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实用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秦斌 编
图书标签:
  • 模拟电子技术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路
  • 电子工程
  • 实用电子
  • 技术教程
  • 电子设计
  • 电路原理
  • 基础电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45243
版次:1
商品编码:103190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1
字数:3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作为模拟电路的入门书,首先介绍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如半导体基础、放大电路基础,然后进一步由浅入深地介绍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高频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调制电路、解调电路、集成放大电路、电源电路等原理和技术。书中各章均配有例题及解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所讲解的内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模拟电子技术》尽量把理论图解化,并结合丰富的举例来阐述相关的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适合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学

目录

第1章 半导体基础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非本征半导体
1.1.3 pn结
1.2 半导体二极管
1.2.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符号
1.2.2 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2.3伏安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1.2.4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2.5 二极管应用举例
1.2.6 特殊二极管
1.3 半导体三极管
1.3.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1.3.2 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1.3.3 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3.4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第2章 放大电路的基础
2.1 放大的原理
2.1.1 放大
2.1.2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2.1.3 静态特性
2.1.4 直流和交流的分离
2.2 基本放大电路
2.2.1 工作原理
2.2.2 各部分的波形
2.2.3 偏 置
2.2.4 动态特性
2.2.5 组合特性
2.3 放大倍数
2.3.1 放大倍数
2.3.2 分 贝
2.4 h参数和等效电路
2.4.1 h参数
2.5 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阻抗
2.6 放大电路的分类
第3章 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3.1 RC耦合放大电路的基础
3.1.1 iRC耦合放大的基本电路
3.1.2 电容的作用
3.1.3 用等效电路分析
3.1.4 最佳工作点的求法
3.2 频率特性和电容
3.2.1 信号频率和放大倍数
3.2.2 低频段放大倍数降低的原因
3.2.3 高频段放大倍数降低的原因
3.3 两级iRC7耦合放大电路
3.3.1 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3.3.2 两级RC耦合放大电路
3.4 射极跟随器放大电路
……
第4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第5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6章 高频放大电路
第7章 振荡电路
第8章 调制电路
第9章 解调电路
第10章 集成放大电路
第11章 电源电路

