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中國曆史大辭典(全6冊 精裝) | 齣版社: 上海辭書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0-9-1 |
| 作者: 鄭天挺,譚其驤 主編 | 開本: 16開 | 印刷時間:2010-9-1 |
| 定價: 899 | 頁數: 3502 | 版次印次:第1版第1次 |
| ISBN號: 9787532627653 | 紙張: 膠版紙 | 字數:10970000 |
本書共收詞近7萬條,字數達1100萬字,貫通古今,係統完整,包羅瞭中國從先秦時代到清朝滅亡的各個斷代史和大量專門史的重要內容。舉凡曆史學科的名詞術語、古國朝代、政權年號、民族部落、階級階層、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社團組織、史籍文獻、典章製度、社會經濟、風俗禮儀、文物考古、科技發明、中外關係等,應有盡有,喊闊中國古代政治、軍事、思想、文化、教育、法律、科技等各個領域。全書還附有1745幅圖片,5項附錶,24幅各朝代曆史地圖,被認為上當今世界上全麵、的中國曆史百科全書。
新中國部由國傢組織編纂的特大型曆史專科詞典
1.收錄全麵:本辭典原分先秦史捲、秦漢史捲、魏晉南北朝史捲、隋唐五代史捲、宋史捲、遼夏金元史捲、明史捲、清史捲(上)、清史捲(下)、民族史捲、曆史地理捲、思想史捲、史學史捲、科技史捲等十四個分捲齣版,現匯編成上、下兩捲。收詞上起遠古時代,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共收詞目67154條。
2.編排規範:本辭典所用字體,以《簡化字總錶》和《批異體字整理錶》為準。但對少數可能被誤解的簡化字和選用字,在詞目中括注繁體字或異體字。個彆人名、地名在詞目和釋文中也酌情保留繁體字或異體字。
3.認定:對於學術上有爭議的問題,已有定論者,按定論介紹;尚無定論者,則以一說為主,諸說並存。
4.檢索方便:本辭典正文按詞目的首字筆畫數和起筆筆形順序排列。書前刊有詞目錶,以便檢索。
5.圖文並茂:為幫助讀者理解釋文,本書附有圖片1745幅。書末附錄有《中國曆代世係錶》、《中國曆史紀年錶》、《中國曆史大事年錶》、《中國曆代戶籍、人口、墾田總數錶》、《中國曆代度量衡演變錶》以及中國曆史地圖24幅。另附有《詞目首字四角號碼索引》,供查閱。
凡例
詞目錶
正文
附錄
附錄一 中國曆代世係錶
附錄二 中國曆史紀年錶
附錄三 中國曆史大事年錶
附錄四 中國曆代戶籍、人口、墾田總數錶
附錄五 中國曆代度量衡演變錶
中國曆史地圖
詞目首字四角號碼索引
中國曆史悠久,積存瞭浩繁的文獻典籍,留下瞭豐富的曆史遺産。運用辭書的形式,整理和傳播具體的曆史知識,是近代通行的一種科學方法。我國在二十世紀初年已開始編纂新體的綜閤性辭書,但《中國曆史大辭典》的編纂,在舊中國並沒有也不可能付諸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我國學者曾提齣編纂曆史辭典的倡議,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起,組織中國曆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籌組此事,得到全國各地曆史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各地曆史學傢的積極響應和支持。1979年商定編纂體例和工作計劃,著手組織編寫。
《中國曆史大辭典》包括漫長的曆史時期,涉及廣泛的知識領域。為便於編纂工作的進行,同時考慮到讀者的需要,整個編纂工作分為兩個階段,即先齣版分捲,再編纂匯編本。本書收詞上起傳說中的遠古時代,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分捲本依據曆史朝代和專門領域分為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夏金元、明、清(上、下)和民族史、曆史地理、思想史、史學史、科技史等十四捲。各捲聘請主編和編輯委員,依據統一體例,分頭進行編纂,自1984年起開始陸續齣版。1994年,在各分捲編纂工作全部完成之後,由編委會責成中國曆史太辭典編纂處組成匯編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匯編本的編纂工作。首先由各分捲主編負責對分捲內容進行修訂,同時由匯編工作小組組織撰寫典章製度類的通貫條目。在此基礎上,再、由匯編工作小組與上海辭書齣版社對各分捲交叉、重復條目進行整理閤並,共同完成匯編本的編纂工作。整個工作曆時三年。
評價三 最近迷上瞭做一些古代戰爭復盤的課題研究,對兵器、戰術和地理環境的細節要求極高。過去我都是分散在好幾本不同的典籍裏尋找零星信息,效率極低。這套《中國曆史大辭典》的齣現,簡直是解救瞭我這個“細節控”。我專門測試瞭一下關於宋代“火藥武器”的詞條,結果發現裏麵不僅詳細列舉瞭“突火槍”“震天雷”等幾種主要火器的原理和應用時間,還附帶瞭相關的曆史記載齣處,這種嚴謹性是市麵上大多數百科全書無法比擬的。而且,這六冊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像是把中國曆史的各個維度——從政治到軍事,從經濟到文化——都做瞭精細的“切片”和“重組”,需要係統性瞭解時可以按捲查閱,需要快速定位某個特定概念時,大辭典的主體部分能立刻給齣答案。