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图说中国历史·地图上的中国史 全套22幅 | ||||||||||||||||||
| 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
| 书号: | ISBN 9787503190155 | ||||||||||||||||||
| 审图号 | GS(2016)222 | ||||||||||||||||||
| 版印次: | 2018年 | ||||||||||||||||||
| 幅面: | 575mmX870mm | ||||||||||||||||||
| 语种: | 中文 | ||||||||||||||||||
| 装帧: | 精装带盒装 | ||||||||||||||||||
| 净重: | 1.9kg | ||||||||||||||||||
| 定价: | 330元 | ||||||||||||||||||
内容简介:
《图说中国历史地图上的中国史》以中国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中国历史上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防水、耐折、撕不烂。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历史地图展示各个时期的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详细解读各个时期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城市图说:以地图的形式解读各个时期的城市。
历史名人:详解风云人物,评析名人的历史价值。
逸闻趣事:笑看历史趣事,正解逸闻传说。
历史长河:以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全方位展现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
历史时间轴:选取各个时期的关键历史节点事件,以时间轴的形式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中。
西史对照:简述与中国同时期西方的重要历史事件,分析东西方的历史联系和影响。
历史比例尺:以地图比例尺的图解样式展现各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时间位置和比例。
编辑推荐:
22张大幅面疆域版图,一览历史上中国版图的变迁。
30多万字的行文解读,为您全面展现磅礴的中国历史。
200多幅地图,全面剖析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00余件精选文物,带您走进中华民族辉煌的年代。
100多幅传世名画,重现华夏文明的艺术风采。
200多幅景观图片,在现实中探寻历史的遗迹,为您系上古今历史的纽带。
9大栏目、3类辅文,以不同的专题全面解读了中国历史,为您再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画卷
老实说,我一开始购买这套《中国历代版图历史长河图》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因为市面上类似的地图集很多,但往往要么过于简略,要么过于专业,难以被普通读者所理解。然而,当我拆开包装,看到这22幅地图时,我感到非常惊喜。地图的印刷质量极佳,色彩饱满且过渡自然,即使是小字体的地名和标注也清晰可见,这一点对于我这种视力不太好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更难得的是,这些地图并非简单地罗列疆域,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例如,在描绘唐朝疆域图时,我注意到地图上不仅标出了王朝的统治范围,还巧妙地标注了一些当时重要的丝绸之路节点,以及与周边民族政权的互动区域。这种细节处理,让我在理解唐朝的辉煌时,更能感受到其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地理环境的制约。我试着将地图展开,挂在我的书房墙上,每当我阅读历史书籍遇到关于地理位置的问题时,都能立刻查阅,这种直观的对照,极大地加深了我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而且,地图上的图说部分,虽然没有像厚厚的史书那样详尽,但提炼的都是关键信息,能够帮助我快速抓住重点,避免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迷失方向。这套地图不仅是工具书,更是一件艺术品,它将历史的厚重与地理的广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评分这套地图真的太震撼了!我一直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种宏观的视角。拿到这套《2018 图说中国历史地图上的中国史》,简直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首先,它的尺寸就非常惊人,57.5x87厘米,这可不是一般的地图,每一幅都像一幅精美的壁画,细节丰富到让人目不暇接。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只是盯着第一幅地图发呆,试图从中辨认出各个朝代的疆域变化,从遥远的夏商周,到气势恢宏的秦汉唐宋,再到近代中国的变迁,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脉,似乎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地图上的标注也非常清晰,文字虽然小,但字迹锐利,不会模糊。而且,它不仅仅是一张张静态的地图,配上的图说更是点睛之笔,将文字历史与地理图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版图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国家力量的扩张与收缩。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关键历史事件发生地的标注,比如长平之战、赤壁之战,当我看到地图上具体的地理位置时,那些在课本上读到的故事瞬间变得鲜活立体起来。这套地图太适合我这种喜欢“看”历史的人了,它让枯燥的年代和疆域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必备神器。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地图集”这种东西有些刻板印象,觉得无非就是一堆密密麻麻的线条和地名,枯燥乏味。但当我偶然翻阅了这套《中国历代版图历史长河图》后,我的想法被彻底颠覆了。这套地图的艺术性简直令人惊叹!每一幅地图的设计都别具匠心,色彩搭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审美品味。我尤其欣赏地图上对细节的处理,例如在描绘秦朝统一六国时,地图上不仅标示出了长城的走向,甚至还隐约可见一些重要的防御工事。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份历史资料,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最喜欢的是它将“图”与“说”完美结合的方式,每幅地图旁边都附有简要的说明,但这些说明却充满了信息量,能够帮助我快速地理解地图所展现的历史信息。比如,在看到元朝疆域图时,我发现地图上不仅标注了其广阔的领土,还巧妙地提及了驿站系统和对各民族的管理方式,这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这套地图让我体会到,历史并非冰冷的文字,而是可以通过生动的图像和精炼的叙述来鲜活地呈现。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历史的面貌,也让我对“地图”这个媒介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历史老师,平时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让学生们对中国历史的版图变迁产生直观的认识。文字描述往往显得空泛,而纯粹的地图又缺乏必要的历史背景。直到我发现了这套《2018 图说中国历史地图上的中国史》,我才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教学辅助工具。首先,22幅地图的幅面非常大,57.5x87厘米,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在教室里展示。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朝代的疆域轮廓,以及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扩张、收缩和融合。地图上的图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条都精炼地概括了该时期的历史特征和疆域概况,这为我讲解历史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点。我尤其喜欢它在描绘一些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时,对疆域变化的对比处理。例如,在讲解北宋和南宋的对比时,学生们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国土面积的巨大差异,从而理解“靖康之耻”带来的深远影响。此外,地图上还标注了重要的城市、关隘、河流和山脉,这些地理要素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我已经在我的课堂上使用了其中的几幅地图,学生们的反馈都非常好,他们表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了。这套地图不仅对学生们有益,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它让我对中国历史的宏观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系统梳理中国历史脉络的工具,尤其是那种能够将不同朝代的疆域变化一览无余的资料。当我在网上看到这套《2018 图说中国历史地图上的中国史》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了。这套地图的规模非常宏大,22幅全套,每幅都配有详细的图说,而且幅面尺寸也相当可观,57.5x87厘米,这让我能够在家中轻松地展开,仔细地研究。我花了几天时间,从秦朝开始,一幅一幅地阅读和对比。我发现,这套地图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疆域的扩张和收缩,它更侧重于展现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例如,在描绘唐朝的疆域图时,它会标注出前朝遗留下来的行政区划,同时也会展示唐朝在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这种细致的处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将每个朝代割裂开来看待。另外,地图上的文字标注清晰易懂,地名、山川、河流等要素一应俱全,配合图说,即使是对于历史小白来说,也能够快速地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一些关键历史时期的地理特征的强调,比如在讲解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时,地图上对沙漠和戈壁的地形描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当时战争的艰苦和战略的意义。这套地图真的是一件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献,它让我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