前言/序言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实例解析》 第一章:电工基础与安全规范 本章将系统梳理现代电气系统运行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旨在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内容涵盖了电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等核心要素的物理意义、度量单位及相互关系。我们将深入剖析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并辅以大量实例,演示如何在实际电路分析中应用这些定律。 在交流电部分,重点讲解了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波形特征、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以及相量和相位的概念。阻抗、电抗、功率因数等概念的解析将贯穿其中,并阐述其在电气系统中的重要性。我们会探讨R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现象,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此外,本章还包含了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以及常用的分类。变压器的原理、类型、参数和连接方式也将得到详细阐述,为后续章节理解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奠定基础。 电气安全是重中之重。本章将详细介绍电气操作的安全规程,包括触电的危害、预防措施、急救方法,以及接地、接零、漏电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各种电气测量仪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等)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将予以强调,确保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保障自身和设备的安全。 第二章:常用电气元件与符号识别 本章致力于帮助读者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电气元件的性能、用途及其在电路图中的标准符号。我们将系统介绍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可控硅)、场效应管(MOSFET)等基本电子元器件。对于每一种元件,都会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型号选择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在开关电器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按钮、行程开关、中间继电器等。这些元件是电气控制系统的“神经末梢”和“执行机构”,理解它们的性能至关重要。我们将深入讲解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触点类型(常开、常闭)、线圈电压、额定电流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展示它们在电路中的具体功能。 指示元件,如指示灯、蜂鸣器等,它们的作用是提供状态反馈和报警信号,其选择与连接方式也将进行说明。 此外,本章还将详细介绍常用的电气制图标准和符号。读者将学会识别和理解电路图、控制原理图、接线图中的各种图形符号,这是阅读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础。我们将提供大量的图例,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这些符号的含义,从而能够准确理解电气系统的布局和工作逻辑。 第三章:基本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 本章将聚焦于最基本、最常见的电气控制电路,通过大量实例,引导读者掌握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技巧。 3.1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我们将详细解析实现电机正反转控制的原理。这包括接触器联锁的工作方式,如何通过PLC的输出点控制接触器线圈,以及按钮在正反转控制中的逻辑关系。我们将绘制出完整的控制原理图和 power circuit,并解释每个元件的作用,以及电路的动作流程。 3.2 电机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深入讲解Y-△启动的原理,即在电机启动时降低电压以减小启动电流,待电机转速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切换到全电压运行。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定时器(或PLC定时指令)来控制Y-△切换的延时,并给出详细的电路图和元件选择指南。 3.3 变频器在调速控制中的应用: 介绍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其如何将工频交流电转换为可变频率、可变电压的交流电,从而实现对交流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我们将讲解变频器的基本接线方式(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以及如何通过参数设置来实现正反转、多段速、PID调节等功能。 3.4 恒压供电控制电路: 阐述如何设计和实现恒压供电的控制电路,例如稳压电源的构成,以及其在各种需要稳定电压的设备中的应用。 3.5 自动化流水线基本控制逻辑: 将前面介绍的各种基本控制功能进行整合,设计简单的流水线控制逻辑。例如,如何通过光电传感器、限位开关等输入信号,控制传送带的启停、机械臂的动作等。 在本章的每个实例分析中,我们将强调“先理解原理,再分析电路,后进行设计”的方法论。读者将学会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元件,绘制出功能清晰、逻辑正确的控制电路图,并能对现有电路进行故障分析和排查。 第四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基础与编程 本章将全面介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这一现代工业自动化核心技术,从其基本概念、硬件构成,到实际的编程与应用。 4.1 PLC概述: 详细阐述PLC的定义、发展历程、优势以及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我们将介绍PLC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电源模块,并解析它们各自的功能。 4.2 PLC硬件结构与选型: 讲解不同类型PLC的特点,如固定式PLC和模块式PLC,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依据。我们将介绍PLC的输入/输出(I/O)点配置、扩展能力、通信接口(如Ethernet, RS485)等关键硬件参数。 4.3 PLC编程语言: 重点介绍PLC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Ladder Diagram, LD)、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 IL)、结构化文本(Structured Text, ST)、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 FBD)和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SFC)。我们将以梯形图为例,深入讲解其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对应关系,展示如何将物理世界的开关、传感器等转化为PLC的输入信号,并通过逻辑运算控制输出信号。 4.4 基本PLC指令集详解: 详细介绍PLC中最常用的指令,包括: 输入/输出指令: 如LD (Load)、LDI (Load Inverse)、OR (Or)、ORI (Or Inverse)、AND (And)、ANI (And Inverse) 等,用于读取输入信号和控制输出状态。 逻辑指令: 如OR、AND、XOR等,用于实现复杂的逻辑组合。 定时器指令: 如TON (Timer On Delay)、TOF (Timer Off Delay)、TP (Timer Pulse) 等,用于实现延时功能,例如Y-△启动中的切换延时。 计数器指令: 如CTU (Count Up)、CTD (Count Down) 等,用于实现计数功能,例如统计产品数量。 比较指令: 如EQU (Equal)、NEQ (Not Equal)、GRT (Greater Than)、LES (Less Than) 等,用于对数值进行比较。 传送指令: 如MOV (Move) 等,用于数据块的传送。 数学运算指令: 如ADD (Add)、SUB (Subtract)、MUL (Multiply)、DIV (Divide) 等,用于进行算术运算。 4.5 PLC程序设计步骤与技巧: 提供一套完整的PLC程序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I/O分配、硬件组态、逻辑设计、编写程序、下载与调试。我们将强调程序的可读性、模块化设计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程序调试,以确保程序的稳定运行。 第五章:PLC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实例 本章将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工业自动化应用实例,将前几章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展示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强大能力。 5.1 生产线自动化控制: 实例1:多工位自动化生产线控制。 设计一套能够协同工作的生产线,包括物料输送、工件定位、加工(如钻孔、焊接)、检测、产品分拣等环节。我们将使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输入模块接收来自传感器(光电、接近、限位、编码器)的信号,通过输出模块控制电机、电磁阀、执行器等。程序将包含状态机设计,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顺序联动和并行操作。 实例2:包装机自动化控制。 针对包装机(如液体包装、粉末包装)的进料、计量、封口、切割、输送等工序,设计PLC控制程序。重点讲解如何利用PLC的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配合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 5.2 物料搬运与仓储自动化: 实例3:自动仓储系统(AS/RS)基本控制。 讲解如何利用PLC控制堆垛机在立体仓库中进行货物的存取操作。这包括堆垛机的位置控制(X、Y、Z轴)、货叉的伸缩与升降,以及与上位管理系统的通信。 实例4:输送带系统与分拣控制。 设计复杂的输送带网络,实现物料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自动搬运,并通过PLC控制的分拣装置(如翻板、推杆)将物料导向正确的目的地。 5.3 恒压恒流供水/供气系统控制: 实例5:多泵恒压供水系统。 利用PLC的PID控制指令,结合压力传感器,实现多台水泵的联动控制,以维持管网压力在一个恒定的设定值。讲解如何进行PID参数的整定,以及系统的冗余设计。 实例6:变频调速空气压缩机站控制。 使用PLC控制变频器,根据用气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空压机的转速,实现节能降耗。同时,控制储气罐的压力,并通过PLC逻辑进行设备启停和故障报警。 5.4 简单机器人运动控制集成: 实例7:协作机器人配合生产线运作。 讲解如何通过PLC与简单的工业机器人(如SCARA机器人、Delta机器人)进行通信和联动。PLC负责整体流程的调度,向机器人发送运动指令,并接收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反馈信号,实现人机协同工作。 在每个实例中,除了提供完整的控制原理图和PLC梯形图程序,我们还将详细分析程序的设计思路、逻辑流程、关键指令的应用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们将强调如何根据实际的工况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PLC型号、I/O模块、传感器和执行器,并进行有效的系统集成。 附录: 常用电气元件选型指南 PLC通信协议简介 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排除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都很不错,翻起来手感很好,而且字体大小适中,排版也比较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系统地学习一下关于滤波器和信号调理方面的知识,因为我工作的领域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模拟信号。书中关于滤波器章节的讲解,从最基础的巴特沃斯、切比雪夫滤波器,到更复杂的萨伦-Key滤波器,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设计步骤。这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帮助。我之前在做一个音频处理系统的时候,就需要设计一个性能优良的低通滤波器,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去查阅资料,走了不少弯路,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肯定能省很多力气。此外,书中关于信号调理的章节,也涵盖了各种常用的技术,比如放大、衰减、隔离、阻抗匹配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比较欣赏的是,书中在讲解这些技术的时候,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结合实际的电路实例,分析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使得我不仅能够理解技术原理,还能掌握实际的设计方法。这本书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内容丰富、讲解透彻、实用性强,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模拟电子技术参考书。