對於我這種追求學術精確度的用戶而言,這套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評價一 這本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們的福音!我前段時間一直在尋找一本內容詳實、體係完整的中國曆史工具書,市麵上很多要麼內容過於淺顯,要麼就是側重於某個特定時期的敘述,難以形成一個全麵的知識框架。直到我入手瞭這套《中國曆史大辭典 中國曆史知識百科 曆史年錶 曆史大辭典工具書(套裝全6冊 精裝)》,纔真正體會到瞭什麼叫“一網打盡”。光是那個“大辭典”部分,裏麵的詞條數量和深度就令人咋舌,無論是古代的官職製度、重要的曆史事件,還是鮮為人知的人物和文化概念,幾乎都能查到清晰的解釋和準確的年代定位。我特彆喜歡它將“知識百科”和“年錶”結閤的方式,當我在閱讀某個朝代的興衰時,可以隨時翻閱年錶部分進行交叉比對,時間綫的概念一下子就清晰立體起來,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瞭。對於我這種喜歡深入研究曆史脈絡的人來說,這套書的精裝質量也讓人非常滿意,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像是在對待一部傳世之作。它不僅僅是工具書,更像是我個人曆史研究室裏的一個核心基石。
評分評價五 這套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信息密度”與“可讀性”達到瞭一個奇妙的平衡點。我之前嘗試過其他大部頭的曆史辭典,往往因為術語過於專業或者解釋過於冗長而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套書的行文風格卻顯得非常平易近人。舉個例子,我本來對明清時期的“鄉紳”階層概念不太明確,查閱瞭其中的百科部分,它的解釋清晰地勾勒齣瞭這個群體的社會地位變遷和權力結構,用詞精準卻不堆砌復雜的學術行話。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在解釋曆史名詞時,往往會配上簡潔的圖示或錶格來輔助理解,比如解釋復雜的官僚體係層級時,一個清晰的結構圖勝過韆言萬語。對於自學者來說,這種貼心的設計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讓曆史知識的吸收過程變得高效且充滿樂趣,而不是一種枯燥的記憶負擔。它真正做到瞭“工具”和“百科”的完美融閤。
評分評價四 我購買這套書時,最看重的是它作為“工具書”的實用價值,特彆是它的裝幀和耐用性。因為我工作性質,需要經常攜帶和翻閱參考資料,平裝本往往用不瞭多久就會散頁或者磨損嚴重。這套全精裝的配置確實讓人放心,書脊的連接處理得非常牢固,即便是反復翻閱不同冊次,也絲毫沒有鬆動的跡象。特彆是那本附贈的“曆史年錶”,采用瞭特殊的紙張,拉伸和摺疊的耐受度很高,方便在案頭攤開進行跨年度的對比研究。內容上,我注意到它在處理一些有爭議的曆史事件時,通常會呈現主流觀點並注明不同學者的見解,這種客觀中立的態度,比那些帶有明顯傾嚮性的曆史讀物要可靠得多。這套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其本身的定價,它更像是一種對係統性曆史知識的長期投資。
評分評價二 說實話,我買這套書的初衷其實是為瞭給孩子準備曆史競賽的參考資料,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下的單,結果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們都知道,很多工具書為瞭追求大而全,往往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但這一套六冊的配置,明顯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我隨便翻瞭其中關於先秦時期的那部分,裏麵對“井田製”和“分封製”的解析,不僅清晰地描述瞭製度的運作,還引用瞭大量的史料進行佐證,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既能建立基礎認知,又不至於被過於晦澀的學術語言勸退。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曆史年錶的處理方式,它不是簡單的時間羅列,而是將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關鍵事件並置對比,讓你能直觀地感受到漢唐盛世時,同時期西方的局勢是怎樣的,這種宏大敘事的視角,極大地拓寬瞭視野。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也體現瞭對閱讀體驗的重視,長時間查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對於需要高強度信息處理的學習者來說,這點非常重要。
評分書是正品 不錯的 包裝挺好
評分書收到瞭,發票沒給我
評分書是正品 不錯的 包裝挺好
評分包裝精美,對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東西還行
評分正版,客服態度也好。發現沒有發票後及時給補寄瞭發票。推薦。
評分包裝精美,對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
評分圖書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