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伏義九九:柏杨谈历史
原价:15.00元
作者:柏杨,蔡志忠 绘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108027726
字数:60000
页码:1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柏杨、蔡志忠首度合作,以彼此不同的方式对中国文化内核进行了一番轻松幽默的检视。柏杨专注于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从百姓日常关心的话题引发开去,于嬉笑怒骂中谈古论今,讲述切身经验;蔡志忠则长于发现中国古典文化中美好的一面,以漫画的笔法将它们逐一表现。二人联袂,希望能够引发更多读者亲近与了解中华文化,发现其美好,思考其问题。
内容提要
三国时代注解《九章算术》的大数学家刘徽说:“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刘徽认为环抱八卦,手握算筹,完全是一派智者形象的古代圣人伏羲,是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物。的确,伏羲可说是中国的智慧起源,伏羲氏并不是单一个体,而是一个整合型的代表人物,就像我们看文字的创造者仓颉一样,仓颉绝不会是文字的创造者,文字起源源远流长,仓颉是文字发展中集合众人智慧的杰出整理者。
古代的圣哲以女娲与伏羲具代表性,女娲抟黄土造人炼石补天被视为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智慧的起源。在女娲与伏羲像中,伏羲在右手拿着画方的矩,女娲在左手持画圆的规。
到了春秋时代,伏羲的“九九之术”已经是老少成宜琅琅上口的歌诀了。齐桓公初登君位励精图治,于是贴榜示广征四方贤才,有一个老翁也跑来应征,齐桓公问他有什么样的本事才华,老翁回答说他会唱九九歌,懂得九九乘法表。齐桓公认为这并不算是什么特别的才华,老翁回答说,虽然这不是什么本领,但是如果连他这名只会唱九九歌的人都可以受到重用,还怕没有真正有本事的人来投靠吗。齐桓公觉得说得有道理,于是任用他当大夫,果然因此吸引许多人才归附。
伏羲代表着中国的智慧起源,自伏羲以降其智慧一部分成为算术,另一部分变化成为《易经》,还有一部分形成了河图、洛书的观念,更有另一部分形成了汉字的起源。智慧的传承是如此的恢弘久远。至少在明朝中叶以前,中国人的智慧广博精深,为西方世界所欲追求仿效的,明朝中叶以后逐渐走下坡,甚至在西方的船坚炮利下即使如清朝大臣张之洞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还是没能学会体与用。
不是我们学不会,而是丧失了一份应有的自信,我们要找回的就是这份自信,源自伏羲作九九以分六爻。中华文化的智慧从九九乘法开始。
目录
看我的造化和蔡志忠的神功
种树的人
伏羲九九
柏杨谈历史
作者介绍
柏杨,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现居台湾。1968年因刊出一张漫画触怒台湾当局,被定以“侮辱元首”等罪名,被捕入狱,身居囹圄九年多,在狱中,他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等书稿。主要从事小说
文摘
序言
这次的购书经历,我最看重的是作者的观点是否能够给我带来新的启发。这本书无疑做到了。作者在解读历史时,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洞察力,他能够从宏观的层面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又能够深入到微观的细节,揭示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的微妙联系。他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仿佛一位说书人,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他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不随波逐流,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为读者构建一个全新的历史图景。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它激发了我对历史更深层次的思考,也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次购书的体验实在太棒了,从下单到收货,每一个环节都让我觉得非常满意。快递小哥非常敬业,冒着严寒(或者酷暑,取决于实际情况)准时送达,包装也很仔细,书本完好无损。打开包裹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纸墨香让我心旷神怡,这大概是所有爱书人都懂的幸福感吧。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独具匠心,简洁大气又不失内涵,一看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翻开书页,字体大小适中,排版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特别喜欢纸张的质感,略带一点点粗糙,却又不会刮手,翻页时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书中的故事。虽然我才刚刚开始阅读,但已经能感受到作者驾驭历史的深厚功力,那些看似遥远的人物和事件,在他的笔下变得鲜活生动,引人入胜。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在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去探索那些尘封的过往。
评分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读过不少历史类的书籍,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它的视角非常独特,不落俗套,常常能从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去审视历史事件,从而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作者的文笔犀利而又不失幽默,将那些严肃的历史话题处理得妙趣横生,让我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历史细节的把握,那些被人们忽略的细枝末节,在他眼中却能成为解读历史的关键线索。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故事,更是在通过“过去”来反思“现在”和“未来”。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枯燥的年代表,而是充满了人性、智慧和深刻教训的活生生的叙事。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深刻的交流,受益匪浅。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的分量。不是指物理上的重量,而是知识的厚重感。从封面上那独特的名字,我便能预感到这将是一场关于历史的深度探索。我一直对历史的演变过程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影响深远的转折点和关键人物。这本书似乎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它不仅仅是陈述史实,更像是与历史对话,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解读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却未必真正理解的事件。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他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却又充满洞察力的方式,将复杂的历史脉络抽丝剥茧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年代,感受到了那些伟大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历史知识,更是为了理解历史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影响。
评分作为一名初次接触这类历史读物的读者,我原本以为会读起来比较吃力,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深奥的历史知识娓娓道来。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中,每到一处,都会细致地讲解,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历史的脉络和事件的因果。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那些引人深思的评论,它们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更是对人性、社会和文明的深刻洞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和系统的认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