焉。百岁者,人之常也。自一而至三十者,少壮之时也;六十者,长大之时也;九十者,老耄之时也;百而至于百有二十者,衰落之时也:是谓身中之时焉。十有二辰者,一日也;五日者,一候也;三候者,一气也;三气者,一节也;二节者,一时也。时属于春,阴之中其阳半焉,其气变寒为温;时属于夏,阳之中有阳焉,其气变温为热;时属于秋,阳之中其阴半焉,其气变热为凉;时属于冬,阴之中有阴焉,其气变凉为寒:是谓年中之时焉。月有三旬,其辰三百有六十,其刻三千,其分十有八万。自朔旦至于上弦,阴之中其阳半焉;自上弦至于既望,阳之中有阳焉;自既望至于下弦,阳之中其阴半焉;自下弦至于晦,阴之中有阴焉:是谓月中之时焉。六十分者,一刻也;八刻有二十分者,一时也。时之半,是为一卦,言其卦以定八方焉,论其正以分四位焉。自子而至于卯,阴之中其阳半,以太阴起少阳焉;自卯而至于午,阳之中有阳纯,以少阳而起太阳焉;自午而至于酉,阳之中其阴半,以太阳而起少阴焉;自酉而至于子,阴之中有阴纯,以少阴而起太阴焉:是谓日中之时焉。嗟夫!难得而易失者,身中之时也。其去疾,其来徐者,年中之月也;迅如电光石火者,日中之辰也。夫吾年之壮也,根元固而易为功,千日可以大成矣;年之中也,先圆补之,而后至焉;及其耄也,救护之、辅益之,积小成以至中成,积中成以至还童而止尔。夫天地相去八万四千里,日南至之后,地中之阳升焉。凡一气,旬有五臼,上进于七千里,其旬十有八,其升者至于天,太极而阴生矣。日北至之后,天中之阴降焉。凡一气,旬有五日,下进于七千里,其旬十有八,其降者至于地,太极而阳生矣。盖如循环焉。日月之围,各八百有四十里,既旦之后,六之中起九焉。一之日,其时十有二,魄中之魂进于七千里。旬有五日,则其时一百有八十,魄中之魂进乎八百有四十里,既望之后,九之中起六焉。一之中,其时十有二,魂中之魄进于七十里,旬有五日,则其时一百有八十,魂中之魄进于八百有四十里,亦如循环焉。人之心也、肾也,其相去八寸有四分,阴阳升降与天地同,气液相生气中生液,液中生气与日月同。然天地也、日月也,年之后有年焉,月之后有月焉。人也不究交合之时,损不知补,益不知收,阴交而不知养阳,阳交而不知炼阴,月无损益,日无行持,而吾之年之月则有限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