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智慧九宫:柏杨谈社会
原价:15.00元
作者:柏杨,蔡志忠 绘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108027733
字数:40000
页码:14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柏杨、蔡志忠首度合作,以彼此不同的方式对中国文化内核进行了一番轻松幽默的检视。柏杨专注于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从百姓日常关心的话题引发开去,于嬉笑怒骂中谈古论今,讲述切身经验;蔡志忠则长于发现中国古典文化中美好的一面,以漫画的笔法将它们逐一表现。二人联袂,希望能够引发更多读者亲近与了解中华文化,发现其美好,思考其问题。
内容提要
印顺导师在倡导“人间佛教”的观念时认为,佛教不是服务死人的教而是生人的教,因为“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印顺导师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间”,“以人类为本”的佛法,这样的观念也正是要我们“活在当下”,印顺导师传承了中国人的哲思与智慧。
谈到中国人的智慧,就不得不谈到九宫图。近来日本流行所谓的SUDOKU数独游戏,九宫图格上留着几个空白部分等待填上数字,让加起来的数字无论是横的或是直的还是对角线都能够出现有意义的数字。简单的九宫格数字就是从一到九排列,总数相加是四十五,直的横的对角相加都是十五。复杂的九宫格,随着数字的变化,也增加了运算的难度。所谓的九宫指的就是东、西、南、北、中五方再加上东南、西南、东北与西北四隅,也就是将整个宇宙时空化约成为九宫图格,因此九宫图格的变化,实际上就是空间的变化,中国人重视变化的空间与变化的自己。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世界万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也就是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所说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我们活在世上重要的就是了解变化的自己与变化的时空,然后好好地活在当下。
《周易参同契》说:“观河图以知天象,观洛书以知地理。”洛书九宫图,事实上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在这五方四隅内,不只是“数”的运算而已,更暗合宇宙万物变化的道理,从而在变化的时间与空间中,找到一个身心安顿的方法,在变化世界的版图中,找到智慧的灵犀。智慧九宫,世界万物与事沧桑变化,皆化九宫尽在其中。
目录
看我的造化和蔡志忠的神功
种树的人
智慧九宫
柏杨谈社会
文化篇
教育篇
医药篇
政治篇
作者介绍
柏杨,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现居台湾。1968年因刊出一张漫画触怒台湾当局,被定以“侮辱元首”等罪名,被捕入狱,身居囹圄九年多,在狱中,他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等书稿。主要从事小说
文摘
序言
《智慧九宫:柏杨谈社会》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读物,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柏杨先生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厚的学养,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剖析。他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适的现实,反而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揭示了潜藏在文明表象之下的种种问题。书中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探讨,虽然充满争议,但却引人深思。他不是简单地指责,而是深入分析了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环境对国民性格的影响。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自己的对话,审视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柏杨先生的文字,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直指问题的核心,让人无法回避。他对于“酱缸文化”的描绘,更是将个体在群体中逐渐丧失自我,被同质化的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本书,让我开始质疑那些被奉为真理的观念,开始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它是一本挑战权威、挑战陈规的书,也是一本关于自我觉醒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的解放,也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追求自由的决心。
评分《智慧九宫:柏杨谈社会》这本书,像是一剂猛药,直击人性的弱点和社会体制的弊端。柏杨先生的文字,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而是以一种 unfiltered 的方式,将他观察到的、思考到的关于中国社会的一切,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对于历史的鞭挞,对于现实的讽刺,充满了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尊严被剥夺的描绘,那种压抑和窒息感,在字里行间油然而生。这本书并非旨在提供慰藉,而是旨在引发思考,甚至可以说是引发痛苦的思考。它逼迫读者走出舒适区,审视那些被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逻辑。柏杨先生的批判,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他的目光犀利,他的语言精准,他能够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用最通俗的语言,最形象的比喻,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过目难忘。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思想的“手术”,虽然过程可能伴随着疼痛,但最终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加清醒,更加健康。
评分读完《智慧九宫:柏杨谈社会》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柏杨先生以他那犀利而深刻的笔触,剖析了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种弊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民性、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社会现实的忧思。这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像一位长者在娓娓道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社会现象抽丝剥茧,呈现出令人警醒的真相。他对于“丑陋的中国人”的探讨,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如今看来,许多论断依然掷地有声。他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反而直面惨淡的人生,用一种近乎悲壮的情怀,呼唤着个体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书中对于封建糟粕、官场文化、以及集体主义思维对个体自由的压制,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读罢此书,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种对不合理现象的麻木,对既定规则的盲从,在柏杨先生的笔下显得尤为刺眼。这本书迫使我走出舒适区,开始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声。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身上那些不愿意承认的缺点,同时也激发了我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勇气。
评分刚拿到《智慧九宫:柏杨谈社会》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而翻开书页,更是被柏杨先生那如刀锋般锐利的文字所折服。他以一种近乎冷峻的理性,剖析了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种种困境,以及这些困境如何塑造了国民的性格和行为模式。书中对“奴性”、“盲从”、“愚昧”等国民性弱点的深刻批判,并非是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对历史和社会环境如何塑造这些弱点的溯源。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思想辩论,柏杨先生提出的观点,虽然尖锐,但却极具启发性。他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我特别欣赏他那种不畏权势、不惧争议的独立精神,他敢于说出那些被掩盖的真相,敢于挑战那些被奉为圭臬的陈规。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会习惯于随波逐流,为什么我们会害怕与众不同,为什么我们会对不公义视而不见。它是一本关于自我反省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社会批判的书。读完之后,我对中国社会的许多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追求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信念。
评分《智慧九宫:柏杨谈社会》给我带来的震撼,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颤栗。柏杨先生的文字,仿佛带着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切开了中国社会肌体的各个角落,将那些潜藏的病灶暴露无遗。他对于历史的解读,不是简单的史实堆砌,而是深入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性弱点和社会根源。每一次翻开书页,都像是在与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对话,他的话语中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沉甸甸的思考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对“酱缸文化”的生动比喻,那种个体被集体同化、丧失个性的状态,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书中对权力腐败、愚昧迷信、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的揭露,虽然带着浓重的悲观色彩,但正是这种不加掩饰的批判,才更能触动人心。它不是为了迎合读者,而是为了唤醒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发人深省的句子,思考自己是否也身处其中,是否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本书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打破了我舒适的壁垒,让我开始正视那些不愿面对的现实。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对最丑陋事物的深刻洞察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