评分

我之前一直觉得模拟电路的学习过程会比较枯燥,各种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让人望而却步。但读了《实用电子技术:模拟电子学》之后,我的这种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会让你觉得只是在背诵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能让你理解为什么电路会这样设计,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关于各种集成运放的详细介绍,它不仅讲解了它们的基本原理,还列举了许多实际的电路应用,比如如何用运放搭建各种有源滤波器,如何实现信号的精密测量。这些内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性。另外,书中对电源和传感器接口部分的讲解也相当到位。在做项目时,电源部分的稳定性和噪声控制往往是决定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而书中对各种稳压电路和滤波电路的介绍,让我对如何设计一个可靠的电源有了更深的认识。至于传感器接口,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实用的电路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来自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信号。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思考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这些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我拿到这本《实用电子技术:模拟电子学》的时候,并没有立刻投入阅读,而是先随意翻了几页,想看看它大概是个什么风格。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并没有提供太多我意料之外的“新知”。我本身在电子工程领域已经工作了好几年,对于模拟电路这块,算是比较熟悉的。书中关于运算放大器的各种经典应用,比如差分放大器、同相/反相放大器、积分器、滤波器等等,这些内容我早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学过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用到。当然,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还是比较扎实的,逻辑清晰,推导过程也比较严谨,对于那些基础不牢固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参考。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复杂电路的分析,比如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以及各种反馈机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如果我刚开始接触模拟电路,这本书肯定会给我带来很多启发。但对于我而言,它更像是一本“回忆录”,勾起了我很多关于过去学习和工作的点滴回忆。偶尔翻到某些章节,会想起当初为了解决某个电路问题而熬过的夜晚,以及最终豁然开朗的喜悦。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和全面性,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模拟电路知识体系,这对于任何一个从事电子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

这本《实用电子技术:模拟电子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朴实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片,一看就知道是那种走实用路线的书。我当初买它,主要是想巩固一下自己对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毕竟在数字时代,模拟电路依然是很多核心技术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射频、音频、电源管理等等。这本书的章节安排,我感觉还是挺循序渐进的,从最基本的元器件特性,比如电阻、电容、电感,到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各种工作原理和应用,都讲得比较透彻。特别是对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开关作用,还有不同偏置方式下的电路分析,书中给出的例子和推导过程都相当清晰。我比较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会穿插一些实际的电路设计小技巧,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器件参数,如何避免寄生效应,这些都是课堂上很少会深入讲到的。而且,书中给出的电路图,大部分都是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这对于我这种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发明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我之前在做的一个小项目,遇到了信号耦合的问题,查阅了好多资料都没能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后来翻到这本书里关于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的章节,茅茅塞顿开,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思路。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结合得挺好,适合初学者入门,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工程师进行知识梳理和技能提升。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风格,我个人觉得还是挺贴近专业领域的,没有那种生硬的、为了翻译而翻译的感觉。很多专业的术语,比如“跨导”、“迁移率”、“噪声系数”等等,都用得相当准确,这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我比较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一些关键概念的时候,会举出一些贴近实际应用的例子。比如,在讲到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时,书中就详细分析了不同噪声源的贡献,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器件和优化电路结构来降低整体噪声。这对于我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高灵敏度传感器信号采集项目,提供了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电路时,往往只关注核心功能是否实现,而忽略了那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比如滤波器的选择、电源的稳定性、接地方式等等。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些细节方面给了我很多提示。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高频模拟电路的部分印象深刻,讲解了阻抗匹配、传输线效应以及射频器件的特性,这对于我以往只关注低频电路的经验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虽然我对其中的一些数学推导不是每一次都能完全跟上,但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实践指导,却能让我受益匪浅。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工具书,每次翻阅都能有所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