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工业是一门新兴的精细化学品工业。 作者裘炳毅根据20多年来从事化妆品研究开发,教育培训,工厂生产实践,和参加我国有关化妆品标准及法规制订的经验,参考大量国内外专著和文献,编写《现代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上中下)》。 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内容面广,论述较详细,反映了21世纪以来世界化妆品科学和技术的先进水平,并力求使有关学科的理论与化妆品生产实际相结合。每章书后都附有大量的国内外参考文献。
第l篇 总论
1 化妆品概论和化妆品法规
1.1 化妆品概述
1.2 化妆品分类
1.3 我国化妆品法规
1.4 美国化妆品法规
1.5 欧盟化妆品法规
1.6 日本化妆品法规
1.7 功效化妆品
2 化妆品产品开发程序和信息来源
2.1 化妆品产品开发程序
2.2 化妆品研发信息来源
3 皮肤、毛发、指甲与化妆品
3.1 皮肤的结构
3.2 皮肤的生理功能
3.3 皮肤微环境
3.4 皮肤的颜色和色素体系
3.5 皮肤老化
3.6 皮肤的吸附、渗透和吸收作用
3.7 表面活性剂与皮肤相互作用
4 头发的结构和化学
4.1 在毛囊中头发的形成
4.2 毛发形态学单元的结构和组成
4.3 毛发的化学组成
4.4 头发的颜色
4.5 头发的物理性质和化妆品相关的性能
5 化妆品的安全性和毒理学
5.1 化妆品中的毒理学
5.2 我国化妆品安全法规和要求
5.3 世界各国化妆品安全法规
5.4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毒理学试验方法
5.5 体外试验方法及其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5.6 临床试验
5.7 使用化妆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6 化妆品功效性评价
6.1 化妆品功效宣称和证实
6.2 化妆品功效宣称类型
6.3 化妆品功效宣称验证方法
6.4 皮肤表面水合状态的评估
6.5 皮肤表面形貌评估
6.6 皮肤表面脂质测定
6.7 皮肤弹性测量
6.8 皮肤颜色
6.9 皮肤血流的测量
6.10 皮肤和头发光泽的测量
6.11 功效评价试验的新展望
7 化妆品的稳定性和评价
7.1 稳定性试验的实际含义
7.2 稳定性试验可提供有用的信息
7.3 稳定性试验设计
7.4 一般保存稳定性试验
7.5 特殊和强化保存试验
7.6 功效成分的稳定性和测试
7.7 批量生产的化妆品的稳定性
7.8 一些类型配方的稳定性
8 化妆品感观特性和评定
8.1 概述
8.2 感官特性和识别途径
8.3 感观评定条件的管理
8.4 影响感官判断的因素
8.5 测量的响应和标度
8.6 差别检验
8.7 描述(型)分析技术
8.8 偏好型试验
9 化妆品和分析
……
第2篇 化妆品原料
第3篇 化妆品化学和工艺的物理化学原理
第4篇 护肤化妆品
第5篇 发用化妆品
第6篇 口腔卫生制品
第7篇 美容化妆品
第8篇 含活性物的功效型化妆品
第9篇 其他类型化妆品
**0篇 个人护理品
**1篇 化妆品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
我之所以对这套《现代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如此期待,是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我作为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某个产品能带来如此显著的效果?其背后的原理又是什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为我细致地讲解化妆品中各种成分的功能和作用。比如,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多肽”、“神经酰胺”,它们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皮肤,达到紧致、保湿或者修复的效果的?我也对化妆品的质地和肤感背后的科学非常好奇。为什么有些乳液如此丝滑,有些面霜又如此滋润,而有些精华液则轻薄如水?这些不同的肤感是如何通过科学的配方和工艺实现的?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关于乳化技术、增稠剂、以及其他能够影响产品肤感成分的详细介绍?此外,我也对化妆品的稳定性和保质期问题感到担忧。为什么有些产品需要放在冰箱里保存?为什么有些产品的保质期特别短?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妆品的稳定性的,以及相关的保存和使用建议。总而言之,这套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探究“美丽背后的科学”的绝佳机会,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提升对化妆品的认知水平,成为一个更加明智和有选择的消费者。
评分我选择这套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其“技术”二字所吸引。在我看来,化妆品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更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我迫切希望了解,那些能够改善肤质、延缓衰老、甚至改变肤色的神奇功效,究竟是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实现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各种先进的提取技术、合成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应用于化妆品的生产?例如,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等,它们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能带来哪些突破性的效果?我也对化妆品配方设计的艺术与科学充满好奇。如何才能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发挥活性成分的功效?如何才能调配出肤感宜人、稳定性极佳的产品?我希望书中能够为我揭示这些精妙的配方奥秘。此外,我对化妆品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也颇为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绿色化学、可降解包装等前沿技术,以及化妆品行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做的努力?总而言之,这套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探索化妆品领域科技前沿的旅程,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让我看到科学技术如何驱动着美丽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评分这套书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我对化妆品行业科学认知上的巨大空白。