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白崇禧口述自传
:76.00元
作者:白崇禧 口述,贾廷诗、陈三井等 记录,郭廷以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097068
字数:780000
页码:0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百科史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规划并陆续出版的一套大型学术书系,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重点图书项目。“百科史学”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坚持原创性、性、独特性的出版理念,选题多为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口述史、传记、回忆录及史学著作,绝大部分图书系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内容提要
《白崇禧口述自传》是“百科史学”之一种,是白崇禧重要的一部著作,被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列为“口述历史访问计划”中的重点,白崇禧也是被访问的国民党将领里军阶高的。这部口述自传是整套“口述历史丛书”中资料为完备、准确、具体的,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近现代军事史和国共战争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目录
出版说明
原版前言
编 早年生活
一、家世
二、家庭状况
三、早年之教育
四、参加北伐学生敢死队
五、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军校
六、志愿请求分发至新疆见习
七、次未去成新疆
八、回广西见习
九、剿匪与禁烟
第二编 统一广西与北伐
一、统一广西
二、两广统一
三、赴湖南劝唐生智参加革命军
四、誓师北伐
五、奉调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
六、克服杭沪
七、龙潭战役前国内政治军事之回顾
八、龙潭战役(十六年八月廿六至卅一日)
九、西征
十、率师北上
第三编 抗日前情势
一、抗日战前敌我情势之分析
二、向编遣会议提出军队实边之建议
第四编 抗日战争
一、抗日
二、淞沪会战
三、南京保卫战
四、徐州会战
五、武汉会战
六、五战区游击战
七、第三战区游击战
八、华北战场诸战役
九、太原会战
十、国军第二期作战
十一、南昌会战
十二、随枣会战
十三、五战区游击战
十四、长沙会战
十五、桂南会战(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中旬至二十九年二月下旬)
十六、远征军作战(三十一年三月中旬至六月中旬)
十七、抗战期间全面攻势中之冬季攻势
十八、枣宜会战(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
十九、常德会战(民国三十二年十月上旬至十二月下旬)
二十、豫中会战
二十一、长衡会战(民国三十三年)
二十二、桂柳会战(三十三年九月上旬至十二月中旬)
二十三、湘粤桂边区作战(民国三十四年一月中旬至二月中旬)
二十四、湘西会战(三十四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上旬)“
二十五、桂柳反攻作战(民国三十四年四月下旬)
二十六、八年抗战中之游击战
二十七、抗战中海军作战经过概要
二十八、抗战中空军作战
二十九、后方勤务概要
三十、中美合作
三十一、日本投降
三十二、抗日战争之总检讨
第五编 军训八年(陈三井贾廷诗整理)
一、概论
二、概论(续)
三、军事教育之先决条件
四、战场需要决定军事教育之内容
五、基本教育
六、战斗教育
七、协同教育
八、特种战的教育
九、教育组织与方法
十、国民教育的改进及军官、军士教育的树立
第六编 战后来台
作者介绍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回族,人称“小诸葛”,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生以军事为业,参加过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历次圈共内战。1924年加入国民党后,始终担任国民革命军、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在民国史的各个阶段,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摘
序言
对于《白崇禧口述自传》这本书,我抱有极高的期待,不仅仅是因为白崇禧这位人物本身的传奇性,更是因为口述史料所能带来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亲历感。我想象着,当白崇禧将军拿起笔,或是对着录音机,娓娓道来他的一生,那将是一幅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是否会详尽地叙述他在北伐战争中的战略部署,他在抗日战争中如何运筹帷幄,以及在解放战争后期,他又是如何看待国民党政府的内政外交失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他在书中有机会澄清一些历史上的误解,或者纠正一些对他的不公正评价。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他的决策往往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我渴望了解,在他每一次重大抉择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考量,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本书,如果能够真实地展现出他的人生智慧、战略眼光,以及他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所经历的起伏,那么它必将成为研究民国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亲身参与并深刻影响时代进程的人物充满好奇。《白崇禧口述自传》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一种即将被揭开的神秘感。白崇禧,这个名字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多个关键时刻紧密相连。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在这些历史事件的背后,这位“小诸葛”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对于当时局势的判断,对于军事战略的运用,对于政治人物的看法,又会是怎样的呢?我猜测,在这本自传中,他一定会对一些备受争议的历史事件,比如北伐的最终胜利、抗战的艰难历程、以及国共内战的败局,给出他自己的解释和评价。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回忆录,更是一份对那个时代深刻的反思,是对权力、战争、以及历史必然性的独特见解。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触摸到白崇禧这位历史人物的灵魂,了解他作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以及他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担当。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扇窥探历史秘密的窗户。白崇禧,这个名字在很多人心中可能还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寥寥数语,或者是一些模糊的战争场面。然而,他的一生,本身就浓缩了那个时代的大部分精华与混乱。想象一下,当一位亲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关键的几十年,并且是核心决策层的一员,用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时,那将是多么震撼的体验。他是否会坦诚地剖析国民党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他是否会揭示他与蒋介石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他对那些曾经的战友和对手,又会有怎样的评价?我更关注的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是如何在历史洪流中做出选择的,他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曾有过挣扎与彷徨?这本书,我想,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军事家的回忆,更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沉浮,关于一个民族的命运,以及关于个人在历史巨变中的生存智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当他放下戎装,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是释然,是遗憾,还是充满了对后世的警示?
评分我一直对民国史,特别是那些站在历史风口浪尖上的风云人物,抱有浓厚的兴趣。白崇禧,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作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在北伐、抗战、国共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拜读《白崇禧口述自传》这本书,但单凭这个书名,就能引发我无限的遐想。我尤其好奇,在这位“小诸葛”的人生轨迹中,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决策,多少惊心动魄的战场搏杀,多少错综复杂的人际纠葛。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在晚年回首往事时,他的视角会有多么独特?他会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又会如何解读那些他深度参与甚至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我猜测,这本书一定不会仅仅是一份简单的个人经历的堆砌,而是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一次深刻反思,是对权力、战争、政治以及个人命运的复杂交织的一次独白。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触碰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有血有肉的白崇禧,也希望能够借由他的叙述,更深入地理解那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民国时代。
评分阅读一本口述自传,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最直接、最鲜活的视角。白崇禧,作为曾经位高权重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的经历无疑是理解那个时代政治、军事和社会变迁的一把钥匙。我设想,书中一定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比如在关键的战役中,他所扮演的角色,他与当时其他重要人物的互动,以及他对于一些重大战略决策的考量。我尤其好奇,他会如何评价自己的军事才能?“小诸葛”的称号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带有几分历史的偶然?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不为人知的政治博弈,那些在幕后影响历史进程的谈判与妥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能够展现出白崇禧作为一个人,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以及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当我合上书本时,我希望能够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借由他的叙述,对民国史有一个更生动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