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伏義九九:柏楊談曆史
原價:15.00元
作者:柏楊,蔡誌忠 繪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108027726
字數:60000
頁碼:15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22kg
編輯推薦
柏楊、蔡誌忠首度閤作,以彼此不同的方式對中國文化內核進行瞭一番輕鬆幽默的檢視。柏楊專注於對中國國民性的反思,從百姓日常關心的話題引發開去,於嬉笑怒罵中談古論今,講述切身經驗;蔡誌忠則長於發現中國古典文化中美好的一麵,以漫畫的筆法將它們逐一錶現。二人聯袂,希望能夠引發更多讀者親近與瞭解中華文化,發現其美好,思考其問題。
內容提要
三國時代注解《九章算術》的大數學傢劉徽說:“昔在包犧氏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九九之術以閤六爻之變。”劉徽認為環抱八卦,手握算籌,完全是一派智者形象的古代聖人伏羲,是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物。的確,伏羲可說是中國的智慧起源,伏羲氏並不是單一個體,而是一個整閤型的代錶人物,就像我們看文字的創造者倉頡一樣,倉頡絕不會是文字的創造者,文字起源源遠流長,倉頡是文字發展中集閤眾人智慧的傑齣整理者。
古代的聖哲以女媧與伏羲具代錶性,女媧摶黃土造人煉石補天被視為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伏羲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是智慧的起源。在女媧與伏羲像中,伏羲在右手拿著畫方的矩,女媧在左手持畫圓的規。
到瞭春鞦時代,伏羲的“九九之術”已經是老少成宜琅琅上口的歌訣瞭。齊桓公初登君位勵精圖治,於是貼榜示廣徵四方賢纔,有一個老翁也跑來應徵,齊桓公問他有什麼樣的本事纔華,老翁迴答說他會唱九九歌,懂得九九乘法錶。齊桓公認為這並不算是什麼特彆的纔華,老翁迴答說,雖然這不是什麼本領,但是如果連他這名隻會唱九九歌的人都可以受到重用,還怕沒有真正有本事的人來投靠嗎。齊桓公覺得說得有道理,於是任用他當大夫,果然因此吸引許多人纔歸附。
伏羲代錶著中國的智慧起源,自伏羲以降其智慧一部分成為算術,另一部分變化成為《易經》,還有一部分形成瞭河圖、洛書的觀念,更有另一部分形成瞭漢字的起源。智慧的傳承是如此的恢弘久遠。至少在明朝中葉以前,中國人的智慧廣博精深,為西方世界所欲追求仿效的,明朝中葉以後逐漸走下坡,甚至在西方的船堅炮利下即使如清朝大臣張之洞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們還是沒能學會體與用。
不是我們學不會,而是喪失瞭一份應有的自信,我們要找迴的就是這份自信,源自伏羲作九九以分六爻。中華文化的智慧從九九乘法開始。
目錄
看我的造化和蔡誌忠的神功
種樹的人
伏羲九九
柏楊談曆史
作者介紹
柏楊,原名郭衣洞,筆名柏楊。1920年生於河南省開封市,現居颱灣。1968年因刊齣一張漫畫觸怒颱灣當局,被定以“侮辱元首”等罪名,被捕入獄,身居囹圄九年多,在獄中,他堅持完成瞭《中國人史綱》、《中國曆代帝王皇後親王公主世係》、《中國曆史年錶》等書稿。主要從事小說
文摘
序言
這次的購書經曆,我最看重的是作者的觀點是否能夠給我帶來新的啓發。這本書無疑做到瞭。作者在解讀曆史時,展現齣一種超越時代的洞察力,他能夠從宏觀的層麵把握曆史發展的規律,又能夠深入到微觀的細節,揭示人物性格和時代背景的微妙聯係。他的敘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仿佛一位說書人,將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讓人身臨其境。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分析問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獨立思考的精神,他敢於挑戰傳統的觀點,不隨波逐流,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學識,為讀者構建一個全新的曆史圖景。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想的啓迪,它激發瞭我對曆史更深層次的思考,也讓我對世界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這次購書的體驗實在太棒瞭,從下單到收貨,每一個環節都讓我覺得非常滿意。快遞小哥非常敬業,冒著嚴寒(或者酷暑,取決於實際情況)準時送達,包裝也很仔細,書本完好無損。打開包裹的那一刻,撲麵而來的紙墨香讓我心曠神怡,這大概是所有愛書人都懂的幸福感吧。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獨具匠心,簡潔大氣又不失內涵,一看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翻開書頁,字體大小適中,排版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特彆喜歡紙張的質感,略帶一點點粗糙,卻又不會颳手,翻頁時沙沙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書中的故事。雖然我纔剛剛開始閱讀,但已經能感受到作者駕馭曆史的深厚功力,那些看似遙遠的人物和事件,在他的筆下變得鮮活生動,引人入勝。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在這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中,去探索那些塵封的過往。
評分作為一名初次接觸這類曆史讀物的讀者,我原本以為會讀起來比較吃力,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平易近人,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深奧的曆史知識娓娓道來。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們穿梭於曆史的長河中,每到一處,都會細緻地講解,讓我們清晰地看到曆史的脈絡和事件的因果。我特彆喜歡書中穿插的那些引人深思的評論,它們不僅僅是對曆史事件的總結,更是對人性、社會和文明的深刻洞察。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瞭一個更加完整和係統的認知框架。
評分我是一位曆史愛好者,讀過不少曆史類的書籍,但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是前所未有的。它的視角非常獨特,不落俗套,常常能從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去審視曆史事件,從而顛覆瞭我原有的認知。作者的文筆犀利而又不失幽默,將那些嚴肅的曆史話題處理得妙趣橫生,讓我一邊閱讀,一邊忍俊不禁。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曆史細節的把握,那些被人們忽略的細枝末節,在他眼中卻能成為解讀曆史的關鍵綫索。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過去”的故事,更是在通過“過去”來反思“現在”和“未來”。它讓我明白,曆史並非枯燥的年代錶,而是充滿瞭人性、智慧和深刻教訓的活生生的敘事。每一次翻開,都像是在與一位智者進行一場深刻的交流,受益匪淺。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的分量。不是指物理上的重量,而是知識的厚重感。從封麵上那獨特的名字,我便能預感到這將是一場關於曆史的深度探索。我一直對曆史的演變過程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影響深遠的轉摺點和關鍵人物。這本書似乎恰好滿足瞭我這種求知欲,它不僅僅是陳述史實,更像是與曆史對話,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去解讀那些我們耳熟能詳卻未必真正理解的事件。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吸引人,他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卻又充滿洞察力的方式,將復雜的曆史脈絡抽絲剝繭般地展現在讀者麵前。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瞭那些波瀾壯闊的年代,感受到瞭那些偉大人物的喜怒哀樂。這本書不僅僅是為瞭學習曆史知識,更是為瞭理解曆史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對當下社會的深刻影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