我一直对那些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感到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解释化妆品的基本组成,比如水、油、活性成分、防腐剂、乳化剂等等,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我们手中那一瓶瓶神奇的产品的?我也对化妆品的安全性问题深感关注。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各种成分的安全性评估标准,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潜在的有害物质?我希望能够了解到,那些被广泛使用的防腐剂、香料等成分,在科学上是否有确凿的安全性证据?此外,我对化妆品的包装技术也很有兴趣。为什么有些产品需要避光储存?为什么有些产品会采用特殊的泵头设计?我希望书中能解释这些包装设计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它们对产品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总而言之,这套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对事物本质探究的渴望,它将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加科学、理性、全面的化妆品认知体系,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选择和使用我所需要的化妆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专业感,硬壳精装,色彩搭配沉稳大气,传递出一种严谨可靠的学术氛围。我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被这三个字所吸引——“现代”,它预示着这本书会涵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而不是一本陈旧的理论堆砌。对于我这样一直对化妆品行业充满好奇,并且想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科学原理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我一直认为,真正理解一个产品,不仅仅是看它的广告宣传,更重要的是去探究它背后的成分、作用机理以及生产工艺。而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够像一把钥匙,打开我通往化妆品世界深层奥秘的大门。我希望它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为我解释那些复杂的化学名词和生物活性物质,让我明白为什么某些成分能够达到宣传的效果,而另一些则可能只是噱头。同时,我也期望它能涉及一些行业发展的趋势,例如可持续性、天然成分的运用,以及一些新兴的技术,比如个性化定制和生物科技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它承载了我对学习化妆品科学知识的殷切期望,我相信它一定能给我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让我对身边的护肤品、彩妆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于化妆品中的“科学”二字充满了好奇,但却常常被那些复杂的配方表和专业的术语所困扰。这套书的出现,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解决方案。我希望它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解读化妆品世界的奥秘。例如,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有些产品声称能够“美白”,它们背后究竟有哪些科学原理?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还是加速黑色素的代谢?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那些具有美白功效的活性成分,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同时,我也对“抗衰老”这个概念充满了兴趣。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皮肤老化的原因,比如自由基的损伤、胶原蛋白的流失等,并介绍那些能够有效对抗衰老的成分和技术?我也对化妆品的吸收机理感到好奇。为什么有些成分能够轻易地穿透皮肤屏障,而有些则难以被吸收?书中是否会解释皮肤的吸收通道,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活性成分的吸收效率?总而言之,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化妆品认知框架,让我能够理性地看待各种产品宣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且对化妆品这门学科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套书的出现,让我仿佛在浩瀚的化妆品海洋中找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我一直以来都对化妆品背后的科学原理感到着迷,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化妆品的基础理论,比如皮肤的结构与功能,不同类型肌肤的特点,以及影响皮肤健康和衰老的因素。同时,我也对化妆品成分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充满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解析各种活性成分,如抗氧化剂、保湿剂、美白剂、抗炎剂等等,并解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皮肤,达到预期效果的?我也对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很感兴趣。如何将各种成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且功效显著的产品?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关于乳化、分散、渗透等关键工艺的介绍?此外,我对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估和法规标准也十分关注。了解这些能够帮助我在选购产品时,更好地辨别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总而言之,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帮助我构建起一个完整、科学的化妆品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妆品,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能为我潜在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这套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化妆品知识的书籍,更像是一本关于“美丽科学”的启蒙读物。我一直相信,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虚无缥缈的广告宣传,而是源于对科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化妆品成分的来源、性质以及它们与皮肤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那些来自天然植物的活性成分,它们是如何被提取和纯化的?它们在皮肤上又会产生怎样的生理反应?我也对化妆品的功效性评价体系充满了兴趣。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权威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标准,帮助我区分那些真正有效的产品和徒有其表的花哨概念?此外,我也对化妆品的发展史和未来趋势颇为关注。这本书是否会回顾化妆品科学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生物科技、基因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我希望通过阅读这套书,能够获得一种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化妆品是如何从简单的配方演变成一门精密而迷人的科学,并最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丽与自信。
评分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厚重感所震撼,尤其是“上中下”三册的配置,让我立刻感受到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便是严谨的学术排版和大量的专业术语,这无疑是它与一般科普读物最大的区别。我当时购买这本书,正是看中了它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涵盖化妆品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方方面面。例如,我非常好奇关于皮肤生理学的知识,比如皮肤的屏障功能是如何维持的,以及不同年龄和肤质的皮肤在生理结构上有什么差异。我也渴望了解那些被广泛宣传的“明星成分”,比如玻尿酸、维生素C、视黄醇等,它们究竟是如何作用于皮肤的?有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它们的效果?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关于这些成分的浓度、使用方法以及潜在风险的详细信息?此外,我对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估和法规标准也颇感兴趣,了解这些能帮助我在选购产品时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我相信,通过阅读这套书,我能够构建起一个系统、扎实的化妆品科学知识体系,摆脱对产品信息的盲目信任,成为一个更加理性的消费者,也或许能够为我未来在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在我看来,化妆品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涂抹”概念,它是一门融合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乃至工程学的综合性科学。这套书的出现,正是我渴望系统学习这门学科的契机。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化妆品中的基础化学知识,例如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我也对生物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充满好奇。例如,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技术,是如何被应用于开发新型活性成分和功效性产品的?书中是否会对此有深入的阐述?此外,我对化妆品的物理性质和感官评价也颇感兴趣。例如,产品的粘度、弹性、触感等,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的?书中是否会涉及到相关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我也关注化妆品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绿色化学的理念,以及化妆品行业在减少环境影响方面所做的创新。总而言之,我期望这套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前沿的大门,让我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这门学科的深度与广度,并激发我对这个充满活力的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评分初次接触这套书,我被它浩瀚的内容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包含了化妆品领域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对化妆品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从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例如,为什么有些精华液的质地如此轻薄,却能带来显著的改善效果?而有些面霜虽然厚重,但吸收却不尽如人意?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质地、不同剂型的产品是如何设计和配制的,以及这些配方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我也对化妆品的功效性评价和测试方法非常感兴趣。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体外实验、人体功效性测试的详细说明,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测试结果?我希望能了解到,哪些功效宣称是有科学依据的,哪些则可能存在夸大成分。此外,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这对于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总之,我希望这套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化妆品内在奥秘的窗口,让我从一个单纯的使用者,蜕变为一个能够理解和欣赏其背后科学与技术之美的行家。
评分内容丰富,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是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
评分内容是好的,但包装还要改进,都划损了不少地方,心痛
评分发货很快,就是包装不是很好,书左上角都被撞变形开胶了,懒得换了
评分物流把放在上面的第一册书封面和书角折损了。看见之前有图书受损的,提前跟卖家沟通过,但卖家图书包裹保护着还是不完整,包好一些应该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很不错的cankaoshu
评分内容丰富,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是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
评分发货很快,就是包装不是很好,书左上角都被撞变形开胶了,懒得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